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行业至今不仅未能走出08年“三聚氰胺事件”的影响,反而变得问题更加多发,导致消费者越来越不信任。根源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国内乳业的发展恐怕很难出现转机。
蒙牛又出问题了!8月初,据媒体报道,蒙牛驻浙江省义乌市的经理,擅自将蒙牛纯牛奶的生产日期篡改至出厂日期的6个月之后,遭篡改的数量多达3000箱。篡改生产日期,之前在国内算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两年或许有所好转。行业巨头蒙牛如此,其他乳品企业呢?恐怕多少都有。
自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蒙牛问题频出。2009年2月,蒙牛特仑苏OMP事件被曝光;2010年4月,陕西18名学生喝蒙牛牛奶后食物中毒;2011年4月,陕西251名小学生疑食用蒙牛牛奶后中毒;2011年12月24日,国家质检总局抽检结果显示,蒙牛乳业(眉山)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140%……而在对待上述这些问题的态度上,蒙牛也不像在牛根生时期那样诚惶诚恐,更多时候给消费者的感觉是无所谓。背靠中粮集团,蒙牛的底气足了!其实,蒙牛更多的底气是来源于自信及其对乳品行业的了解。蒙牛深知,自己可以代表国内乳业的最高水平。如果说乳品行业进行洗牌,蒙牛将是幸存的企业之一。
2011年6月,人们惊异地发现,新版乳品标准较老版明显降低。2010年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每百克生乳的蛋白质含量为大于等于2.80克,而在该标准颁布前的要求是不低于2.95克。生鲜乳菌落总数以前允许每毫升50万个,现在是每毫升200万个。“乳品标准倒退25年”的新闻,顿时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烈话题。面对媒体及消费者的质疑,无论是官方管理机构、乳品行业协会还是乳品企业,都未能给出合理的解释。一时间,乳品标准被大企业绑架的消息开始蔓延,矛头直指蒙牛、伊利等行业巨头。然而,强烈的不满终究敌不过活生生的事实。乳品标准降低一事,最终不了了之。
在今年8月份召开的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18次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致辞中表示,在行业发展取得进步的同时,中国乳制品行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乳品质量和安全水平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实际上,近年来以蒙牛为首的乳企发生的各类事件,多是安全问题,如添加非法添加剂、销售过期牛奶、篡改生产日期等。乳品质量中最主要的营养质量却很少被提及,但这在乳品行业内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即巴氏奶和常温奶。
据调查,巴氏奶已在全球的奶品消费市场中风靡多年,至今仍然是全球95%以上的国家牛奶消费的主导产品。而在中国,情况则非常微妙。目前常温奶占据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巴氏奶市场逐渐萎缩,占有率不到20%。巴氏奶比常温奶更有营养,这本是一个毫无争议的事实,但在国内却一直难有定论。“专家们”贡献明显,他们为行业巨头服务。
蒙牛、伊利等行业巨头为什么会抵制巴氏奶?这主要源于巴氏奶不利于储存、不利于长途运输,适合小企业就近生产、就近销售。
客观上,将遏制乳品行业垄断企业的存在。因此,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很少存在乳业巨头。
在行业巨头抵制的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也对巴氏奶心存担忧。大企业还好管理,如果都是小企业,那乳品安全问题将更加难以控制。于是,就出现了中国独特的常温奶垄断乳品市场的格局。
通过加大抽查力度,通过乳品企业自控,无非是小数点之后数据的变化。中国的乳品行业也只能如此,难以再有本质上的提升。如果想让国人都喝上高品质的牛奶,变革将在所难免。而这场变革是否就意味着蒙牛、伊利这样的行业巨头消亡,恐怕未必如此。但养尊处优的“蒙牛们”,目前显然还不愿意主动引领这场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