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了苏泊尔炊具的股份,老骥伏枥4年后,年逾古稀的苏增福再上征途,开启一个“陌生领域”的创业。追忆起卖股给法国SEB,苏增福说:“你家里的牛啊、猪啊,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把它杀掉?因为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
苏增福的采访被推后了一个小时,原因是还在接受上一家媒体的采访。同样,也因我们的超时,另外一名访客等待了将近2个小时。还未到深冬,北京的气温已经逼近极值。从北五环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出来时已是晚上11点多,即便是再无他事,苏增福最快也要深夜12点才能入睡。在中国,拼命的企业家到处都是,把午夜当傍晚的大有人在。但像苏增福这样72岁、手握70亿元现金还如此拼命的却不多。
苏增福,苏泊尔品牌创始人。在过去12年,这家中国最大的炊具公司共生产了4亿只锅——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个家庭最少拥有1只。
从电梯出来,灯光不是很亮,还是能清晰地看到他脸上的老年斑。来京3天,苏增福连续参加了两个论坛,一个展览,接受了6家媒体采访,并且还要拜访多名领导。当我们问到:“您这么大年纪了,是否吃得消?”他的声音并不洪亮,“还好,没有问题”。
为人相对低调,所处行业又少了几分热闹,苏增福对外曝光的记录并不多。他上一次密集出现在媒体是4年前。2008年,苏泊尔将旗下炊具业务52.4%的股份卖给了法国SEB集团。这宗中国最大炊具公司的收购案,引发了人们关于垄断与民族品牌流逝的讨论。
囊入重金,消失了4年,本是该颐养天年的年纪,近来却频频亮相,苏增福正在谋划一个大局——2013年年初苏泊尔水龙头即将上市,在未来五六年内达“百亿规模”是他预设的目标。
弃业家中的企业家
实业是支撑,不然李嘉诚为什么不老做股票啊?
在等待采访的一个多小时中,苏增福的公关经理一再提醒我们,你们一定要问问董事长为什么这么大年纪还做实业。在他们看来,这是苏现在最亮的新闻点。的确,做实业更加辛苦,回报也有限,在金融、PE投资时髦的今天,多少人手握现金后都玩起了投资。
苏增福同样深知做实业的辛苦:“一个工厂投资1000万元,一年下来利润可能也就是10%。炒股票就在那敲一敲,遇到涨停板一天就可以挣10%了。”所以近年来不少中国的企业家都选择成为一名弃业家。
从2008年获得大笔现金后,苏增福也先涉足小型投资公司、港口等业务,却依然没有放弃考察合适的实业项目。“实业是支撑,不然李嘉诚为什么不老做股票啊。”
以往的经验让苏增福懂得,即便是投资矿业,实业可以为它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是浙商,苏增福的很多老乡都到陕西、山西去开矿,折戟归来的占大多数。“我也要在辽宁开矿,但我肯定不会赔。”原因是苏泊尔水龙头在市场立足后,便会开始全方位地开发卫浴产品,陶瓷必不可少,而矿山的主要开采物就是陶瓷生产的基本原料。“假如一吨矿石的成本是500到800元,而自己开采很可能只需要30元钱。你算算这样做出来的产品利润空间是什么样子。”并且,矿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很多人都毁在资金链断裂上,有实业的支撑,也为苏泊尔融资以及寻求政府支持上提供了保障。
