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碧桂园民企精准扶贫的“树山样本

2020-03-10            点击:

罗屋村村民庆祝迁入新居。  

树山村示范点旧貌。  

实现安居梦后,焕然一新的树山村示范点。

本组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本报记者刘学奎

碧桂园公司规定,新员工培训有一项内容定在树山村——学习怎样扶贫。 

树山村在哪里?这里的扶贫有什么亮点,值得碧桂园新员工都去“学习”?

带着好奇,记者踏上了树山村之行。

实现安居梦

树山村山岭延绵,翠竹成荫,一场雨过后,愈加山峦叠翠。

树山村隶属于广东省英德市西牛镇,是水库移民村,辖13个自然村,380多户人家,“九山半水半分田”。2010年以前只有不到10户是砖混结构的房子,其余全是泥坯房,破败不堪,逢雨必漏,污水横流。

2010年6月,碧桂园公司响应广东省委省政府号召,捐资2亿元用于扶贫,树山村被当作第一个试点村。

消息传来,树山村村民有期待也有疑惑。有人根本不相信碧桂园会帮助盖新房,还帮着脱贫,还有村民到镇上去打听碧桂园是不是骗子。为此,碧桂园扶贫项目组请村民们吃了好几餐饭喝了好几顿酒,还带他们到碧桂园总部参观。

碧桂园选定罗屋和熊屋两个自然村作为第一期示范点。2010年8月,项目组进驻树山村罗屋自然村。

进驻罗屋第二天,英德市和项目组即在简陋的办公室召开了第一次协调会。

项目组的孙科从村民家里借了一台破旧的摇头电扇,会议开到中午一点才散,每个人都汗透衣衫,大家对扶贫前景充满期待和兴奋。

协调会之后,前期工作便日以继夜地展开。孙科回忆道,同事们白天要和镇政府人员丈量土地,晚上还要跟村民协调,每天只睡五个小时,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虫子和蛙类陪伴他们度过一个个夜晚。

村里没网络,收发邮件都要步行几公里到镇政府去;几十个人一起在项目部用餐,自己做饭,自己刷碗;遇刮风下雨,村里就停电,孙科说,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是在烛光下卧听夜雨中入眠的。

8月末的一个傍晚,刚下过一场雨,孙科漫步在山村的泥石小道上,欣赏着路边青翠欲滴的麻竹,贪婪地呼吸着山里的清新空气,心旷神怡。

这是他入住树山以来最安静的一个傍晚,因为前期工作结束,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将启动。

碧桂园决定实施“五子登科法”。住房:帮助树山村村民建两层半高、面积110平方米“别墅”,每户造价10万元,政府配套1.5万元,农民自筹3.5万元,余下由碧桂园兜底。共建新房385户,分三期改造。道路:对树山村所有道路进行改造,共约10公里。饮水:建成罗屋、熊屋、横档、龙潭坑四个饮水项目工程,总投入200万元。电网:由英德市对树山实施农网改造。通信:由电信、广电部门对树山村进行一步到位建设,家家通电视、通网络。

2011年6月16日,罗屋村民抽签分新房;12月2日,罗屋新村集体搬新居,家家户户宾朋满座。

别墅建成了,老人天天给亲戚朋友打电话,邀请来做客;村里所有的大龄男青年都成了家,原先村里没有外来人口,之后也多了起来;变化最大的要数村里的孩子,他们原来只是想住上干净安全的房子,但自从别墅建成,“我要当老师”“我要当建筑师”“我要当医生”……各种梦想都出现了,父母们说不出有多高兴。

村民们发自内心地“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碧桂园”,这样的标语横幅从2011年别墅建成就一直挂在罗屋村的墙上,村民自发两年换一幅新的。

绿色产业扶贫

住上了别墅,不等于脱贫致富。在实施“五子登科法”的同时,碧桂园调研发现,当地比较适合做苗木产业,采用“借本你种,卖了还本,赚了归你,再借再还,勤劳致富”的扶贫理念,将树山的优势和房地产业结合起来,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

李洋东和熊细妹是喝了“头啖汤”的村民,如今,他们已经成为树山村的致富带头人。

李洋东1997年大专毕业后,分配到广州的一家工厂,打拼多年,当上了车间班长。虽然工资已经涨到了3000多块,但要租房交友,一年到头剩不下多少,更别谈银行存款。2010年,碧桂园入驻树山村开始绿色扶贫后,李洋东便辞去在广州的工作回到家乡。

2011年1月,碧桂园的第一批苗木运抵树山村,167户农民参与种植,李洋东便是其中之一。树山村人多地少,多数村民只拿出几分地种苗木。辞掉广州工作的李洋东决定放手一搏,把家里的3亩地全部种上苗木。一年下来,李洋东赚了5万多块,第二年他索性租下堂哥的3亩地,决定扩大再生产。

几年下来,李洋东靠种苗木挣了钱,在镇上买了商品房,银行里也有了存款。李洋东想让村里更多的亲朋来种苗木,让更多的村民得到碧桂园的帮助而远离贫困。他自荐加入苗木合作社,主动协助碧桂园的技术人员管理业务。有些村民仍在犹豫种不种,他就现身说法,实现了“成功一家、带动多家”。

熊细妹当初开始种的时候,也是半信半疑。但当她看到孩子渴望读书的眼神,想起家里生活的窘境,又了解到不用自己出钱买苗,还有技术人员长期免费指导,她便和丈夫下定了种苗木的决心。

