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市场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我国也已经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七省市开展碳交易试点。但在现实生活中,碳交易似乎离我们依然遥远。不过,3月29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审核稿)》(简称“送审稿”)的公布,让人们切实感受到碳交易的步伐越来越近了。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碳交易的实施是机遇还是挑战?行业应如何应对?这些已成为摆在行业和企业面前必须严肃思考的课题。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趋势
此次公布的“送审稿”中,明确指出国家发展和改革部门是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负责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和改革部门是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配合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碳排放权交易进行管理和监督。
在配额管理方面,“送审稿”指出,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以及重点排放单位情况等,制定国家排放配额分配方案,明确国家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排放配额总量。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在国家排放配额总量中预留一定数量,用于市场调节,向新建重大建设项目分配配额等。而在分配原则上,为了通过排放配额的有偿使用促进企业加强预算管理,国家排放配额分配采取免费和有偿相结合的办法,并逐步提高有偿分配的比例。免费和有偿分配的具体比例由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确定。
据中碳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研究员冯翊宸介绍,目前在全国七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中,纳入的企业有两千多家,而在2017年全国建立统一的碳市场后,预计会有两万家企业纳入。“中国碳交易市场目前尚属于初期阶段,就像正在成长的小孩子,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产业全部纳入,所以纳入碳交易体系中的强制控排单位大多是高耗能、高排放企业,涉及的行业有能源、电力、钢铁、冶金、水泥、玻璃和航空行业。”他说。
冯翊宸指出,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油改气、油改电是节能减排的主要方向。“目前在汽车行业,采用清洁能源的比例越来越大,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发展方向。”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送审稿”的第十五条对新能源汽车配额管理单条列出,明确对重点汽车生产企业实行基于新能源汽车生产责任的排放配额管理,具体规则由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另行制定和颁布。据了解,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专家
黄永和参与了该规则的制定,但记者与其联系时被告知,目前并不方便发表意见。
碳交易倒逼企业节能减排
“送审稿”第十六条规定,碳排放权交易的交易产品为排放配额、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及相应的期货等。
对此,冯翊宸解释说,碳排放配额和减排量是碳交易市场的主要产品。其中,碳排放配额是由政府管理部门发放给企业的指标,并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旨在通过经济手段倒逼企业做节能减排;而减排量则是替代或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的量,比如光伏风电项目发电后直接替代标煤排放所以就会产生减排量,业主方最终可将核证的减排量通过碳市场出售给高排放企业进行获利。他进而指出,随着排放配额的逐年递减,企业需要面对节能减排指标的压力,这就倒逼企业推进节能减排项目。
对于“送审稿”的出台,北汽新能源总工程师陈平表示非常支持。他指出碳交易的实施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是利好的消息,这使得企业可以额外获得一笔收益。“美国加州早就有碳交易积分制,通过卖积分可以获得收益,从而降低产品成本,这对企业和消费者都有利。”陈平说。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年初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透露,财政部正在效仿“加州模式”研究碳积分交易制度。据报道,所谓“加州模式”,是指美国加利福利亚州规定,在该州销量超过一定数量汽车的企业,新能源车的比例必须达到ZEV法案 (Zero Emission Vehicle,零排放车辆计划)的规定。未达标企业必须支付罚款,或者向其他公司购买碳排放积分,否则将被责令离开加州市场。如果按照这种方法推行,就意味着车企未来必须发展新能源汽车,否则要么花钱购买积分,要么接受处罚。同时,这也意味着,积分有多余的话,还可以出售、盈利。
“从长期来看,碳交易的实施无疑是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推动和扶持力量。”陈平说。
汽车业碳交易道路依然漫长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正在逐年退坡,而碳交易则被视为防止补贴断崖的替代扶持方案。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将存在诸多困难。
首先是碳排放配额和减排量的核算。对此,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汽车使用的特殊性,比如使用的频次、油耗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使得统计计算过程存在诸多干扰因素,因此减排量的核算将是难题。
其次,作为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三种可行性方案,油耗限值、积分制和碳交易由三个不同的部委在牵头推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公开表示,三部委各自在推自己的办法的时候,互相之间都会受到影响。现在方向很明确,核心问题是如何成为一个完整、协调的政策管理体系。
再者,关于新能源汽车碳排放的问题,目前仍存在争议。此前,新加坡就给特斯拉开出了罚单,原因在于特斯拉造车耗电也被计入碳排放量;而中国目前主要能源是火电,所以有观点认为新能源汽车的碳排放量也是很大的。这种观点上的争鸣或影响技术路线的推进。
此外,业内还存在对配额指标或减排量不足的担忧,即企业担心如果碳交易制度实施后,需要花费额外支出去获得配额指标或排放权,从而增加成本。此前,韩国政府在推进汽车排放税与碳排放交易计划时,就遭到来自车企的巨大阻力,使得韩国官方作出了推迟施行汽车碳排放制的决定,碳排放交易计划的价格与征收标准也大幅降低。
不过,在我国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在我国履行国际环境公约的进程中,作为碳排放重要领域的汽车业,毋庸置疑,在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