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消费水平的提升,人口老龄化的凸显,慢病长期消耗巨大的社会公共资源。慢性疾病患病率随之不断上升。据悉,预计到2026年,我国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率将增加至14%和28%,这将给医疗系统带来更大的压力,产生长期的药物治疗和疾病管理成本。
10月17日,西南交通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健康老龄化蓝皮书:中国大中城市健康老龄化指数报告(2019-2020)》指出,目前中国城市健康老龄化建设总体水平偏低,滞后于城市化进程,简单应对“老龄化”、被动适应“老龄化”,不足以解决目前和将来的养老问题,只有“健康老龄化”,才是通往“全民健康”“全面健康”“全域健康”的有效路径。
10月19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健康体检大数据云平台构建”项目启动会暨推进会在京启动。该项目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由美年大健康牵头承担,北京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市体检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中关村美年健康产业研究院等9家单位共同参与,旨在通过构建和应用健康体检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开展健康体检大数据的深度有效开发利用,满足“以健康为中心”的战略转变和“健康老龄化”的战略需求,加速“被动医疗”向“主动健康”的迈进。
美年大健康董事长曾多次公开发表观点认为,健康产业的三个关键词是老龄化、慢病和预防。未来,中国健康产业最大的挑战和机遇都来自于老龄化,以及由老龄化延伸的对慢病的治疗和防控。定期的体检结合高频的健康管理干预,再辅以精准有效的健康保险,这是未来健康管理的有效场景。
注重高危人群早筛,做好健康管理
如何应对已经到来的慢病时代,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以糖尿病为例,仅次单项病一年要占据我国医保将近3000亿的开支。美年健康的数据显示,在去年为超过3000万人次提供了专业的体检服务中,30%的人存在血糖异常,而糖尿病患者占10%,这就意味着,存在20%的血糖异常但尚未发展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美年大健康认为,做好这些已经出现高危指标,但还没有发展成真正慢性病人群的健康管理,具有重大意义。仅在糖尿病领域,如果做好“糖前人群”的健康管理,未来十年,会给国家节约至少5000亿的医疗开支。
当下较为先进的分子检测技术,可以更早期筛查出重大疾病,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据悉,美年大健康的分子诊断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重大疾病如肿瘤的早期筛查,例如当下普遍关注的消化道肿瘤等,同时,美年大健康以体检数据结合基因数据,进行智能风险评估;以MRI影像系统,进行脑健康预警筛查;以胶囊机器人系统,进行胃健康AI诊断;以眼底辅助诊断系统,进行糖网筛查;以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小结节筛查;以专业体检结合中医智能硬件,进行健康管理方案等等。
“数据+科技”双驱动,技术引领行业持续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大数据、医疗AI等最新技术的应用,对疾病早筛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大有裨益。未来美年健康发展的基本方向,是基于有含量的数据并赋予逻辑,技术的提升形成行业壁垒,从而用技术驱动提升行业的发展水平。
作为中国最大的健康需求入口和流量平台,美年大健康致力于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构建美年AI生态图谱:以体检数据结合基因数据,进行智能风险评估;以MRI影像系统,进行脑健康预警筛查;以胶囊机器人系统,进行胃健康AI诊断;以眼底辅助诊断系统,进行糖网筛查;以流量样本结合基因数据,进行新药研发;以低剂量螺旋CT,进行肺小结节诊断;以体检结合智能硬件,进行健康管理方案等等。
美年大健康是中国预防医学重要的数据入口,将为国家承载更多生命科技领域的创新。美年已经把老年痴呆等脑健康领域的早期预警,乳腺、眼底、超声、癌症早期筛查及预防等,作为未来几年技术突破的重点,也是美年健康未来科技创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