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成散热器不合格,合格率最低;车用汽油合格率最高,包括众多地炼企业在内的23家企业抽检结果均为合格
◆导报记者 王迎波 济南报道
28日,山东省质监局公布了2012年第四季度日用消费品、工业生产资料和建材等相关产品的质量抽检情况。小鸭电冰箱、绿灯行电缆等山东知名产品登上黑名单。近五成散热器不合格,合格率最低;车用汽油合格率最高,包括众多地炼企业在内的23家企业的抽检结果均为合格。
“小鸭”电冰箱总有效容积不达标
省质监局抽查了7家企业生产的8批次电冰箱产品,对电冰箱产品的总有效容积、耗电量、能源效率等级等12个项目进行了检验。不合格的是青岛三特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小鸭” 电冰箱,“总有效容积”不达标。
省质监局还组织开展了烟花爆竹产品质量省监督抽查,共抽查全省19家企业生产的20批次烟花爆竹产品。依据有关标准对烟花爆竹产品的标识标志、外观质量、部件检查、药种药量、燃放性能5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抽查发现,曲阜市杏坛礼花有限公司和德州瑞丰花炮厂两家企业的2批次产品不合格,项目涉及标识标志、部件检查、药种药量。
散热器产品的不合格率约为五成,合格率最低。省质监局共抽查了29家企业生产的29批次散热器产品,结果发现有14家企业生产的14批次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合格项目涉及螺纹精度、压力和尺寸。涉及的14家企业分别是青岛瑞雪兆散热器有限公司、青岛澳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临朐达晟源暖通设备有限公司、青州市万达采暖设备厂、聊城市宏泰散热器有限公司、潍坊市阿波罗散热器制造有限公司、济宁金德换热器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临清市鑫和暖通制品有限公司、青州市志信通风采暖设备厂、临淄区齐陵镇千源铝合金散热器厂、青州市万友铝合金散热器厂、青州市嘉业鲁阳散热器厂、青州市胜杰采暖设备厂、青州市三信采暖设备厂,这些企业的“螺纹精度”无一合格。
羽绒服装产品抽查了11 家企业生产的11批次羽绒服装产品。共检测了充绒量、清洁度等13 个项目,寒思、坦博尔等知名品牌悉数过关。同时发现两家企业的产品不合格,分别是山东冰飞服饰有限公司“冰飛 ” 羽绒服面料纤维含量不达标,山东世豪商贸有限公司生产的“俏羽星”羽绒服充绒量不达标。
“绿灯行”电缆不合格
电线电缆产品共抽查了60家企业生产的60批次产品。抽查结果显示,有4家企业的4批次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合格项目涉及导体电阻、曲挠试验、绝缘厚度、绝缘老化前后断裂伸长率等。涉及的4家生产企业分别是安丘华苑电缆有限公司、烟台富利线缆有限公司、山东祥发电线电缆有限公司和山东阳谷绿灯行电缆厂。其中,阳谷绿灯行电缆还是山东名牌产品,去年该公司曾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承诺,“绿灯行牌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经质检部门检测如不合格,向用户双倍赔偿,长度与标识不符,差一米包赔一百米。”
抽查了山东30家企业生产的30批次低压成套开关设备产品。发现有8家企业的8批次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合格项目涉及温升极限的验证、防护等级验证、保护电路有效性验证、绝缘材料对内部电作用引起的非正常热和着火耐受能力验证等。涉及的企业分别是山东翰林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德州亚太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亿阳电工有限公司、烟台东源电力电气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易霸科技(威海)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冶瑞宝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济宁中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青岛金和宇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抽查了全省31 家企业生产的33批次劳动防护鞋产品,泰安市恒昌劳动防护用品有限公司去年9月6日生产的胶底布鞋“电绝缘性”不达标;10家企业生产的14批次安全帽产品,文登柄灼安全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塑料普通型安全帽冲击吸收性能(低温)、耐穿刺性能(低温)等指标不合格。
地炼企业油品达标
汽车防冻液共抽查了山东省36家企业生产的36批次产品。抽查发现,济南市长清区恒通油品厂、东营市力孚工贸有限公司、青岛嘉得利石油化学有限公司、济南车神化工有限公司、东营市鼎润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济南金润润滑油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的6批次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合格项目涉及冰点、氯含量、玻璃器皿腐蚀、pH 值等。
抽查了全省33家企业生产的33批次润滑脂产品,结果发现有12家企业生产的12批次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合格项目涉及工作锥入度、滴点、相似黏度、延长工作锥入度。这12家企业分别是东营市宇星化工厂、东营市泉润化工有限公司、东营市长城化工有限公司、东营市泽宇石化有限公司、山东恒润诺石化有限公司、青州市中油海润润滑油装制厂、广饶县润得力化工厂、寿光市宏泉化工有限公司、东营市蓝星石油科技有限公司、东营市成润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寿光市宏润化工有限公司等。
抽查了中石化、中石油和金诚石化等23家炼油企业生产的23批次车用汽油产品,进行了19个项目的检测,合格率100%。
三企业板材家具甲醛超标
省质监局抽查还发现济南市历城区葛氏奥特家具厂、聊城市飞龙教育装备有限公司、聊城市东昌府区德龙家具厂等3家企业的3批次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合格项目均为甲醛释放量、家具使用说明。
共抽查了269家企业生产的269批次水泥产品,发现有18家企业的18批次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合格项目涉及氯离子、3天强度、凝结时间等。涉及的企业有青州市兴旺水泥有限公司、山东昌宏水泥有限公司、泰安鲁润水泥有限公司、肥城鲁泰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水利水泥厂、山东新天地建材有限公司、泗水县金城水泥粉磨有限公司、苍山县中源建材有限公司、临沂聚源水泥有限责任 公司、临沂实德水泥粉磨有限公司、临沂鑫山水泥粉磨有限公司、嘉祥新鲁西水泥有限公司、山东省嘉祥五洲水泥工业公司、山东里彦公路特种水泥有限公司、枣庄安兴水泥粉磨有限公司、滕州市官桥水泥有限责任公司、青岛青碱建材有限公司、青岛市城阳区宏祥水泥粉磨有限公司。
此外,还抽查发现济宁市东方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济南汇众砼管厂、桓台县耿桥兴华预制厂等3家企业的3批次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合格项目为外压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