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尔胜泓升集团采访记
说到江苏无锡,不得不提的是它的实体经济。无锡作为百年工商名城,拥有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摇篮”之称,2017年无锡实体经济迎来一阵“春风”,这次“回暖”并非简单的制造业扩张,而是将科技创新这张“王牌”牢牢握在手中。
近日,笔者来到法尔胜泓升集团进行实地调研采访,科技创新引领实体经济提质增效在这家企业得到了完美的体现,笔者深切感到到创新在驱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源泉。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智能化的推进,中国制造已逐步迈向中国智造。首站来到法尔胜总部办公楼,一进大门,伫立在眼前的是一块三、四层楼高的巨型木墙,“创新、极致、诚信、和谐”四个词语印在上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四个词语正是法尔胜集团一直秉承的企业精神。
随后来到的是法尔胜集团的多媒体放映室,通过宣传片了解到法尔胜是一家以科技为支撑,推动着产业转型提升的企业,多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据介绍,公司目前拥有全球前列的输送带用钢丝绳、桥梁缆索、预应力钢绞线生产能力,行业前列的精细钢丝绳、轮胎用钢帘线(合资)、切割钢丝(合资)生产基地,国内前列的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法尔胜光通信是中国光纤光缆行业十大影响力企业之一。
跟随着工作人员来到了法尔胜泓升集团的展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产业多年来的演变历史记录墙——50多年来,从麻绳、“钢绳”到“光绳”,法尔胜人总是对“绳子”乐此不疲地钻研着。
“从1964年建立澄江制绳生产合作社,生产渔船用麻绳到1980年出口第一批钢丝绳,拉开进军国际市场的序幕,再到后来90年代末期进军光通信领域,研制出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光棒和光纤产品。”江苏法尔胜泓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质量处处长朱维军向大家诉说着法尔胜集团的发展史,其中的辛酸苦乐我们虽无法感同身受,但却通过他的讲述一清二楚。
麻绳的钻研历经了2年,1966年试制成功首条首条钢丝绳,便开启了由麻绳到钢绳的升级换代。我国桥梁缆索使用的“钢绳”和用于传输讯号的“光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发展脚步同样也见证着法尔胜泓昇集团的成长。
朱维军告诉记者,目前,桥梁缆索主要有两种桥型:斜拉桥和悬索桥,全球前十大斜拉桥有六座由法尔胜建造。“我们的缆索突破了多项技术。”他如数家珍般向记者介绍,第一桥梁强度更高,但是用的材料更少。第二,桥梁使用寿命更长,像苏通大桥寿命能达到传统技术的2倍以上。第三,所有桥梁上如同高尔夫球表面麻坑般的东西其实是项专利技术,凭借这项技术我们在香港昂船洲大桥竞标中打败了4个发达国家,赢得中标。包括最近刚刚通车的港珠澳大桥,上面所有的缆索几乎都是由法尔胜提供。第四,抖振、涡激共振、风雨振等风致振动或者雨水侵蚀都会对大跨度桥梁的结构安全形成不可忽视的影响,致使桥梁很不安全,而这项技术有效地改善了这种安全隐患,极大地提升了桥梁的质量。
光纤是传输讯号极为方便的一种工具,凭借缆线其中一根纤细的光蕊,就可以取代上千条以上的实体的通讯线路,完成大量及长距离的通讯工作。法尔胜在“光绳”上的取得的成绩是来之不易的。
“外国人对付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所有的手段法尔胜都尝过。在我国没有技术的时候,高价卖给我们。2001年年底产业化后,光纤价格从1100RMB下跌至120RMB.法尔胜的三光,光纤、光棒、光缆每年固定亏损在6000万RMB左右,08年之前都在亏损,09到12年,才把钱全部赚回来。”朱维军说。
那光纤是怎样拉出的?朱维军形容得十分贴切,他说跟吃面一样。把光纤预制棒加热到2000℃,玻璃变成了液体,像拎出来的面条又长又细,细到0.125mm的时候,通过紫外线固化,把它从液体变成固体,由于玻璃易碎,外层涂上高强涂料,光纤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0.125mm.“我们就是做这个做出名,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自主创新、跨越创新、已深深融化在法尔胜的血液中。
凭借多年的自主创新探索,法尔胜从昔日的生产合作社一步步成长为今朝的行业巨擘。2015年,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016年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被工信部列为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水平,管理只是防守,取得突破性成就还是要靠研发。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占年销售额比重3%。”朱维军感慨到。
关于科技创新对提升质量的作用这个问题,朱维军在接受中国质量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发新的高精尖产品,需要从微观上确定性能、原料及组成;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人为波动性很大,与工人素质相关。比如,今天在家里吵架了,坏心情肯定影响工作。现在有了机器换人之后,人员劳动强度降低,带来很大的便捷。”
据了解,法尔胜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金属材料检测中心,承担着国家多项重点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担纲着全国钢标委钢丝绳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与国际标准化组织钢丝绳技术委员会(ISO/TC105)秘书处,是我国企业首次独立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单位。法尔胜还成功组建行业内目前唯一的国家金属线材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