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中国苹果产业“成长的烦恼”

2013-01-18 10:40:13    未知        点击:

  2006年至今,中国苹果的鲜果产量以每年200万吨的幅度增加,增量接近世界第二大苹果生产国——美国每年产量的一半。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而且带动了果区加工、储藏、包装、贸易、冷链物流等产业加速发展成为覆盖数千万从业者的大产业,但快速发展的背后,苹果产业同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专用品种——企业吃不饱,农民不敢种

  在近日举办的中国苹果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一组数据引人关注: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苹果浓缩汁生产国,从2001/02榨季至今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中2007/08榨季产量达到历史高位104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0%,但加工原料却以鲜果为主,专用的高酸原料果面积不足需求的2%。

  显而易见的差距,直接关系到中国苹果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浓缩果汁相差0.5酸度价格就能相差1000元。澳洲青苹的酸度为5.4-7,而中国加工苹果的酸度只有1-1.5。据统计,按加工产能计算,我国需要高酸原料果基地400-550万亩,而实际种植面积不足需求的2%。

  “尽管市场需求很大,但农民担心种出来企业不收,宁愿种植鲜食品种保险。”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陈瑞剑博士介绍说。有果园,无原料,加工企业只好用鲜果替代,但以鲜果代替原料果也带来了一些隐患:一方面,原料果供应量不足引发加工企业之间哄抢原料,扰乱行业秩序,另一方面,原料果不是加工果汁专用的高酸品种,影响果汁的档次和价格。此外,鲜果以晚熟品种为主,原料果上市时间过于集中,加重消化压力,存储易变质。

  据悉,浓缩苹果汁是我国最主要的苹果加工品,占加工用果的95%以上。目前,我国苹果浓缩汁年加工能力已超过150万吨,2011年设备利用率不到40%。“近几年,苹果优果率提高,浓缩汁企业吃不饱,转型升级的压力增加,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可能导致市场风险和产业波动。”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韩明玉说。

  人工短缺——传统的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近10年来,中国苹果产业发展的一个明显趋势是从东向西转移。2011年,陕西省苹果面积达到935万亩,较2007年增长了28.6%,产量达到903万吨,占到全国苹果总产的1/3。

  “西进”的苹果,成为西北地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要来源。据2011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0年苹果每亩净利润达到5032元,是稻谷的16倍、小麦的38倍、玉米的21倍、棉花的5倍;与主要园艺作物相比,是橘类水果的2.4倍、蔬菜的1.8倍。

  然而,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我国苹果生产的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根据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调研数据,2011年管理和投资比2010年明显增加,再加上肥料、农药和人工等上涨因素,2011年苹果综合生产成本达到3240元/亩,同比上涨11.5%。

  “要素成本持续上涨,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成为制约果园精细化管理的瓶颈因素。”韩明玉说,不仅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法国、意大利等主产国都是通过集约高效栽培方式来实现高产出。比如在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普遍采用的矮砧密植和水肥一体化技术,有利于实现机械化、设施化和标准化生产,整个过程除了采收果品,其他环节几乎不用劳动力;而我国90%的果园是按照乔砧密植的栽培模式建立的,耕作、施肥、灌水、喷药几乎都要靠人工完成,需要的管理成本高。

  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单产和效益。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苹果生产国,2011年产量3598万吨,超过全球总产量的50%,可以说世界产量一半在中国,但如果从单产水平看,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表明,中国平均单产1.05吨/亩,仅为法国的38%、意大利的43%和巴西的49%,在全球列24位。

  散户经营——产业发展亟需提高组织化程度

  近年来,我国苹果生产集中度逐步提升,西北黄土高原和渤海湾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优质苹果产区,陕西、山东等7个主产省苹果产量稳定在全国总产量的90%左右,然而由于生产主体规模小,加之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行政推动整片推进,导致苹果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008年,我国东部5亩以下的果园比例达到90%,西部地区为75%,陕西省果农户均经营果园2亩左右,而日本户均种植面积在50亩左右,欧美主产国户均种植规模更大。

  “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们国家苹果生产以上山下滩为主,以散户经营为主。”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农业大学教授束怀瑞说,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盲目性,要求成立协会,实现苹果生产的品牌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减少损失,增加效益。

  “当前世界苹果产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品种的区域化和俱乐部化。”韩明玉介绍说,俱乐部品种战略的基本特点就是通过专利保护、专门标记、限面积限产量、统一包装、专柜销售和全球战略,打造苹果业内的“欧佩克”,提高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目前,新西兰苹果由果农自发组织的苹果联合会统一负责销售,全国90%的苹果果农加入该公司;意大利91%的苹果果农加入了VOG公司。

  1月8日,中国苹果产业协会在北京成立,这是我国果蔬领域第一个单一产品、全国性、全产业链的行业协会。中国苹果产业协会会长杨易表示:该协会将围绕苹果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会员需求,搭建果农、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建立我国苹果产业与世界的链接,着力做好信息、技术、营销促销和对外交流合作等四项服务,全面提升苹果产业的发展水平。

相关新闻: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