另外,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苏增福心中有个更大的世界:“做实业最终可以做到百亿的规模,做投资做股票挣100亿不是那么容易。就像在义乌人们倒腾一下挣个千万、上亿都是可能的,可挣百亿却是不可能的。”
一个企业的存在,如果没有实业的支撑,这个企业可能会变成皮包公司,只不过有的皮包大有的皮包小。在苏增福看来,实业与投资缺一不可,而组合的最高境界就是把握好度,能够相辅相成。因此,苏泊尔也投资了浙商保险等金融公司。“我可以用做实业的钱给它投资,再用挣到的钱补贴到实业里,我做这件事比较牢靠。还是那个原因,我有一个百亿实业做支撑。”
于是,当有人给他介绍做不锈钢水龙头、卫浴项目时,他觉得不错,并且很快下定决心大规模投资。
起初,苏增福的家人也并非完全支持,毕竟68岁应该是颐养天年的年纪。“我闲不住啊,没事情做我就很难受,有事情干即便累一点也觉得舒服。还有就是,我喜欢赢,赢了心里就很过瘾。”
20年前苏增福在大连出差,有一个老头50多岁和他住一个房间,他问那个老头:“你一个国有企业退休职工,在家里享清福就可以了,你为什么要出来在外面跑?”老头回答说:“在家里不能待,在家里老婆老是叫我看孩子、买菜,烦得很。”20年后,苏增福遇到了相似的境遇,做了同样的选择。如今,苏增福依然记得那个旅店的名字:红旗旅舍。而红旗旅舍这次平淡的谈话深深地刻录在苏增福的心里。
苏泊尔往事
“为什么要把它杀掉?因为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
2008年,苏泊尔出售手中股份,引起行业波澜。按照常规思维,很多企业家辛辛苦苦将企业做大,都不舍得卖掉,做百年老店一度成为很多中国企业家的口号。而苏增福的回答则是:“你家里的牛啊、猪啊,养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把它杀掉?因为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挣钱。”
他曾经做过计算,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7年。“那我肯定要在快要达到顶峰时卖掉。” 炊具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苏泊尔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苏增福判断苏泊尔潜在的危机也越来越大,如果他不把快到危机期的企业卖掉,到期后企业的价值就会急转直下。“有了法国人的入股,苏泊尔的前景也会更好一些。我卖掉以后,拿着这些钱,可以投资一个更有前景的企业。”
彼时,还有一个背景,苏泊尔作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地位本无可撼动,但SEB最初是与行业内第二的爱仕达先有了接触,“如果他们达成合作,很快就会赶超我们”。所以在SEB与苏泊尔接洽后,苏增福很快就答应了合作。
2011年苏增福继续出售股票。彼时,苏泊尔已经手握大笔现金,完全可以不让控股权。“我要给他的时候,我就没想是自己控股。”他的回答让本刊记者有些吃惊。
在初期谈合作时,SEB公司想要得到控股权,苏增福没有犹豫。“创业时我投入6000万元,最终以100倍的价格卖给他们,即便上市卖股票也挣不到这么多钱。这个回报率我很满意。”
1994年,苏泊尔前身玉环压力锅厂威胁到了老大哥双喜的发展。不久,双喜要求玉环压力锅厂终止使用其商标。这年秋天,苏增福带着几名下属惴惴不安地前往协商,希望能够出现转机,甚至提出了赠送干股的办法。如果当年双喜接受了这个协议,今天就不会有一个叫苏泊尔的高压锅品牌。只是即便有了苏泊尔高压锅,苏增福能否复刻上一次的成功,打造一个叫做苏泊尔的水龙头?
复刻成功?
