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美国《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杂志:夜间暴露在蓝光下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

2020-11-23            点击:

  

\

 

  蓝光已经成为城市户外照明中越来越常见的组成部分。但是它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呢?巴塞罗那全球健康研究所(ISGlobal)向导的团队,对夜间暴露于室外人工光与结直肠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首次研究。这项发表在美国《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暴露在蓝光中可能会增加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

 

  研究发现,夜间袒露于人造光(尤其是蓝光)与种种不良康健影响之间存在关联,包罗睡眠障碍、抑郁、肥胖、损伤视网膜和种种癌症风险的增加,影响夜班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方面体现得尤为显着。

  

\

 

  GAM模型中暴露和癌症风险的关系,研究人员观察到蓝光照射越多,风险越大。

  

\

 

  马德里国际空间站夜景图片(图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科学与遥感小组)

  

\

 

  巴塞罗那国际空间站夜景图片(图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科学与遥感小组)

  分析通过MCC-西班牙项目获得的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约2000名成年人的数据,其中660人患有结直肠癌。来自这两个城市的研究结果显示,暴露在蓝光下最多的参与者比暴露较少的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高60%,且未发现与全光谱光具有相关性。Severo Ochoa科学总监Kogevinas说:“夜间暴露在光线下,尤其是蓝色光谱光,会减少褪黑激素的产生和分泌,并与光的强度和波长有关。”

  

\

 

  关于蓝光

  蓝光是指波长在400~500纳米的高能量可见光。普遍存在于电脑、手机、投影仪、LED显示器、激光笔等中。越靠近紫外线区域的可见光(如紫光和蓝光),能量越强,对人体的伤害也会更大。夜间暴露于人造光(尤其是蓝光)与各种不良健康影响之间存在关联,包括睡眠障碍、肥胖症和各种类型的癌症风险增加,尤其是在夜班工人中。

  什么是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癌症,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癌肿的增大而表现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泻、腹泻与便秘交替、局部腹痛等症状,晚期则表现贫血、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

  早期发现九生一死,晚期发现九死一生

  结直肠癌在癌前病变(腺瘤)发展成恶性病灶前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是少数能通过筛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结直肠癌虽然高发,但非常适合早筛,越早发现越早受益。根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官方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数据显示:结直肠癌早期发现超过九成可治愈活下来,晚期发现九死一生。

  

\

 

  肠镜检出异常中超七成为癌前病变

  在肠镜检查和/或病理诊断异常的869位受检者中,有31例为结直肠癌,占比3.57%,其中男性24例,女性7例;639例为癌前病变(息肉或腺瘤),占比73.53%,其中男性424例,女性215例;199例为其他肠道疾病(肠炎等),占比22.90%,其中男性118例,女性81例。

  

\

 

  及早发现结直肠癌

  常卫清的检测阳性的人群中,肠镜依从率大于国家癌症中心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肠镜依从率(14.0%)的2倍。同时,常卫清检测结果阳性人群中,已通过肠镜检查的受检者,其结直肠癌、腺瘤、息肉的检出率为33.80%,大于国家癌症中心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中结直肠癌、腺瘤、息肉的检出率(15.82%)的2倍。通过常卫清的检测,能够有效提升肠镜检查依从率,及早发现结直肠癌踪迹。

  

\

 

  便检对于肠癌的防治尤为重要

  大便潜血是肠癌非常重要的早期症状之一,这种出血是肉眼看不到的,但通过便检可以发现。早发现并及时治疗,肠癌患者几乎可以100%存活,但如果晚期才发现,生存率就非常低。与结直肠癌较高的发病率相比,我国早期大肠癌临床诊断率却始终徘徊在10%~15%。有统计发现,超过80%的患者被诊断为大肠癌时,已发展到中晚期。

  成年人每年都该做一次

  消化系统对人的健康至关重要,成年人应该每年至少做一次便检,尤其对肠癌高危人群来说,便检可能成为“保命的检查”。

  肠癌早筛,常卫清了解一下

  如果检测便潜血呈阳性,应该使用肠镜进一步检查确诊。不过肠镜虽是检查肠癌的金标准,但做肠镜很痛苦。想避免过多的麻烦,可以选择常卫清。常卫清无需指检,免受肠镜痛苦,居家操作,方便省心。通过分析粪便中的遗传物质(粪便DNA),常卫清可以检测出直径1厘米以上进展期腺瘤和肠癌病灶,及时发现早期肠癌基因病变,为肠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一个简便可行的解决方案。

  

\

 

 

 

 

 

 

  ​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