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汽新能源与中石化、奥动新能源和上海电巴等机构合作打造的首批10座充换电站正式交付使用,覆盖北京中心城区、怀柔、顺义等8个区县。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表示,当前在建充换电站100座,已经交付运营10座,到年底这一数字将达到50座,可满足6000辆出租车的换电需求。计划在明年年底北京将有200座充换电站正式运营以满足三万辆出租车和网约车的换电需求。
事实上,充电与换电模式的争论由来已久,北汽如此大力发展换电模式,背后实际上有深层的考虑。徐和谊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换电模式争论由来已久,但是伴随着国家电动改革的启动,以及换电技术的重大进步,换电模式已经找到了准确的市场定位,换电和充电兼容模式不仅打破了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也最大程度的解决了充电时间长,排队停车费等问题,无论是从经济效果还是社会效果上看,推广换电出租车都大有可为。”
北汽的充换电站集群采取换电为主,充电为辅的策略。充换电站内保持着1:1.2的车用电池和备用电池的比率用作周转。根据测算,在同等里程下,司机换电的费用是燃油车支出的80%,由于试运营期间充换电站网点有逐步增加的过程,还会在这一段时间内提供里程补贴,增加出租车司机的满意度。
寻找最佳商业模式
在环境和能源的压力之下,推动出租车电动化虽然成为社会共识,但由于技术未能有足够的突破,使得纯电动汽车在出租和租赁这种商业模式运营上,暂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弱点和困难。
一个最经典的问题是,电动出租车充电一次续航里程只有300公里左右,但由于充电站数量不足,出租司机和租赁司机在运营中经常要寻找特定的充电站,并且需要排队等候,甚至在等候充电的过程中需要缴纳一定的停车费,大大增加了出租车运营成本,同时,也减少了有效的运营时间,这使得出租公司、出租司机对充电产生了“望电生怯”的心理。
除此之外,换电的车辆各自充电有很多弱点。比如分布式的充电,有可能在瞬间对城市电网造成较大冲击。其次,电池长期快充,对电池寿命有一定损害。同时它会使得电池包内的单体电芯、电压,长期处于不稳和不均衡的状态。
针对电动车在商业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北汽新能源开始集中力量进行技术突破,最终敲定将换电运营作为电动汽车在商业运营中最佳的商业模式。在北汽新能源首家充换电站——中石化北京石油亦庄博大路充换电站内,一辆北汽EU220换电出租车从驶入充换电站,到“满格”驶出,整个过程大约3分钟。而如果采用常规充电模式,这辆车充满电至少需要5个小时,目前比较成熟的快充模式也需要至少2个小时。
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商业运营在补电过程中的等候时间,提高车辆的运营效率,增加有效的运营时间。同时,集中充电能够大大地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通过实验室的运行结果来看,能够延长30%的电池有效使用寿命。除此之外,还可以提前消除电池隐患,增强电池的安全性。通过仪器和设备检测单体电芯的电量,进行主动均衡从而实现智能充电。
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郑刚认为:“集中的换电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电动汽车的安全性,可以很好的降低对城市电网的冲击,延长电动汽车的使用寿命,更好地提高社会资产的使用效率。我们认为对于中国、甚至全球的商用车来说,换电模式最能解决其运行中的痛点。”
从北京到全球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表示:“北京市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应当通过换电模式的应用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大城市,树立绿色出行、绿色发展的范例。”
换电作为新能源多元化技术路线的重要一端,一直备受行业关注,国内外不少领先企业对换电商业化均有探索。
此前,以色列新能源汽车公司BetterPlace和美国新能源厂商Tesla,均尝试过在私人用车领域推广换电模式,但由于产业链整合难度大、极大的建站投入以及用户使用习惯等问题,无奈半路折戟。
在国内,换电在商用车细分市场的运用要追溯到2008年,且运营相对成功。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会期间,均采用过较大规模的换电式营运车辆;2009到2014年,北京、青岛、天津等地的公交系统陆续开始尝试换电模式,至今运营良好,经测算,其电池租赁运营成本与传统燃料使用成本基本持平。这些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换电技术的成熟性和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据郑刚介绍,中国特别是北汽所引领的换电模式已经吸引了海外多个国家前来考察,甚至德国的柏林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也希望引入这种换电商业模式,“应该说中国在纯电动汽车上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已经引起了西方国家、很多经济大国的关注和认可。”
换电模式的未来
“换电推广的核心难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多方利益博弈。北汽新能源通过联合中石化、奥动新能源、上海电巴等社会资源,建立了开放协同、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打通了换电产业价值链。这次充换电站集群的交付,对换电模式在全球的商业化普及,以及推动新能源行业的技术多元化,均有重要意义。”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首席专家张永伟表示。
现阶段北汽选择的合作是通过以厂商推动,吸引社会资本,整合社会资源共同来完成,首先吸引两到三家在社会上较大的投资公司,一起在北京市开始进行推广,同时面向社会招募有意愿的加油站、商场、地下停车场等有场地资源的合作伙伴,共同投资和建设充换电站。
北京市交通委相关领导在充换电站参观出租车换电过程时说道:“换电这个技术和模式对纯电动汽车的普及推广将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未来不仅是公交和出租车领域,在物流车、快递车辆及私家车领域也大有作为。”
当下,EU220车型是北汽新能源首款可换电出租车。对于纯电动车来说,开发一个产品周期通常是两年半以上,才能有足够的质量和验证的保证,对于将来会否适用于其它车型甚至私家车上,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郑刚表示:“目前全球还从来没有出现过私人车辆换电,我们的想法是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把使用强度最高,对环境的污染影响最大的出租车和租赁车,先运营起来。其次,再逐步摸索,看看北京的老百姓愿不愿意接受这种换电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