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猪兼强遭学员集体投诉 报名后7个月才上理论培训课

2016-09-20 09:58:40            点击:

  猪兼强遭学员集体投诉

  业务员、客服频频换人,售前承诺未兑现,猪兼强负责人表示,被广州交通部门“约谈”后已控制招生并对广告宣传做出修改

  QQ维权截图

QQ维权群截图  “我们被当成猪仔被卖了!”近日,某个猪兼强维权QQ群里炸开了锅,不少学员在群里控诉猪兼强平台的不作为。多个学员向南都记者表示,猪兼强当初承诺“4-6个月拿证,全程专员服务,随时可以预约一对一练车”,但目前不少学员报名已超4个月尚未办理注册入学籍,甚至在这期间遭遇销售业务员离职,导致学员只能通过网上客服督促办理进度。

  不断爆料出来的有关猪兼强“虚假宣传”及“违反合同”的事情一时刷爆朋友圈。一时间,猪兼强处于风口浪尖。这家欲解决行业痛点的互联网思维企业,陷于一场信任危机中。那么,要在猪兼强公司上讨回公道的消费者,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遭遇?猪兼强背后的创新商业模式,又是否能够解决目前驾培行业存在的弊端?

  事件追踪

  拨打售后电话20天无人接听

  这段时间,在公车、地铁、高铁甚至机场,猪兼强驾考平台的广告可谓铺天盖地,其究竟是怎样一个平台呢?南都记者在浏览猪兼强官网时发现,猪兼强宣传以“非挂靠,不中介,全直营”的商业模式进入驾培领域,并且在广州、武汉、赣州、深圳等地都有直营活动。从网站上的公开信息看,学车分有多个班别,最便宜的班别仅5680元,并且提供一对一练车服务。在学车市场,学费不断高涨、学时不断加长的形势下,这样的诱惑确实不小。

  在猪兼强的维权群里一位王姓学员告诉南都记者,自己2月初通过广告了解到猪兼强平台,本只想打电话咨询一下,没想到当时对接他的业务员一口承诺8-10个月拿证,并且带他参观了合作的华科大驾校,于是小王便很爽快地签下了合同。

  小王向南都记者透露,猪兼强平台在售前服务做得非常好,在了解到他有报考意向之后,非常积极联系并承诺驾考期间都有专门的客服全程跟踪服务,再加上随处可见的宣传广告,使得小王坚定了对这个平台的信心。

  小王报考的是广州的普通班,因此猪兼强告诉他可能需等待4个月才能开始考科目一,因为广州驾考排队时间长。这样的解释在小王看来也是说得过去的,毕竟,小王在签了协议后的前三个月便没有在意过驾考这件事,到了4月份,猪兼强那边还没有来消息,小王开始有点着急了。

  接踵而来的一系列售后问题更让小王伤透了心,4月中旬小王收到短信通知接下来将会有固定客服全程服务,心急的他立即拨打短信中的客服电话,但一直联系不到对方。

  而后小王拨打售后电话询问情况,对方表示此前为小王安排的客服已经离职了,现在会为小王安排新的客服。小王向南都记者展示了之后与客服联系的微信聊天记录,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小王一直联系对方,但对方再无回应。

  拨打售后20天无人接听,小王再次打电话到售前,随后得到了另一个售后的电话,拨打这个电话才得知,因为此前售后咨询人太多,因此就拔掉了电话线,过段时间会恢复。

  南都记者在维权群里也了解到,不少学员都表示联系自己的销售业务员好多都离职了,之前承诺全程跟踪服务的客服也经常更换。

  报名后7个月才上理论培训课

  由此往复,今年2月报名的小王终于在8月份开始上驾校理论培训课。上理论课时小王才发现,自己收到的理论培训费和实操培训费的单据上面写的并非此前承诺的华科大驾校,而是另一家驾校。

