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宇
李利(化名)每年差不多养五批速成鸡。
11米半宽一百多平方米的鸡舍,每次能养1万只左右的鸡,平均每只小鸡一斤多,四十多天出栏;如果是白羽鸡的话,重量更多,大概只能养7000只左右,时间会延长到五十多天。
“鸡越接近出栏,越喂抗生素。”李利是济南西郊段店镇西面一个养鸡场老板,他告诉记者,雏鸡刚买回来是打疫苗不喂药的,而喂药都是鸡长到30天到45天出栏期间,“一只鸡差不多要用近1块钱的药,其中大部分是抗生素。”
“用药这一块占整个养鸡成本的1/10。”李利说:“鸡苗要一块钱,养鸡是1.8斤-2斤饲料出1斤肉。算下来大概十多块钱成本,卖掉后净利润也就1块钱。”
“小鸡刚出壳就像刚生下来的小孩头半年自身就有抵抗力一样,加上打疫苗,鸡头三十天基本上不长病。”李利介绍说:“三十天以后就像人开始老了一样,就开始病了,就要把药兑到水里喂给鸡喝。”
李利说,养鸡需要提防的病很多,大家都熟悉鸡瘟,实际上像“新城疫”这样的病比鸡瘟还可怕,怀疑饲料里有激素的另一个原因,是现在的鸡也很容易得大肠杆菌,一发现苗头不对就要赶快用药。“多的时候,2两一瓶的药一天要用十几瓶。”李利说。
那怎么看出苗头不对?又怎么知道用什么药?用多少呢?
李利解释说,一是养的年头多了,也有经验了,再一个是现在每个环节“都很专业”。比如卖药的,他们会定期上门推销一些药,指导用药。鸡发病大都是一片片的,一有风吹草动,药商就会上门推销。而且一般都是赊账,等把一批鸡卖掉后再结账。
“他们的竞争也很激烈。主要是利润高,一瓶20多元的药至少能挣10块吧。”李利说和他们接触多了,能挣多少钱基本都知道的。原因就是他们之间一竞争,底牌就说出来了。
李利在家中上完初中就辍学了,对如何用药实际上也不太明白,一般就是这些卖药的怎么说怎么用,感觉他们为卖药可能夸大其词,但担心真出事也倾向于多用药。
虽然也有中药,比如药商也会推销一些用黄连配制的药水什么的,但用着顺手的还是西药抗生素一类的。
这些抗生素就在出栏前两周内几乎天天兑到水里喂给鸡喝掉。直到有人将鸡收走。
而之前没有人也没有哪个单位来检验一下这批鸡是否抗生素超标。收鸡的贩子也从来不问吃没吃抗生素,“他们只看一样,这些鸡是不是看上去健康。”李利说。
李利鸡舍里的鸡一个挨一个挤在一起,但他告诉记者,养鸡不挣钱。
他说,一批鸡顺利也就挣一万块左右,如果不顺,赶上鸡瘟,赶上鸡价格走低,不挣钱都有可能,甚至赔钱。“最多赔过多少?”“最多赔过一万呢。”他说,算下来还不如打工挣钱。
李利介绍说所在的村庄,原先有四十几户人家以养鸡为生,规模都不算太大,最大的也就二万多只,再多也养不起——不是没钱养,是害怕赔的时候家破人亡;少的也在七八千只,再少“就养不着了”。但现在养鸡户已经越来越少,仅剩下十几户,他坦言自己不想干了,“学个手艺,一年怎么不能挣五六万块钱?”
养鸡不挣钱,说到底还是养得多。“养得多了,根本抬不上价。”李利说。他介绍光他们村,多的时候有四五十户养,光段店镇就有四十多个村子。假设一个村有十几户养鸡,平摊到济南市,人均就能吃到5-6只鸡。这还不算那些出口的、规模化养殖的“农村基地”。而在济南市周边,类似段店这样的行政镇有几十个。
对于出栏后鸡的去向,李利起初不肯透露,只是说到时会有人来收,价格一般随行就市,没有人肯保底。后据记者了解,大致有两个流向,一是散布在济南市酱肉店做成扒鸡出售;一个是流入周边农贸市场和附近的小型超市。对于鸡的质量,李利说,据他所知凡是养鸡的都差不多和他一样的养法,吃谁的都一样。
但李利不吃自己栏里养的鸡,在自己家院里他散养着一些本地鸡,他说:“我们吃这些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