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邹伟) “五一”小长假临近,部分市民外出旅游时可能会选购一些手镯等玉饰品。近日,一则题为“恐怖:高档玉镯是这样制作出来的”帖子在网上热传,图文并茂地曝光不良商家用有毒化学制剂浸泡、真空高压注胶等手段,制造出假冒的“高档玉镯”,引起消费者高度关注。
该帖子将假冒“高档玉镯”的“洗底过程”分为八步,并配上现场图片,用文字加以说明,分别为:俗称的石头料,没水、没底、没色;用强酸及含大量放射元素的化学制剂浸泡石料半个月;对洗过底的石料人工加色;进入真空高压注胶机,再次用剧毒的化学物品注胶;半成品出炉,原来的毛料已经有水色了;成品展示等。
记者昨随机走访南京市场发现,在很多超市、商场、百货市场以及街头小摊,都有卖玉手镯、玉挂件等饰品,价格相差特别大。其中,在新街口一家商场,玉手镯标价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的都有,作为普通消费者的记者根本无法辨别玉手镯的真假或等级。记者假装反复讨价还价,销售人员最终的回答也更让人心里没底,一只标价2万多元的玉手镯,竟然3000元也能买到。
市质检院国家金银制品质检中心主任检验师蔡薇介绍,帖子中提到的所谓“玉镯洗底过程”其实是翡翠的一种处理方式,主要包括选料、强酸浸泡、弱碱中和、清洗、烘干、填充、抛光等几个步骤,这样的翡翠也被行业内称为“B货”。如果在处理过程中进行人工加色,则被称为“B+C”货。
“帖子中提到的化学制剂确实是存在的,这种处理后的翡翠,颜色鲜艳、透明度高,可用来冒充高档翡翠。但没有证据表明里面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我们目前还没接到有佩戴此类翡翠饰品出现过敏等反应的案例。”蔡薇说,他们日常检测中,也常碰到这样的翡翠手镯,以及挂件、戒面等饰品,一般都是用强酸碱浸泡,然后用树脂、塑料等有机聚合物进行充填。
蔡薇提醒,消费者如果购买翡翠饰品时发现,表面有蛛网状网纹,绿色分布较浮,看上去很不自然,通体成一种颜色或像玻璃一样,一定要警惕。另外,购买翡翠饰品一定要到正规的购物点,向商家索要发票和证书,仔细核对证书上出具的检验结论是否与发票上的名称描述一致;或拨打证书上的电话,查询货品的真伪。如果是在国外购买,应要求在发票或收据上注明中文字样。市质检院就多次碰到,消费者在国外购买的翡翠饰品证书上已注明了处理或合成字样,但消费者因不认识该国文字被蒙在鼓里,导致买回来后无法维权。
(龙虎网-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