  上理论课培训期间,小王与一同培训的其他驾校同学攀谈才知道,这些同学基本上报名一个月左右就来上理论课了,这使得小王觉得自己等的这7个月尤为委屈。想到此前售前承诺的8-10个月拿证,心里更没有底了。小王无意间在网上看到,竟然有不少学员跟他都有着相似的经历,于是便加入了维权大队伍当中。

  9月初,约15名学员参与了维权活动,其中一半的人与猪兼强签订了补充协议,小王告诉南都记者,在此之前还有一批人维权过。有部分刚报名不久的学生顺利拿到全额退款,补充协议中猪兼强承诺在接下来半年时间内为学员安排训练及考试,如果因为猪兼强的缘故无法顺利完成考试取得驾照,则全额退款。

  即便拿到这份补充协议,小王的内心还是难以平静。小王告诉记者,这大半年的时间都浪费在了与平台的沟通上,身边一些在其他驾校报名的朋友进度都快过自己,而自己从科目一到现在都还没有练过车,截至记者发稿前,猪兼强还未联系小王确认教练以及练车等。

  售后不作为,一维权就退款

  南都记者随后佯装成想要报名的学员,在官网上联系到客服,紧接着便有两位销售业务员与记者联系,承诺如果报商务快班最快可以4个月拿证,但表示4-6个月拿证的商务快班需要到中山或者惠州考试,价钱也比广州班高出了接近2000块。其后,业务员表示可以先实地了解平台,参观一下驾校。

  一位黄姓业务员告诉南都记者,猪兼强旗下有许多直营的驾校,都可以随时预约练车,而后带记者参观了华科大驾校,并承诺到时可以全程都在这里培训。记者借故离开,并表示回去考虑一下再报名。

  随后几天,两位销售业务员都积极与记者联系,其中另一位杨姓业务员还表示,如果记者这个星期能够签订合同的话,可以给记者在微信上返200元的红包。

  南都记者在维权群里发现,这也是大多数学员类似的经历。而学员反映的主要问题就集中在售前业务员将服务以及时间承诺得非常诱人,实际上售后却不作为,导致许多学员学车进度缓慢,有的学员甚至报名10个月之后才考科目一。承诺的商务快班因为需要异地考试,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但在维权后,除与猪兼强签订了补充协议的学员外,其他学员几乎都签订了退款协定,截至记者发稿前,群里第二批维权的退款学员都已经拿到了全额退款。

  “到底有没有学员从猪兼强那儿拿到驾照?”群里不少学员都存在着这个质疑,南都记者在广州卡尔迅驾校教练那里了解到,许多教练都不愿意接受猪兼强的学员,有一位教练表示:“5000多元学车怎么够呢,大不了一年之后这些钱再退给你咯,那这一年你车也学不了,钱也被扣在猪兼强那里。”

  猪兼强回应

  学员激增,压力难消化

  针对学员们的投诉,南都记者采访了猪兼强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蔡勇劲。他表示,学员反映的各类投诉,尤其是客服经常换人、科目一承诺通过时间不符的问题上,确实存在,目前他们已经采取了措施进行改善。

  截至发稿前,南都记者在维权群里了解到,在上一批维权的学员中,签订了退款协议的学员已经拿到了全额退款,但是因为已经注册学籍而签订补充协议的学员们却仍旧迟迟没有收到练车的消息。

  蔡勇劲表示,猪兼强发展前期各方面服务都做得比较到位,在驾考时间和人力安排上也基本符合承诺,但由于后来宣传吸收大量学员,加上政策的一些变动,使得猪兼强平台难以消化庞大的考学压力。截至目前,广州通过猪兼强平台学车拿到驾照的学员大约为2000人,而现在所有城市的平台在培人数已经达到2万人,报名人数远超出预想,客服跟不上。从8月份开始,他们已经对客服中心重新进行人员调配,对学员实施“退款”处理。原则上只要学员没有通过科目一的,认为等得太久,提出不想在这里学下去的,都可以全额退款。有部分学员已经通过了科目一,但由于在后面的科目中等待时间太长,也可以予以全额退款。

  蔡勇劲透露,今年以来猪兼强平台收到300多宗投诉,主要也集中在前文提到的问题当中,在发展过程中,猪兼强平台在不断加大力度采取措施改善。

  “在被相关部门约谈后,我们在广告宣传上做出一些修改,也通过控制招生的方式来缓和大量学员的驾考诉求。”蔡勇劲还告诉南都记者目前省内也在调整异地考证政策,对企业发展是一大利好。

  质疑

  低价背后有乾坤?

