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业协会”)发布《机动车保险车联网数据采集规范》《汽车后市场用配件合车规范 第3部分:车身覆盖件》《汽车后市场用配件合车规范 第4部分:车辆外后视镜及附件》及《事故汽车维修工时测定规范 第2部分:覆盖件钣金工时》四项协会标准。发布会后,保险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接受《中国保险报》记者独家采访,就这四项标准对行业和消费者的影响以及后续标准落地实施的具体举措进行了解读。
让车联网数据信息更有效
保险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现阶段的应用实践中,车联网数据普遍存在数据内容和格式差异大,数据质量和真实性无法有效验证等问题,严重阻碍了车联网数据在保险行业的应用。
《机动车保险车联网数据采集规范》规定了车联网数据采集、交换、共享、分析等活动中,所涉及的主要术语及车联网基础数据采集的定义、范围、类型、频率、精度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首次规定了数据有效性、合理性、真实性校验规则,填补了车联网数据在车险经营管理使用时真实性校验的空白,让车联网数据信息更有效。
此外,该规范的发布可更好地推动保险行业在车联网应用方面的创新。例如保险公司可以通过采集的速度、里程、加速、减速、转弯等驾驶行为数据,进行费率厘定、保险责任确定,从而进行产品开发;也可以结合地图和天气数据建立模型厘定风险成本,推动基于驾驶行为的车险产品进一步发展。
该负责人认为,目前应做好组织保障、系统建设、项目试点等3个方面的工作,包括积极宣传推广,广泛吸引各相关方参加该项工作,包括各成员单位以本标准为规范,规划数据采集、数据交互、数据应用工作;建设数据交互应用通道基础设施,以标准的技术规范为要求,建立数据提供方与数据应用方之间的系统通道;建立对接交流机制,在重点领域帮助双方实现车联网数据车险经营管理应用场景落地,通过试点项目突破车联网数据应用瓶颈。
助力汽车后市场有序发展
消费者常说“买得起车,养不起车”。汽车后市场的规范有序发展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热点。《汽车后市场用配件合车规范 第3部分:车身覆盖件》《汽车后市场用配件合车规范 第4部分:车辆外后视镜及附件》两项标准的发布,完善了《汽车后市场用配件合车规范》系列标准内容。
“目前,我国汽车后市场存在着配件价格高、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消费者无法合理选择后市场配件。而国外的后市场配件认证标准又不完全适用中国市场情况,所以这套标准用标准化的手段来规范配件市场,拓宽维修配件供给渠道,帮助消费者合理消费。”该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本次发布的两项标准,分别适用于保险行业对国家标准《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 150890)中的M和N类事故车维修所使用车身覆盖件、车辆外后视镜及附件的合车性能检验,从重量、厚度、外观、安装、间隙面差等方面对车身覆盖件、后视镜及附件等后市场用配件的合车性能进行具体规定,为非原厂配件在保险行业理赔定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为后续后市场认证配件的大规模推广运用提供了技术依据,填补了国内相关自主标准的空白,实现了后市场配件合车要求与国际通行规范的接轨。
破解维修工时消费误区
该负责人表示,保险业协会与汽车维修协会共同发布的《事故汽车维修工时测定规范 第2部分:覆盖件钣金工时》适用于保险行业、汽车维修行业对事故汽车维修覆盖件钣金作业工作量统计和维修费用计算。此前第1部分的涂装工时标准已于去年6月发布,后续还会根据需要制定拆装工时等标准,构成一整套的工时标准体系。这将是我国首套成体系的事故汽车维修工时的协会标准。
《事故汽车维修工时测定规范 第2部分:覆盖件钣金工时》的发布,明确了覆盖件钣金工时的价格与车辆自身价格没有必然关联。这就是说,宝马车和夏利车在维修工时的价格上,很可能是不存在差异的。覆盖件钣金工时的费用,只与维修的工艺、板件材质、损伤程度、损伤面积和损伤位置有直接关系。
该负责人表示,标准制定项目组对市场上大量的覆盖件钣金维修进行调研,明确了以钢板件、铝板件、塑料板件的维修工艺;与此同时,项目组对不同材质、不同损伤类型、各种零部件的钣金维修工艺进行调研,通过标准的工艺流程对不同车型进行了308件次钣金维修实测,并收集测量各地区维修厂、4S店钣金维修工时269件次,为覆盖件钣金工时标准的研究提供了数据理论支撑。此外,项目组还对国外RCAR组织的工时体系进行调研,以国外覆盖件钣金工时体系为依据,建立我国事故汽车外覆盖件钣金工时体系。
各项标准制定稳步推进
上述负责人表示,为落实保险业更好地应用保险科技、提升服务质量和积极预防、化解保险金融风险能力,落实保险业协会辅助监管、用标准化手段全面强化行业自律职能,保险业协会2019年将陆续启动《人身险理赔外包服务规范》《人身保险新契约电话回访操作规范》《AI语音回访服务规范》及《医疗险产品分类与编码项目》等多项标准的制定工作,现正在稳步推进中。
此外,保险业协会也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核心,立足保险业发展现实需要,着力做好风险防控机制研究、产品标准研究、农险标准研究、大数据、物联网标准研究以及中介领域标准等几项工作。
在研究风险防控机制,推动公司治理系列标准制定方面,保险业协会将积极落实监管要求,从标准制定这一行业自律的有效方式入手,继续推动保险业公司治理系列信息披露部分标准制定工作。在加强产品标准研究,助力保险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将推动《电网行业35kV及以上配电网资产保险定损规范》《核保险风险评估操作指引》《财产再保险合同行业范本》《电网行业大面积自然灾害案件现场勘察规范》和《供电责任险电器维修类案件理赔操作规范》等多项标准制定工作开展,在有效缩短承保、理赔周期、减少索赔争议,提高保险效率、防范承保风险等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开展农险标准工作,助力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将着力推动《畜禽养殖业保险承保服务通则》和《畜禽养殖业保险查勘定损指引》等多项标准的发布实施。在推动大数据、物联网标准制定方面,继续推动《长期护理险平台数据交换规则》《健康保险数据管理规范》等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在开展中介领域标准建设、引导精细化服务方面,将开展《建筑工程一切保险公估作业规范》《机器损坏保险公估作业规范》《企业财产保险公估作业规范》等保险公估领域标准编制工作,促进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由粗放型向深耕细作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