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评论 >

从信阳茶文化看旅游产品资源开发

2023-09-26   中国质量万里行   丁璐 田泓 胡议文(信阳航空职业学院)   点击:

  信阳拥有极其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并且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由于起步较晚以及一些限制因素的影响,在信阳的发展相对滞后。本文通过重点分析研究信阳茶文化研学旅游的现状,发现其不足,研究对策,以有效提高当地旅游产品资源的开发。

  自2013年以来,《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中提出了“研学旅行”的概念,随后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了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管理并开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研学旅行产品。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促进了研学旅游的快速发展,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推动了旅游业的转型发展。研学旅游的独特魅力在于,通过实地参观和亲身体验,深入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和自然美景,进而了解一个地区的旅游文化内涵。

  一、信阳茶文化研学旅游资源

  (一)茶文化历史悠久

  信阳茶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唐代。在信阳,茶文化已经渗透到当地人民的生活中,茶馆、茶园、茶艺馆等茶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当地人喜欢在闲暇时光去茶馆聊天、交流,品茗一杯香茗,感受茶文化的熏陶。信阳茶叶采摘后经过筛选、萎凋、揉捻、发酵和烘干等工序,每一步都需要精心的操作和对茶叶的呵护。这些手工制作工艺,既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成了信阳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传,春姑为了拯救患病的村民,不辞艰辛寻找草药,最终在老采药人的指引下找到了治疗“疲劳痧”的宝树,展现出了信阳人民的善良和勇敢。这个美丽的传说也成了信阳茶文化中的一部分,传承着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信阳生态环境优良

  信阳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他们积极推广绿色发展理念,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加强污染防治,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努力营造一个宜居宜游的环境。此外,信阳市还积极推进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保护珍稀物种和重要生态系统;同时开发森林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特色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二、信阳茶文化研学旅游开发现状

  (一)资源开发

  信阳拥有得天独厚的茶资源,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河南省首位。目前,信阳市共有茶园数十万亩,并拥有众多知名茶品牌和茶艺师。这些资源为信阳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信阳的茶园多分布在山区,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在这里,游客可以亲身感受到茶叶的采摘、制作和品尝过程,了解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此外,信阳还有许多与茶文化相关的景点和活动,如茶园观光、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等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游客获得愉悦的体验,还可以增加他们的茶文化知识和素养。

  (二)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信阳市政府加大了对茶文化研学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在硬件方面,建设了一批茶园观光区、茶艺体验馆、茶文化博物馆等设施;在软件方面,推出了一系列茶文化研学课程、活动和比赛,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三)旅游线路开发

  信阳市旅游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开发了多条茶文化研学旅游线路。这些线路以茶园观光、茶艺体验、茶文化学习为主题,针对不同年龄段和需求的游客设计。此外,信阳市还推出了一日游、多日游等不同时长的茶文化研学旅游产品,满足了游客的不同需求。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信阳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在茶文化旅游方面,公共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还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限制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茶文化旅游文化内涵不足

  信阳拥有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历史,早在唐朝时期就已开始种茶制茶。然而,尽管信阳茶文化历史悠久,当前信阳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仍有待提升。许多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往往仅能接触到一些表象的茶文化知识,而无法深入了解其背后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以及深邃的哲学精神。这种现象不仅削弱了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也对游客的文化体验需求构成难以满足的挑战。

  (三)茶文化旅游产品同质性高

  信阳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目前旅游产品的同质性较高,缺乏特色和创新。尽管茶园观光、茶艺表演、茶文化讲座等活动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这些活动的文化内涵和体验形式趋于雷同,缺乏个性化的内容和创新。这种现象可能导致游客在游览过程中产生审美疲劳,对茶文化旅游的兴趣逐渐减弱,不利于信阳茶文化旅游的持续发展。

  (四)品牌营销力度不足

  在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和营销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短板。缺乏系统、全面的品牌营销策略,导致许多优秀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推广,难以在市场上形成品牌影响力。

