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呼吁建立强制性标准
车内环境质量如今越来越受消费者关注。近日,一则消息再度将该话题推向风口浪尖,有媒体称数百奔驰车主因车内存异味,集体维权。与此同时,有调查报告显示国内多个品牌的多款车型内饰,存在致癌物超标现象。分析人士指出,国内目前仅有一项《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27630-2011)(以下简称《指南》),但只是指导性行业标准,并非强制性标准,不具法律约束力。这也导致《指南》难以给汽车生产商形成足够的压力,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强制性标准,提升相关标准。
车内污染事件频发
与奔驰数百车主因车内空气质量维权相比,近日,国内一家媒体联合第三方检测公司发布一项《健康汽车检测报告》显示,多个品牌车型车内饰存在致癌物质。
据悉,该报告是通过北京大容汽车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购买检测设备,委托国家及国际多方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CTI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对市场上在售的32个品牌、共计44款车型进行检测试验。
检测结果显示,长安悦翔、天津一汽威志、奇瑞A3三款车型内饰中的多环芳烃含量超过10mg/kg,对于常接触物品而言危害极大,对成人和儿童都有较大致癌风险。长安铃木SX4、昌河铃木北斗星、三菱欧蓝德等八款车型的多环芳烃含量在5-10mg/kg之间,超过儿童接触限值的25倍以上,会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对于成人有一定致癌风险。
据了解,深圳消委会曾参考《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对车内空气做过检测试验,结果显示83.3%的送检车辆车内空气质量不合格。中国科学院所属中科理化环境分析研究中心的检测结果也显示,车内空气中所含的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比室内平均超标30%,菌落总数平均超标77.65%。此外,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检测数据则显示,近七成车辆车内空气质量不达标。
应出台强制性法规
目前,国内对于车内空气污染的技术标准,只有今年3月正式实施的《指南》。
《指南》根据车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来源和对车辆主要内饰材料本身挥发特性的分析,确定了8种主要被控制物质,规定了车内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的浓度要求。
不过,《指南》只是一个行业技术标准,并非强制性法规。并且相对于欧美标准来说过低,采用了室内空气标准的上限水平。根据德国制订的车内环境标准,甲醛含量不能超过0.08毫克/立方米,我国标准是不能超过0.10毫克/立方米。
“车内空气质量和消费者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应该是判定汽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无论从社会责任上讲,还是从企业长远利益上讲,汽车制造厂商都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努力提高生产标准、改良生产工艺、采用环保材质,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国家质检总局法规司副司长许新建曾表示,要使评价结果与消费者切身感受相一致,可以说任重而道远。
目前,国内不少业界人士呼吁出台强制性标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其中,吉利汽车(微博)董事长李书福多次建议,应尽快将《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转变到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立健全以预防为主的国家环境与健康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