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卷首语】拿什么拯救我们的良心产业

2013-07-03    中国质量万里行    汪鹤林    点击:

   近些年来,社会上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把食品产业做成良心产业!”

  “大头娃娃”出现时食品生产经营者曾经说过,“三聚氰胺奶”、“瘦肉精猪”出现时食品生产经营者也说过,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上,食品生产经营者代表还在信誓旦旦地这么说。十来年过去了,良心产业是否真能无愧于天地良心呢?政府主管部门判断,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消费者却总是放心不下,时不时冒出的有毒有害食品事件,让刚刚松弛的神经又紧绷起来。

  有人用两句话给良心产业下了结论:不管不得了,管也管不好!有人用八个字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表示失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民以食为天,管得了也好,管不好也罢,食品产业只能做好,不能做坏,无论政府主管部门还是生产经营者,不容有半点侥幸、丝毫懈怠,这是全社会的共识。

  食品安全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细数十年来发生的桩桩件件食品安全事件,与其说是质量问题,不如说是违法犯罪。

  从犯罪动机来看,绝大部分不是过失疏忽,而是主观故意。三聚氰胺奶、瘦肉精猪、苏丹红咸鸭蛋、染色馒头、剧毒农药灌根韭菜,生产经营者哪个不知其有毒有害?哪个不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道德的缺失、价值观的异化,演绎出一幕幕人间悲剧。五千年文明古训、千百条严刑峻法,在小小一个“钱”字面前竟脆弱得不堪一击;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区区一个“利”字的诱惑下,竟蜕变成杀手、禽兽,违法犯罪充斥良心产业。

  心病还得心药治,拯救良心产业,首先必须拯救良心。良心是维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自然规范,良心一旦缺失,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将发生一系列冲突矛盾。良心是道德秩序的保证,良心,并且只有良心,才能拯救道德于堕落。没有这个自律道德法庭的约束,人就会胆大妄为不顾天理,人就会私欲膨胀不顾情理。如果食品生产经营者都是有良心之人,就不会干出缺德之事,就不会生产出有害之物。

  拯救良心,需要法律保障。有德之人做好事不求别人的赞赏而只求无愧于心,有知之人做错事能扪心自问并深感内疚,无良之人做坏事竟心安理得,只有靠严厉的惩处才能纠偏。如果人人都有良心的话,社会所制定的宪法、法律、规章制度、戒律戒条等都将是多余之物。正是由于一些人欠缺良心,所以社会不得不制定法规戒律来进行约束,不得不建立有形法庭对人的失范行为进行审判。立法部门正对现行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规章进行修订,加大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处罚力度,无疑会对良心变异之人产生震慑作用。

  拯救良心,必须从教化抓起。五千年华夏文明许多优良品质濒临失传或者已经失传,“仁、义、礼、智、信”这些世代相传的安身立命准则仍有其现实意义,物质家园不能建立在精神家园的废墟之上,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需要塑造人格,社会在建立市场经济的同时需要构建商业文明,人类在追求财富的同时,还需要把自己修炼成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良心产业呼唤良心回归!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