  (五)茶文化旅游参与性不高

  当前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参与度还有待提高。许多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导游的讲解和展示,无法亲身体验和参与到茶文化活动中。这不仅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制约了茶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四、研学旅游产品开发对策

  (一)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要改善公共交通状况,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进入性。可以通过建设更多的公路、铁路和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来提高旅游目的地的交通便利性和通达性,还可以考虑增加旅游专线、优化公交线路等措施,为游客提供更加高效、舒适的出行体验。其次,要完善住宿和餐饮设施,提升游客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建设更多高品质的酒店、民宿和餐厅,并提供多样化的餐饮选择,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最后,还要加强旅游景区的建设和管理,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安全和舒适的旅游环境。可以通过提升景区内的旅游线路设计、改善景区内的公共设施、增加旅游互动体验项目等途径来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提升旅游形象和服务质量

  1.提升旅游形象

  深入挖掘信阳茶文化的内涵和历史渊源,将茶文化与地方民俗、风景名胜等特色相结合,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和形象。这可以通过拍摄茶园风光、制作茶文化宣传片,以及举办茶文化节庆活动等方式实现。在对外宣传上,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发布茶文化旅游的相关信息,举办线上互动活动,提高公众对信阳茶文化旅游的认知度和兴趣。

  2.提高服务质量

  不仅需要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这包括提供茶道礼仪、历史文化、地方民俗等专业知识培训,以及客户服务技巧和冲突处理能力的培训。此外,也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服务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以确保服务质量的稳定提升。同时,应重视对游客的关注和照顾,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如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舒适的旅游交通、优质的住宿条件等。同时,在旅游过程中充分融入茶文化元素,如为游客安排茶艺表演、茶园参观等活动,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深入了解和体验茶文化。

  3.充分挖掘茶文化内涵

  为了丰富茶文化旅游内容,提高其文化内涵,我们需要深入挖掘茶文化的历史、传统和精髓。可以通过建设茶文化博物馆、举办茶艺表演、开设茶艺课程等方式,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茶文化的魅力。还可以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如茶诗朗诵、茶画展示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4.多元化创新,打造产品定位新路径

  以地域特色为例,茶叶和茶具的设计与生产可以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紧密结合。这样,游客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茶叶,还可以通过茶具了解当地的传统工艺和民俗风情。同时,不同地区之间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应当保持足够的差异性,以便满足游客对于新奇和独特性的追求。

  除了产品本身的创新外,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主题活动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其中。例如,茶文化节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让游客亲身参与到茶事活动中,直接体验茶文化。此外,茶叶研讨会也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它可以让专家学者以及业者有机会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业界动态,同时也可以为游客提供学习和了解茶文化的机会。这些主题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游客的体验感,也有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这些活动能够有效地避免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同质性,为游客提供更多元、更深入的茶文化体验。

  5.改变营销模式,不断开拓茶文化旅游市场

  首先,旅游目的地需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这不仅意味着要明确产品定位和目标市场,还需要制定一套系统的品牌传播策略。其次,需要利用多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除了传统的广告宣传方式,如电视广告、户外广告等,还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进行内容分享和口碑传播。这些社交媒体平台覆盖面广,影响力大,能够迅速将茶文化旅游产品的特色和亮点传播给更多的潜在游客。最后,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营销策略。例如,与知名旅游景区合作开展特色活动或推出优惠门票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6.优化游客体验,致力于提升参与度

  要增强游客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主动的参与者;在旅游过程中增加互动环节,让游客有机会亲身参与到茶叶的采摘、制作和品鉴中来;还要关注游客的反馈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改进旅游产品和服务。

  五、结语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理念,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让孩子参与研学旅游。信阳市拥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这为研学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研学旅游不仅是一种新的探索方式,更是一种学习和传承文化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信阳市的研学旅游尚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制定合理的开发策略,我们能够将信阳的茶园、茶厂、茶艺表演等元素有机地融入旅游行程中,使游客在欣赏信阳美丽风景的同时,深入了解和体验茶文化的魅力。

  作者简介:丁璐(1997.08-),女,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旅游管理。

扫码投诉

我 要 投 诉

手机扫码

快速投诉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