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余万元的“三无”美容产品是如何流入市场的?——揭秘假货靠网络“大行其道”黑幕
新华网桂林9月9日电(记者陆波岸、邹婷玉)仅仅两年时间,通过网购,2000余万元的“三无”美容产品被销往全国,甚至卖到日本。使用这些假冒产品,可能会造成消费者面部溃烂甚至是毁容。操纵者究竟有怎样瞒天过海的“法术”?网络又是如何被用作制假、售假“中介平台”的?
美国举报信引出假货大案
今年初,一封来自美国的举报信传到北京。美国艾尔建公司向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报称,www.prettyforyou.cn网站涉嫌销售假冒他们公司的产品。
有关部门调查发现,这是一家号称“全国最大的美容药品销售网站”,在网络上大肆销售假冒的A型肉毒毒素、玻尿酸、注射用玻璃酸酶等美容用药品、器械,网站注册地位于广西桂林。
举报很快移送到广西桂林市公安机关。经过大量前期工作,掌握确凿犯罪证据后,5月22日,桂林市警方一举抓获陈良等10名犯罪嫌疑人,查获了桂林市鸿怡科技有限公司用于网上销售美容整形药品、器械的电脑14台、在公司仓库里查获了美容整形药品、器械38个品种及商标、标签一批,用于存储公司经营管理信息的U盘等相关资料。
警方深入调查发现,这家公司所销售的药品、器械均未取得国家药监局的注册批准文号以及药监局的销售许可;经营中也无正规的进货渠道和销售发票;上游供应商也未向其提供过《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企业经营许可证》、供货商销售人员的委托书和身份证明以及进口药品检验报告和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从未取得涉案的相关正规生产厂家给予的销售授权。
A型肉毒毒素、玻尿酸、注射用玻璃酸酶等美容用药品、器械是广泛运用在美容方面的,使用假冒产品造成消费者面部溃烂甚至是毁容的事例屡见不鲜。早在2008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联合公安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两次下发通知文件,规范A型肉毒毒素的生产和销售。
但是,这家公司在两年时间里,已经通过网站将2000余万元这类产品卖到全国29个省(区、市)100多个地市,甚至卖到了日本。
搭建伪劣产品“中介平台”,欺瞒客户成员工“必修课”
操纵这家公司人叫陈良,28岁。2007年他建立了美容产品网站“www.prettyforyou.cn”,2010年7月开始专门销售美容整形产品。同年9月,他在桂林市工商局注册成立了“桂林市鸿怡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的上游供应商,都是陈良通过互联网找到的北京、山东、浙江、广东等地一些没有相关生产、销售美容整形药品、器械资质的单位和个人,他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价位,低价购进美容整形的药品、器械成品或半成品,经过简单包装后,再加价15%左右销售出去,获取不菲的利润。
据陈良交代,他担心员工经不起客户追问暴露公司秘密,给每个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培训内容就是如何避重就轻、声东击西地欺瞒客户。客户常提的问题被他变成了“教材”,一些常用的对答有——
问:产品如何保证质量?答:产品是原装进口来的,产品质量完全放心。
问:总代理是哪里的?答:您拿产品从我们这边拿就行了,总代理那边业务员报的价格肯定比我们报的高多了。
问:总代理到底是哪里的?答:总代理可能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方的吧,具体的情况我不清楚,得问我们经理或者总经理才知道。
问:你们公司在哪?答:我们公司在北京丰台区,在北京、桂林、深圳、上海等地有分销合作点等等。
一旦与客户达成买卖意向,便立即通过快递公司发货。从销售账单上看,有大量的美容机构甚至正规的医疗机构、职业的医疗人员购买。
桂林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政委曾喜群说,犯罪嫌疑人充分利用了客户的心理,一是突出低价位;二是进行欺骗性宣传,使用假冒的著名品牌的包装和效果;三是利用使用者出于保护个人隐私的需要,同时利用美容机构丧失道德底线,追求利润的动机,加上良好售后退换服务,吸引了大量顾客。
专家建议:加强监督抽检,鼓励消费者举报
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杨红文教授认为,网络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在地域上更加广泛、数额更加巨大、手段更加隐蔽,增加了案件侦破难度,社会危害影响巨大。杨红文建议监管部门加强抽查力度,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
南宁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分局局长王发斌说,药品、保健食品或特殊用途的化妆品的生产和销售,必须取得相关部门的注册批准文号和销售许可,但是监管部门更多的时候只能采取事后监管,很难及时检测到每件“三无产品”。同时,网络购物往往跨区域,而相关部门只能管理本地区内的案件,较难做到提前预防。建议对于这类产品,消费者到正规的商场和药店购买,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证产品的真伪,了解产品的批准文号、生产厂家和名称是否对得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