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茌梨:“梨乡”山东莱阳的一张致富名片

2020-12-11    中国质量万里行    文/于田    点击:

  山东莱阳有一句民间流传的顺口溜:“昌山的鸡,发坊的梨,张家灌的秀才多其驴。” 如今,莱阳梨是莱阳人的一张致富名片。莱阳也从单纯卖梨积极向精深加工转变,开发梨汁、梨膏、梨罐头、梨干、梨脯、止咳糖浆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系列产品。

  莱阳现在一年有两个“梨节”,一是4月20日的梨花节,举办于梨花连阡接陌之际;二是9月26日的“大梨节”,借着梨果成熟和五湖四海的客商、游客,共享丰收的喜悦。

\

  茌(chí)梨,又名发坊茌梨、莱阳慈梨,俗称莱阳梨。据考证莱阳茌梨发源于莱阳市照旺庄镇前发坊村。发坊茌梨的特点是:果皮薄,果点褐色,果肉白色,果核和果渣少,细脆。汁液极多,味甜酸,较浓,品质极上,一般含可溶性固形物14%~17%,个别高者可达22%,含酸0.1%。互联网资料显示,茌梨主要产地在莱阳市富水河畔,培始于明末清初,已近400年历史。

  相传,茌梨在明清时期引入莱阳县之后,前发坊成为首批开始种植的村庄之一。清代时被列为皇家贡品,驰名南北,被誉为“水果四杰”之一。据旧《莱阳县志》记载:每熟时,商贩云集,分运青岛、烟台、济南、远及平津、辽沈、沪粤等处,呼为“莱梨”。上世纪八十年代修撰的《莱阳市地名志》对前发坊村的注释显示:“前发坊,盛产茌梨。”

  发坊产梨,主要因为临河,富水河是五龙河最大的一条支流,这条河的弯曲很多,在流到前发坊村的时候,也拐了一个大弯。河曲区域,泥沙容易沉积,而河畔的沙质土壤,又很适合梨树种植。

  发坊茌梨,果肉质地细腻,汁水丰富,口感清脆香甜,是茌梨中的极品。2009年11月19日,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对莱阳梨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随着交通的日益发达,莱阳梨远销至国外,莱阳也因此声名远播。“梨文化”,已成为莱阳地域文化中最为绚烂的部分,是不可替代的。

  围绕发坊茌梨,梨乡民俗博物馆是一处集民俗、生产、生活用具为一体的博物馆。博物馆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由北京建筑专家设计建成,共分梨果展厅、起居室展厅、生活用品展厅、农事用具展厅、手工作坊展厅、节日习俗展厅等六个展厅。在莱阳的梨园采摘区,游客们可一边亲自采摘莱阳梨,一边尽兴品尝着清香甜脆、润肺清心的莱阳梨,感受丰收的喜悦。

  如今,莱阳梨是莱阳人的一张致富名片。莱阳梨年总产量达10万吨,其中传统莱阳梨1.1万亩,产量2.2万吨,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中,莱阳梨品牌价值达到5.65亿元。

\

  莱阳也从单纯卖梨积极向精深加工转变,开发梨汁、梨膏、梨罐头、梨干、梨脯、止咳糖浆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系列产品。用茌梨制作的“莱阳梨膏”、“止咳糖浆”是治疗支气管炎、伤风咳嗽的良药。发坊茌梨膏选用成品梨,采用传统工艺熬制,工艺流程遵循绿色环保原则,极大地保留了发坊茌梨的精华,摒弃了梨性寒的缺点,全程采用铝制器皿熬制,杜绝了梨中的酸与其他材质器皿化合的途径,浓缩了梨所有的营养成分,提高了梨膏的功效。(文/于田)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