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李军杰)职业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一种新模式,正在全国推广开来。业内人士表示,以扶智带动扶贫,不仅能培养一批国家建设所需技术人才,更是能帮助一个个家庭消除贫根。“授之以渔”的职业教育扶贫或许能从源头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宜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教育慈善事业中来。
记者在采访广东碧桂园时了解到,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由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出资4.5亿元主办,2014年开始招生。今年7月,首届学生迎来毕业,就业率达到99.66%,其中不乏月薪过万者。据了解,本届毕业生均来自广东生活困难家庭,在求学期间,学校免除其所有费用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随着学院的发展,招生区域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已在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省区招收学子1019人。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曾公开表示,他办校的初衷是,让劳动者尤其是那些被贫穷困扰的年青有志者,都接受职业教育。这不但可以让他们掌握技术走向幸福生活,也可以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据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290位应届毕业生中,除1人选择自主创业外,目前已签约就业人数289人。其中179位将就任基层管理干部、技术骨干岗,有11位学生月薪超万元。他进一步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共育”的培养教学模式。学院实行“三段式教学”,即前三个学期进行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第四学期根据学生特长和意愿进行岗位分流、定向训练,最后到碧桂园相关产业链在岗见习,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导师共同为学生定制见习内容。
对此,中国扶贫开发协会副会长裴希更表示,职业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一种新模式,希望能在全国推广开来,通过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更多的贫困家庭脱贫。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副会长、广东省职业教育学会会长李小鲁认为,职业教育或能从源头上改变一个家庭的贫困状况,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看来,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带有较强的公益性质,这一方面源于企业管理者对于社会责任的充分认识,另一方面也和企业实力较强有关。类似教育基金等都不是简单地只做一年期,而是有很长的运营周期。对于企业此类社会公益作为,宜给予一定的鼓励和社会公益宣传,让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教育慈善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