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对策

2012-08-06    中国质量万里行    祖立文 赵春杰    点击:

\
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对策

      文/祖立文 赵春杰(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有关“食安”问题的分析有很多,各方人士都在积极探讨,献计献策。大家的共同目标都是一个:如何正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现状,如何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因为这是当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笔者作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基层工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对此也提出自己的认识、分析和建议对策。

  食品行业现状:存在6个问题

  当下整个社会的诚信问题是企业和市场普遍存在问题。除此之外,食品行业还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对食品安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目前,地方政府领导对食品安全问题重视不够,只当“顾问”,各监管部门依然在各自战线孤军奋战,食品安全监管难度很大。

  《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都规定,由财政拨付专项监督抽查经费,但实际情况是政府拨付经费很少,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二)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但是标准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方面现行标准重叠交叉,缺乏统一,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并存,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并存,不同的标准,不仅给实际生产带来困难,也给监管工作带来很大困扰;另一方面食品标准严重滞后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在近年来的食品安全事件中不难发现,许多食品安全标准都是在事件产生后才相继出台的,这显然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食品生产过程污染严重

  一是自然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有的产地环境污染、工业三废、城市废弃物的大量排放,造成许多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土壤中。二是种植业与养殖业造成的源头污染。化肥、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从源头上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三是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超量使用增白剂、防腐剂、食用色素;使用劣质、变质原料、非食用物质生产食品;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从而造成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四)食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不严

  部分食品生产企业还具有小作坊的劣根性,无论是经营管理还是质量控制仍处于低水平,出厂检验形同虚设;而多数小作坊的生产环境脏、乱、差,不具备检验能力。食品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淡漠、质量意识淡漠,人员素质不高,生产过程控制不严,重产量轻质量,给食品安全带来很大隐患。此外,无证无照非法生产经营食品问题依然严重。

  (五)检验装备差,技术能力低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基层检验机构普遍缺乏高精尖的检验设备,缺乏具有高素质的检验人员。目前对食品进行的检验,还仅仅是根据标准,用规定的方法和检验仪器对样品中的成分含量、食品添加剂、农残和微生物等进行分析检验,然后将检验数据与标准进行比对。

  只进行符合性验证检验,没有能力进行掺杂使假、安全风险分析检验。

  (六)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轻

  由于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不够,在食品监管领域存在着罚过放行、以罚代刑,没有对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追究到位,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未及时查处、重大案件久拖不结,没有形成重典治乱的社会氛围和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

  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几点对策

  (一)要加大食品安全保障资金投入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地方政府对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负总责。各级政府要拿出“真金白银”,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将食品安全各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优先保障,绝不能以各种理由和借口推诿或拒绝。中央把“食品安全”纳入地方政绩考核制度,是对此的有力促进。

  (二)全力确保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实施农业标准化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推动农业标准化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净化农产品的产地环境,避免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富集。二是规范农业生产过程,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在农产品初加工、储运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使用添加剂和符合食品要求的包装物,避免造成二次污染。三是积极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促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三)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科学、统一、完善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是整个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基石,因此强烈建议:一是构建和完善食品标准体系框架,继续完善农(兽)药、污染物等限量标准、检测方法标准。二是协调相关食品标准间各项技术指标,使之权威、科学、统一。三是及时更新标准,避免老化。四是加快制修定重点品种、领域的强制标准的清理整合,满足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所需求。五是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性。对包括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在内的现行标准进行整合,与国际通行的检测、判定标准一致。

  (四)切实加强获证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监管手段和方法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对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后续监管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对食品企业进行分类管理。从生产源头上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落实质量抽查和巡查制度,规范食品召回监督管理制度,建立严密的食品监管网络,实行网格化监管,不断改进监管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对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

  (五)切实整治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食品小作坊、食品摊贩是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难点。其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条件差、工艺乱,给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食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地方政府要加快出台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具体管理办法,避免出现监管空白。

  (六)提高检验能力,完善监测体系一方面要加强硬件建设,引进先进仪器设备,掌握先进的检验手段;另一方面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检验人员,不但精于检验工作,了解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具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经验,而且还要了解当前食品的制假动态,食品生产的“潜规则”,为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寻找到直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同时,应完善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体系。

  (七)完善法律体系,严惩违法犯罪深入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完善配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形成有效衔接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要想真正让生产者对食品安全充满敬畏之心,就必须在加强诚信和道德建设的同时,让犯罪者承担应有的刑事责任,使不法分子付出高昂代价。

  (八)着力构建食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诚信更是关系到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未来!由政府监管部门做出监管性惩戒,采取警告、处罚、取消市场准入等行政管理手段,打击失信行为,弘扬诚信行为,努力营造“诚信为本、守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的社会氛围。

  总之,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食品质量安全现状,查找各个方面原因的基础上,对症下药、严格监管、严格执法,才能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遏制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才能实现食品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和健康需求!正如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所明确指出的,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必须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食品质量安全,任重而道远!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