熊细妹毫不犹豫地把两亩地全部用来种苗木,第一年就尝到了甜头,第二年她向村民租了5亩地。两年种植,她不仅还了4万元的债务,家里还有了积蓄。

熊细妹现在已是苗木种植大户,最忙的时候,在家里待不过一小时。“种苗比耕田好多了,好管理,收益高,成本低,一年下来有十几万。” 

熊细妹现在还担任合作社的组长,施肥、浇水、喷药、修剪,样样在行,双手长满老茧,依然干劲十足,感叹“打两份工,真不如我种一年苗木”。到去年底,熊细妹的苗木销售额已超过100万元,净利润60多万元。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朱剑敏介绍,碧桂园精准扶贫既重“输血”更重“造血”,企业向树山村派驻技术人员,成立苗圃示范基地,免费培训村民,按市场价提供种苗,引导村民成立合作社,由碧桂园按市场价或保护价收购。因种植苗木成本较高,碧桂园为村民垫付50%—90%的种苗款,卖了苗木后再还本,赚钱归村民,还本后再种可以再借。到2016年底,碧桂园共带动167户农户种植苗木,产出已超过2000万元,村民实际获益1000多万元,户均增收约6万元,初步形成了先富带后富的良好局面。

让爱传递下去

从破败的泥坯房到一排排别墅,从村里污水横流、满地粪便到绿柳成行、清水绕村,孙科见证了这个粤北小山村“华丽转身”的全过程。

孙科是安徽人,曾在部队服役八年,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国家,但转业后回到地方却无一技之长立足。

2007年,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出资5500万元建立了全免费、纯慈善的国良职业培训学校,系统培训贫困地区退役军人,现已培训万余名。孙科便是这万人中的一分子。

孙科培训结束后,经过选拔入职碧桂园。他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要学会把感恩刻在石头上,深深感谢别人帮助过你,永远铭记,这是人生应有的一种境界。现在我有幸参加了碧桂园树山村绿色产业扶贫,我很高兴,我得到了帮助,现在我也能帮助他人,爱可以传递,我觉得很有意义……”

孙科没想到自己在树山一待就是6年,中途也可以到其他岗位工作,但他就是想看看树山最后的样子。他跟村民们在一起时间长了,也有感情了。有村民结婚,邀请他喝喜酒,他也想到了自己的婚姻大事,但当时正值工程要紧的时候,于是便和另一位同事在2011年11月11日,按照树山风俗在罗屋村举行了婚礼。

孙科回忆,“我们真的是跟农民打成一片”。在熊屋村帮助整治环境时,为了规劝村民不再散养禽畜以免遍地粪便,他们成立了抓鸡队。这给村民很大触动,村民们不再认为所谓整治环境只是说说而已。几次抓鸡抓鸭之后,熊屋的禽畜散养明显改善。

当时,树山没什么汽车,有汽车也没路,所有的建材只能运到西牛镇上,是项目组和镇里的干部靠人力车一步一步运进来的。现在,从镇上到村里的路早已修通,开车尚需三四十分钟,当时运料之苦可想而知。扶贫干部来的时候白白胖胖的,3年过去,黑瘦黑瘦的。村民们心疼,自发煲汤做饭给他们送过来。

建房时,碧桂园在英德市的帮助下,选择了当地的企业提供建材和施工队,既节约了建造成本又为当地带来了收益。

2016年,孙科又被公司派往广东饶平的黄正村扶贫,公司正是看中了他在树山的经验。现在,孙科被调回碧桂园安徽区域工作,树山村民一直还跟他有联系,问他什么时候回去看看。

王志为,是孙科在树山扶贫的接力者。这名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2017届毕业生,去年10月即作为见习生参加树山村精准扶贫工作。

在这个远离顺德碧桂园总部的粤北小山村,他仍然穿着带有碧桂园标识的红T恤,胸前挂着碧桂园的工牌。他今年毕业后,正式入职碧桂园。

王志为是清远人,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种地,上高中的开销都是父母借的钱,上了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他没再用过家里一分钱,因为学院是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先生、杨惠妍女士创立的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投资主办的一所慈善性质的全日制民办高等学校,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全额资助学费、教材费、食宿费、服装费、床上用品费、学习用品费并补助寒暑假往返路费。王志为说,自己上大学不用花钱,妹妹才得以继续读书,“现在我从受人助变成助人”。 

树山村的未来

目前在树山的项目组负责人杨洋介绍,树山村所在的西牛镇,境内以高丘陵地貌为主,非常适宜种植麻竹。清代中叶,笋制品已行销粤港澳和东南亚等地,先后获得“中国麻竹笋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名片,已经形成“麻竹笋”系列文化,下一步准备帮助村民借助笋文化开展乡村旅游。

杨洋说,村村有别墅,户户都不同。每个自然村的走向,包括房屋围绕祠堂的铺排,都是根据每村不同的文化特色做出来的。她还想帮着整理乡村文化。“村里的小故事挺多”,准备建一个村史文化展览馆。她特别提到房子建好后的一件事。2013年一次泥石流,一个山头全部塌了下来,水泥房都被震裂了,但里头的人没事。想想如果还是原来的泥坯房,真后怕。

按照碧桂园公司的远景规划,首先将树山村作为教育基地、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基地。富裕起来之后,“后队”变“前队”,打造扶贫样板。接下来重点发展乡村的旅游、民宿、农家乐等,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当地村民真正实现安居乐业,落实习总书记2013年12月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