过往的成功更让他的手下对他的决策深信不疑。
苏增福的决定在他身边人看来高瞻远瞩,过往的成功更让他的手下对他的决策深信不疑。“这个行业比较大,却没有几个品牌。同时,不锈钢水龙头在中国更是一个空缺。”这被视作苏泊尔的机会。
对于颠覆性的新产品来说,最重要的是消费者是否能够接受。为了完成消费者教育的工作,苏增福积极推动中国饮用水标准的出台。“中国的饮用水以前是没有标准的,铜水龙头放出的水很容易重金属超标。”现在市场中几乎所有的水龙头都是由铜铸造。
国家出台的标准对于苏增福来说尤为重要。就像是20年前,苏泊尔做压力锅时也得益于压力锅安全标准的推出。彼时,频频爆出压力锅安全事件,苏泊尔在国家出台相关标准后率先执行。一句“安全到家”的广告词让苏泊尔迅速打开了局面,也让苏增福看到了标准的价值。这一次创业,苏增福不断捡拾以往成功的经验。此次来京,苏增福一方面参加中国卫浴展,另一方面,也在为饮用水标准的出台做些努力。
除了借助于国家标准的出台,在苏泊尔水龙头的身上,还有很多地方都能够看到苏泊尔压力锅成功的影子。
苏泊尔起家与同期企业相差不多。上世纪80年代,苏增福担任家乡农机厂厂长。这个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周边小岛上的集体厂,好不容易揽到了国营沈阳双喜压力锅厂的配件业务。
几年生产,苏增福不甘心只做配件。1988年,他顶住压力引进了整锅生产线,据说花了300万元,这也许是他第一次花重金打造生产线。这次,他同样重金打造水龙头生产线。
“我第一次做水龙头时,生产线花了很多钱,投下去以后全部报废了。”接着是第二代、第三代,3条生产线总投资逾1亿元,生产了2亿库存。
这段故事,苏增福最愿意与人分享。苏增福不满意第一代生产线的地方在于它采用人工焊接,而改进的第二代基本可以实现机械化生产。聊到我们不懂的工艺,他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本杂志,比画着向我们解释人工焊接与机器手焊接的不同。他的手还不至于颤抖,却密密实实地布满了老年斑,这是衰老最早的表现。不过苏增福的精力依然旺盛,聊到兴起,初见他时的疲惫似乎也都消失了。中途苏增福的工作人员不时提醒他是否需要休息,他都拒绝。
包括厂房在内第一代生产线的成本大概是4000万至5000万元,接着是第二代、第三代。在经过4年3代的试验后,生产线基本达到了苏增福的要求。与同行相比,第三代生产线人均生产效率高了24倍,但投入却远超24倍。
10亿元现金已经投入,生产出了2亿的库存,真正的商品2013年才能面市。苏增福并非不精明,与所有的浙商一样,苏增福骨子里有着“大精明”。“产品好,我就不怕没有渠道没有人来卖我们的产品。”第二轮创业,苏增福对于产品的理解也更加深刻。“第一次创业做压力锅时,作为一个农民,意识和现在完全不同的。现在我会把这个产品做得很硬。”这也许是苏增福对生产线如此苛求的原因。
苏增福担心,现在中国卫浴行业最大的一家也只占5%的市场份额,当他的规模达到30%的时候,就会有跟进者。“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买一个水龙头回去,你把它破开以后就弄清楚了。”用产品构筑入侵壁垒是苏增福所希望的,但所处行业也许不支撑这个逻辑,那么规模与速度构成了苏增福的另一个壁垒。
现在看来,苏增福的投入并无意义,相反,远高于同行的投入还可能让他的产品不具价格优势。以抛光生产线为例,苏泊尔现在3条生产线共需要15个机器人,成本为600万元。600万元每年利息是36万元,可以请四五十个抛光工人。这样比较,人工生产成本更低。
但是,苏增福着眼的是未来。“以前,一年不到一万块就能请到一个人,现在劳力这么紧张,三五年之后,人力成本可能会达到7万元左右。”随着生产量的增加,需要的人越来越多,人员成本的压力就更大,到那时苏泊尔今天的投入便能显示出它极大的价值。
2010年苏泊尔在沈阳建厂房,起步是25万平方米,支撑百亿元的产能。“当时我就有决心要把这个事情做大做好。所以,生产线我不着急,一定要研究好。”这也是苏增福舍得报废动辄千万上亿元生产线的原因。“假如我现在投了1亿元,明知生产线不够完美,也不舍得换掉,那未来我想要复制更多条生产线的时候就会有问题。”快速复制一来可以节约成本,二来可以迅速扩大规模。这是苏增福眼中他人真正难以逾越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