  来自同行之间的质疑,无疑直接得多。

  “学车族现在对价格还是很敏感,甚至放在首位。由于猪兼强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有很多学员就被吸引过去了。”卡尔迅驾校练教练简单算了一笔账:现在驾校招入一名学员,平均成本在4200元左右,猪兼强收费为5600多元,所赚的1000多元“利润”,光日常教练车的油费也不止这个数目了。练教练提醒,报名时发现学车费用便宜,也要考虑到其后的各类隐性费用。凤安驾校负责人李兆坚告诉南都记者,由于受到猪兼强的“低价”影响,去年该驾校的招生人数锐减三成左右,他表示,这个跌幅基本上是行业平均水平。同时,李兆坚指出,有部分学员在发现学车周期并不像报名时对方承诺那样快时,又被告知需要缴纳额外的费用,在外地进行考试,而这种方式实际上是违法行为。即使后期学员的学费被退还,作为猪兼强一方,前期融资目的已经达到。

  猪兼强的蔡勇劲则认为,如果单从传统驾校的运营成本考虑,的确如部分业内人士计算的那样,但他们将互联网思维嫁接入驾培行业后,采取的玩法是短期内不过分追求利润,迅速形成规模后摊薄成本,因此,两者对成本的计算方式并不一样。同时他透露,由于广州市碰到的困难会比想像中多,即使广州市场赚不到钱,接下来进一步发力的深圳、武汉等驾培市场,也会形成互补。

  相关部门

  广州市交通部门:已多次约谈“猪兼强”

  南都记者从部分维权学员了解到,他们在拨打消协投诉电话后,猪兼强平台都会及时作出回应,签订退款协议并且要求学员撤诉。记者致电消协了解到,因为需要对投诉案件保密,因此不做回应,但如果消费者发现猪兼强平台存在欺诈行为,可以拨打投诉电话举报,消协会及时处理。

  广州市交委维驾处相关负责人回应,对“互联网+”技术在驾培行业逐步应用所带来的一些问题,交通部门也予以高度关注。今年以来,广州市交通部门陆续收到关于猪兼强公司的投诉共25宗,投诉内容涉及虚假宣传、服务质量不满意等问题,其中8宗涉及与“猪兼强”合作的持证驾校培训服务质量问题,已依法及时处理。

  猪兼强目前只是提供驾培服务的平台,因此对其他未涉及持证合作驾校的投诉,广州市交通部门已通过多次约谈“猪兼强”公司负责人,督促其妥善处理,并除对其进行驾培管理法规的宣传教育外,还明确指出其宣传经营方式会误导消费者、影响行业稳定,提醒其跟进做好相关学车消费者的服务工作。

  该负责人还表示,交通部门一直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新动态,对于“互联网+”技术模式应用在驾培服务当中也是鼓励的态度。因为猪兼强并没有取得驾培资质,因此只能对其涉及驾培经营的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然后将相关情况整理发函至工商部门。

  不过,该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交通部门是开放驾培资质审核的,但不会强制企业取得资质。猪兼强公司通过与驾校和学员签订三方协议,为学员提供驾培服务,交通部门对于合法进入驾培通道的平台是允许的。企业是否取得驾培资质需参考自身的发展意愿。

  蔡勇劲对此表示,因为广州部分的政策缘故,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目前猪兼强平台在广州还没有收购驾校的准备。他还透露,猪兼强平台目前已经在深圳、中山、惠州和赣州都收购和控股了部分驾校,在学员驾考问题上也吸取广州的经验做出改善。

