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民开始并继续热衷“玩钱”,热衷虚拟经济和迅速的暴利,那么,中国制造就仍将不会有什么突破,创新、质量、高端等经济转型目标的实现,仍将会进一步落空;短期行为、就业难、工人素质低、产业山寨等问题也仍将会继续存在。
文/小 洛
当前经济领域有这样一个现象:似乎人人都在谈金融。
近日遇到几个“二代企业”家,谈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不约而同都谈到了一个词:上市。
而与朋友谈到大学生创业现象,发现年轻人不约而同都在谈一个词:融资。
而在媒体上看到,由于市场环境不好,经营成本上升,许多企业家都在干同一件事:放贷。
一些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都面临着同一个苦:缺钱。
而在居民投资方面,人们谈得最多的就是:买房、买股票。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企业都热衷于上市呢?
融资后的钱都用在了哪里呢?
据说目前中国已有各类私人股权投资机构(PE)7000多家。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种行业如此发达说明了什么呢?
而近来这种机构与实体企业,包括与当当网、俏江南等等发生各种纠纷,又说明了什么呢?
企业都忙着上市、放贷、与各类金融机构拉关系,对于老板们来说,这是企业的重中之重。
日常的企业管理先不说,国家提倡的经济转型,创新创造从何而来,质量经济从何做起呢?
近日报道美国制造业正在迅速回升,不能简单判断这是奥巴马为支持自己的产业工人找饭吃以谋求连任,因为重要的一点是,美国从此次金融危机中醒悟,制造业是支持国家经济的基石,纯粹“玩钱”的风险太大。
在这一点上,德国人稳扎稳打,不急不躁,长期坚持,强大的制造业基础使之成为今日欧洲救星式的“盟主”。
因此,我们要问的是:制造业——尽管是初级加工或代加工,已经不能成为中国经济的基础了吗?中国“金融业的春天来了吗?”
事实未必——以温州为代表的金融改革尚在初期。在这层表象之下,中国的实体经济未来走向如何呢?
没有人一心一意做实业,如果长此以往,设想一下,中国经济会不会出现一种新的“二玩结构”呢?
即:一是继续由农村进城的产业工人支撑的中国初级产业(加工);二是由城市新的就业群体组成的所谓新型服务业,其中的核心将围绕“金融”化趋势,就是“玩钱”、“暴富”。
长此以往,人才会过度向金融领域流动,并带来一系列连锁社会问题。
假如“弄到钱”就算成功,那么谁来创造真实的市场价值呢?
结论是:如果全民开始并继续热衷“玩钱”,热衷虚拟经济和迅速的暴利,那么,中国制造就仍将不会有什么突破,创新、质量、高端等经济转型目标的实现,仍将会进一步落空;短期行为、就业难、工人素质低、产业山寨等问题也仍将会继续存在。
最后说个段子:
甲和乙,两位都是才貌双全的一流经济学家。他们是清华校友,也是在哈佛读经济学的同学。
毕业后,甲做了教授。乙做了华尔街大投行中国区主席。而乙的年收入可能是甲的100倍。职业选择不同,收入差距如此之大。
这种现象,助长了社会溃败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