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的小勇在北京中光村一家IT公司上班。近来,他感觉视力下降严重,看东西模糊,如同眼前起雾,症状持续了一个礼拜,越来越严重。上周,他赶到医院就诊。眼科医生检查后发现,小勇左眼竟患上了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也就是俗称的“眼中风”。小勇很纳闷,自己年纪轻轻,眼睛血管怎么会堵塞呢?
小勇是一位程序猿,本来工作就忙,近几个月为了赶项目进度,他不仅白天工作,晚上还会通宵达旦加班。医生介绍,小勇眼底的血管因血栓阻塞,变得像蚯蚓般一段段地扭曲。血液静脉回流受阻后,液体渗出积存在黄斑水肿,看东西最敏锐的黄斑就会逐渐受到影响,因此影响视力。
![\](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8b82707b7dfc39a71f68fca13620d971.jpeg)
不请自来,小编虽然不是程序猿,但和程序猿一样需要长时间面对电脑的文案汪。作为有为青年,保护眼睛的道理我都懂。但是,工作连轴转,deadline一个接一个,每天看电脑十几个小时,长期熬夜到两三点。眼睛与工作不可兼得,这就是最大的BUG。小编也要恰饭,996、007算什么!我爱工作,工作爱我!每一个明眸善睐的青葱少年在做了程序猿以后,都迅速蜕变成满眼血丝的怪蜀黍。
2020年8月6日,爱康集团联合国家科技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与公共服务中心眼科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以及Airdoc发布了第一个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百万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通过百万体检人群健康大数据显示:互联网、IT行业可是眼底异常的“第一名”!
![\](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5f33577a7ce8a3823865e1c2af43fc22.jpeg)
超七成人群存在眼底健康
第一个基于视网膜人工智能评估的《百万体检人群健康蓝皮书》显示:2018年5月开始到2020年7月期间参与人工智能眼底照相疾病风险评估的体检者进行分析,涵盖全国23个省级行政区共1,003,585人,整体异常检出率为74.8%,且男性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眼底健康问题更为严重。
![\](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fedc86dc0c992bd5d149ed2abb5dc438.jpeg)
从行业中显示:专业技术人员(互联网、IT从业者、科研等)、生产和运输设备操作及有关人员(重工业、电子技术、加工制造、零售批发等)、商业服务业人员(广告、媒体、医疗服务等)为眼底异常标化检出率最高的3个行业大类,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最高。
![\](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f83124a25964ade51ac5eb667c3bd361.jpeg)
40岁及以上人群需要更加注意眼底健康视网膜血管异常检出率在40岁-49岁人群出现了跳跃式的升高,40岁以下人群的检出率为6.2%,40岁及以上人群的检出率为75.9%,40岁及以上人群检出率是40岁以下人群检出率的12.2倍。
![\](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e8842a93922b75b9a35d3391f83cebf9.jpeg)
看到以上数据小编惊了!下意识的揉了揉眼睛。(错!你不能这么做)
怎样在沉迷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好眼睛?
1
调整你的显示器
屏幕中心点位于视线水平下方约10-15厘米;
屏幕距离眼睛的距离>50厘米;
屏幕倾斜一定角度,消除反光。
![\](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4ffd5d3aa4926c6cd25369f5fcb8af10.png)
2
小字放大,光线别太亮
将屏幕字体调大一点,不眯眼也能轻松看清;
屏幕亮度适当调暗一点(当然也不能太暗),以看起来舒服、不刺眼为宜。
![\](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907fd3743b0c39851b91e6461c2cd08e.jpeg)
3
如果眼睛累,你就多眨眼
控制自己,面对屏幕不要目不转睛,每分钟至少眨眼15-20次。
![\](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653e70486ef7e1ce20d46280eee3b17a.gif)
大家都知道,保护眼睛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长时间用眼。但对于天天熬夜加班的人来说,如果真的做不到,来点狠的——用定时提醒,强制休息!每隔1小时休息3-5分钟!
![\](https://pic.rmb.bdstatic.com/bjh/down/76c76aed865b37535380ccf8d9d242bb.jpeg)
一张眼底照片可以告诉你的健康秘密
全身健康的监测窗口
爱康集团致力于以创新科技引领健康管理模式的变革,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上,一直走在健康管理行业的前列。爱康集团引入的Airdoc人工智能视网膜健康风险评估产品,通过分析视网膜照片,可自动识别30多种疾病风险。
视网膜是全身唯一可观察神经和血管组织的地方,成为了解眼底疾病和某些全身疾病风险的重要窗口。除了可以筛查眼科疾病之外,还可以查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部分肿瘤等重大慢性疾病,对于全身性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2020年8月10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宣布,Airdoc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于8月7日获批上市,成为中国第一个获批上市的眼底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该产品可以准确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包括早期轻度病变,属于Airdoc人工智能视网膜健康风险评估产品中的评估维度之一。爱康旗下体检中心均已配备Airdoc人工智能视网膜健康风险评估产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
要不然怎么让别人看到我们美丽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