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薇娅直播一夜大卖0.41亿的这个品牌美容仪,当心“毁”脸

2020-11-20            点击:

  “双11”终于落下帷幕,这个一年一度的千亿大项目,你参与了多少?

  从 10 月下旬开始,这场持续 20 多天的价格战役成了疫情下尾款人最疯狂的时刻。在众多商品中,家用美容仪无疑是美妆界的新贵。凭借着薇娅等直播带货的影响,外加小红书美妆博主的宣传,美容仪逐渐走向普通大众的视野。

  有数据显示,11月10日,薇娅直播间观看人次达到8200万。这场直播为薇娅带来45万粉丝的增长,薇娅当场直播(包含0点后数据)销售额超过11亿。其中,来自日本的雅萌美容仪在直播间收获“大卖”,预估GMV为0.41亿元。

\

​  不过,你知道吗,在“双11”各大平台均爆卖的美容仪暗藏你不知道的各种“坑”!

  前不久,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对电商平台上热销的家用美容仪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发现,有6款美容仪的质量存在问题,涉及品牌有康堡仕、ReFa黎珐、MKE、Notime、SKG、YA-MAN雅萌,尤其是热销品牌雅萌(型号:HRF-10T)、Refa(型号:RF-RF2121B)的重金属镍含量超标,或导致皮肤敏感久治不愈。

  01.雅萌“镍”超标量达39倍

  本次比较试验样品是深圳消委会从电商平台上购买,一共选取 10 款关注度高、销量好的家用美容仪样品。其中 5 款为微电流型美容仪:NuFACE、娜蜜丝、康堡仕、金稻和黎珐,另外 5 款为电离子型美容仪:SKG、松下、MKE、Notime 和雅萌,基本都是国内销售美容仪的主流品牌。

  由于目前我国针对家用美容仪产品没有专门针对镍释放量的限值要求,这次比较试验参考了欧盟法规的相关要求。结果显示,6 款家用美容仪样品镍释放量超出限值要求,不符合欧盟 REACH 法规相关要求,存在致敏风险,其中爆款雅萌“镍”超标量达39倍。

  10款家用美容仪样品镍释放量检出结果

\

  镍是一种容易导致皮肤接触性过敏的重金属元素。长期或反复使用镍释放量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可能引起过敏症状,情况严重的还会造成身体伤害。根据欧盟测试标准 EN 1811: 2011 A1: 2015 和 REACH 附录 XVII 第 27 条要求,直接或长期接触皮肤的产品,其镍释放速率不得超过0.5μg/cm/周。

  据介绍,我国约有 20% 的人对镍过敏。深圳市消委会消费调查发现,消费者使用美容仪时皮肤会与之直接接触,每次使用时长平均为 10~15 分钟。医学专家表示,这样的使用频率,足以导致过敏人群出现不同程度的过敏症状。

  02.SKG和Notime样品存在低温烫伤风险

  10款家用美容仪样品中有5款微电流型家用美容仪(没有发热功能)和5款电离子型样品,测试的5款带发热功能的电离子型样品中有2款样品的功能表面温度大小及均匀性测试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分别为:SKG(型号:3251)和Notime(型号:DRY-004S)。该项不符合标准要求有可能会发生低温烫伤和灼伤皮肤真皮层的风险。

\

  低温烫伤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温度不太高的热源,致使热量蓄积而导致接触部位皮肤、皮下组织烧伤。一般认为70℃热源持续接触皮肤1分钟可致表皮全层损害,44℃热源持续接触6小时,可引起皮肤基层细胞不可逆损伤。低温烫伤的温度一般在44~51℃,皮肤损伤程度与温度、接触时间成正相关。

  03.导入导出功能无效,不如用手卸妆、按摩

  调查发现,消费者对电离子型家用美容仪产品的清洁度和温热导入的广告宣传效果十分关注,商家在这类产品宣传上都是大力度地对这些附加的功能做广告,吸引消费者眼球。

  本次试验增加了主观体验环节,共召集了20名自愿参加测评的普通消费者对5款电离子型家用美容仪样品的效果宣传进行现场主观体验,最终验证商家宣称的效果是否属实。

  结果显示:5款电离子型家用美容仪样品使用清洁功能卸妆不如日常人手卸妆干净,二次清洁效果也不明显。其中,雅萌和松下两个品牌的样品体验者反馈,因产品设计问题导致化妆棉片无法扣紧,出现容易脱落的问题,所以评分较低。

  04.3款产品综合性能较佳

  综合各项检测数据,以下3款产品获最高5星评价,可放心使用。

\

 \ 

 

  

\

  05.莫被“FDA认证”误导

  大多数初识家用美容仪的“小白 ”,对产品本身并不了解,更无法得知其安全性,有关知识均来源于各类社交媒体。有些品牌经营者为了增加产品“权威性”,让消费者相信它的产品功效、在商品详情页加上了“FDA认证”标志,并且宣称“某某技术通过了FDA认证”甚至“全系列产品都获得了FDA认证”,这是商家“偷换概念”、误导消费者的一种行为。

  实际上,FDA 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简称,是行政机关,不负责对产品或技术进行“认证”。FDA依据美国《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等一系列法律开展相关行政监管活动,包括行政许可,实质上是政府的注册管理。FDA本身不会为企业提供认证服务。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