  驾培协会:猪兼强不受协会管理约束

  “我们对猪兼强这个公司并不熟悉。”广州市驾培协会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南都记者,由于猪兼强不是驾校,也非驾培协会会员单位,平时协会基本上没有与他们有业务联系,因此,他们并不受到协会的管理约束。与此同时,该人士也提醒旗下的几家驾校,要慎重对待加入驾考平台后,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

  该负责人还表示,目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禁止互联网平台与实体驾校合作招生培训的经营行为。所以,消费者如果质疑这类平台提供的服务与签订合同内容不符,可以到工商行政部门或消费者委员会等机构进行投诉,甚至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事实上,广州市驾培行业协会也并不建议市民通过任何第三方的方式进行学车报名,而应该选择到正规注册、有资质的驾校进行报名。因为,一旦学员报名成功,信息将录入交通管理部门平台,其权益受行政管理部门保护,在整个学车过程中会更有保障。“正因为目前广州市驾培行业存在拿证流程长、价格不透明、教练素质参差不齐的痼疾,因此,市场上不时出现价格便宜、拿证速度快的企业以此为宣传噱头,就会吸引不少学车族。而一旦‘所托非人’,时间也被消耗掉了。”

  该负责人表示,作为驾考改革的一个部分,驾培协会6月推出“如约学车”计时收费学车平台,类似于看电影软件一样,将各家驾校教练可安排的时间段全部摆上网,供学员选择。而且,按学时收费,如果学员对教练不满意,可以在系统上重新选择教练。据了解,现在已经有42家驾校、2160名教练及2144台教练车加入了该系统,平均一家驾校有50个教练供选择。每个学时收费在100-150元之间,也有部分收费180-200元不等。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交通部门对于“互联网+”技术应用也是鼓励和开放的态度。“如约学车”作为交通部门对互联网技术在驾培行业里的试水,可以从中看到互联网以及共享经济的思维在其中。对比起来,猪兼强平台在宣传中不断强调的“互联网+”思维,则反而难以在其模式中窥见。学员在猪兼强平台报名后,如前文所讲,学员只能被动等着猪兼强平台的通知和安排。

  据南都记者了解,未来猪兼强平台将要打造为集学车、试驾、汽车团购等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由于技术上还有许多有待攻关的问题,因此迟迟没有推出相关软件上市,目前在驾培这块市场仍然以传统模式在做,等平台上市后将作为综合平台的流量入口。

  提醒

  律师:学员可以“虚假宣传”作为维权依据

  根据《广州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四条,驾培机构的招生广告应该真实、合法,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第十六条和第十七条还规定,驾培机构不得向学员承诺机动车驾驶人考试时间和考试结果,并且在招收培训学员时,应当在与学员签订培训合同之日起5日内登记学员学籍。

  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向南都记者表示,在双方签订的协议中并没有写明学籍建档期限约定,而广告宣传也是为了某种特定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如果在补充协议或条款中写明期限,承诺在合同则是有效的。

  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的潘宗懿律师告诉南都记者,补充的合同内容和QQ聊天记录,这些内容对猪兼强方面不利;如果事实证明猪兼强的这些承诺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有证据表明猪坚强虚构事实,而这些情况不仅仅是个别出现,而是持续、众多数量的出现,这种情况下,猪兼强就很有可能被指控实施诈欺,对消费者实施欺骗。

  潘宗懿提醒向猪兼强维权的学员,如果证实猪兼强在承诺方面存在着夸大其词、虚构事实的宣传,学员可以这个理由作为维权依据。

  此外,潘宗懿提醒学员报名时最好进行多家对比,不要轻易相信某些机构的承诺,尤其是那些与日常常理不符的承诺,因为一旦对方的承诺不兑现,消费者权益受损,消费者进行事后的维权,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常常是得不偿失。

  两位律师都表示,如果学员想要维权的话,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和行业管理部门投诉举报。

  专题统筹:张泽彤 专题采写:南都记者 刘益 梁罗喆

相关新闻: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 - 2015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