中国质量万里行、中国质量报联合报道:
苦恼、心酸、落寞、不甘……种种情绪涌上心头,很多人在提及“OEM贴牌生产”时总会在脑海中浮现一些消极的词语,似乎贴牌生产对企业进行自身品牌的长期打造没有一丝一毫的正面积极作用。在绝大多数人观点中,OEM贴牌生产体现了企业力不从心、无能为力的表现和状态,认为表面上看到的规模扩张、成本降低等短期优势掩盖不了背后长期的虚弱和隐患。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它还不够全面。
江苏阳光集团创建于1986年,是中国毛纺行业内生产规模最大、花色品种最多、产品品质最优、科技含量最高、技术装备最好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阳光”已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著名品牌。近年来,江苏阳光集团积极推进质量与品牌双提升,已跻身世界同行榜单前列。
值得一赞的是,阳光还是全球最大的毛纺生产企业和高档服装生产加工基地。是的,不要感到诧异,阳光这样的行业龙头企业至今也有为国际一线品牌做贴牌代工的业务,在阳光人看来贴牌代工的经历是十分可贵的。
2017年11月的某天清晨,记者跟随质检总局“质量提升媒体行”采访团来到江苏阳光集团,揭开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代加工往往对质量要求更高
董事长陈丽芬向我们讲述了集团发展和壮大的成长史,在这过程中记者对陈总提到的为国际一线品牌贴牌生产产生了浓厚兴趣。
“贴牌生产这个困惑是每一个中国企业在打造自主创新品牌过程中都存在的,给一线品牌做贴牌生产是打造自主品牌的必经之路。” 阳光集团办公室主任苏坚回答。她还告诉记者,贴牌加工对企业来讲并不一定都是坏处。
她举了一个例子,很多人买了国际一线品牌服装,比如burberry。当得知是由阳光生产的,心理就会有一千个不乐意。但事实上,正因是阳光生产的消费者才应该更信任,因为更有质量保障。
这是因为国际一线品牌往往有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他们将自己的服装加工企业视为“亲儿子”,而中国国内的代工企业却连隔壁家老王的儿子都不算。同样犯了一点点错误的产品,他自己的“亲儿子”就可以被原谅,而我们国内企业肯定是不允许的,任何差错都不能被原谅。
“所以从这个原因来讲,买到阳光集团生产的产品应该感到幸运和满足,我们产品的质量是绝对过关的。”
把产品当作精密仪器来做
既然我们有条件也有能力把质量做好,那为什么还要合作呢?记者提出了疑问。
据介绍,曾经的BOSS给阳光人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宝钢集团在全球钢铁行业是数一数二的地位,但是每年还必须有2万吨钢供应给日本,为什么?因为日本人对用钢是最挑剔的,如果宝钢在给日本交差的时候,他们还能挑出毛病,说明这批钢还有提升的空间。如果企业自身也觉得BOSS提出的问题是在理的,有意义的,证明自身生产的产品还不够完美。
这个例子让全体阳光人获益良多。所以,“精益求精”成了阳光人不懈地追求。 一直以来,“把产品当作精密仪器来做”是江苏阳光集团的质量价值理念,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让江苏阳光集团从原来的乡镇企业,做到了今天的世界品牌。
实际上,“把产品当作精密仪器来做”也是在为国际品牌贴牌的过程中学来的。
“当时,海尔作为世界名牌走出国门之时,温家宝总理也对阳光集团寄予厚望,他希望阳光就是下一个冲出世界的品牌。”苏坚提起这段经历,眼眶有些湿润。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就是给一线品牌做嫁衣。“跟BOSS合作,民族企业自己也会受益。每年阳光会送骨干的员工去他们的总部学习、培训。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做衣服也要当精密仪器一样来做。一颗纽扣在哪个位置、缝几针、怎么缝都有讲究,而非看心情随意地操作,这是我们在他们身上学到的。”
低成本地汲取国际先进经验
阳光集团一直都有代加工业务,对“阳光”来讲,赚取加工费是给国际名牌贴牌生产的小收获,主要目的是进入国际名牌的供应链,销售“阳光”的面料,同时低成本地、源源不断地汲取、学习国际一线品牌先进前沿的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为“阳光”创建自主高端品牌打基础。
为他人做嫁衣的同时中国企业自身的门槛和条件也在增高。“在金融危机之前,有些国际大牌来找我们做贴牌,甚至可以是来料加工(是指外商提供全部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但是金融危机以后,我们也摆谱了。外国企业让我们做必须用我们自己的面料。你可以提要求,但必须用我们的面料。”讲这段话的时候苏坚格外自信,眼眶和神情皆饱含着对民族企业的信心。
中国企业在给别人做嫁衣的时候,也在慢慢增加本土企业交易、谈判的资格和筹码。中国品牌形成国际品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条路没有捷径,只能一往无前,从质量走起,因为品牌的基础就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