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个区的光明乳业订户昨天发现,收到的220毫升装的光明小口瓶鲜牛奶味道怪异,疑为变质。
光明乳业官网称,目前接到投诉952人次。经初步分析,原因是:该批次产品从工厂下线后集中存放于大冷库,为满足当天的送奶上门服务,在配送前进行移库的过程中,因车辆温度没达到标准导致其中部分产品发生酸败。
消费者可根据意愿进行退货、补货或者退款。
早报记者 史寅昇 沈靓
昨日早间,多位上海的牛奶订户发现,送到家中的牛奶出现酸腐异味,出现异味的牛奶均是220毫升装的光明小口瓶鲜牛奶。
共接到952起相关投诉
昨日,早报记者联系到多位发现牛奶存在异味的订户,这些订户分布在杨浦、浦东新区、金山、长宁等区,而他们所喝的牛奶,都是通过“光明随心订”订购的220毫升装小口瓶鲜牛奶。
在杨浦区,家住中原地区的王小姐和家住五角场地区的支小姐都告诉记者,牛奶发出的异味有点酸,是“变质的味道”。支小姐介绍,她的奶瓶盖子上标有“20120907S 07:41B”的字样。
家住浦东的蒋小姐则告诉记者,平日打开牛奶瓶盖时能够闻到奶香,但昨天的牛奶并没有奶香,却有一种“怪怪的”味道。在把牛奶放入微波炉加热后,蒋小姐闻到了明显的酸味,喝了一口后发现酸味强烈,便弃而不食。“后来打了客服电话,客服说可以退还当天的奶钱,但我说我已经喝下去了怎么办,客服就说,只有去医院,医生开证明证实身体不适完全是由于变质牛奶导致的,才能够退钱。”
光明乳业昨日下午通过官方网站公告称,截至昨日下午,该公司共接到关于小口瓶鲜奶的投诉952起,这批牛奶由上海乳品四厂生产。
因送货车辆温度没达标
根据“光明随心订”官方网站的介绍,220毫升装的小口瓶鲜牛奶是光明新鲜瓶系列产品之一,这种小口瓶鲜牛奶的特点是“每日全程低温直送”,奶站将鲜奶直接送到安装在订户家的奶箱内,订户每天都能喝到新鲜的牛奶。
然而,这种标榜“全程冷链”的鲜牛奶,为何会出现大面积的变酸、变质现象呢?作为生鲜产品,鲜牛奶的配送与地域直接相关。多个区同时发生牛奶变质现象,说明导致变质的源头位于整个牛奶物流链的较前端。
昨日下午,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致电光明乳业投诉电话62171717,客服人员表示,昨日确实接到多起关于小口瓶鲜奶的质量投诉,牛奶发出异味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关于瓶盖上的“0907”字样,她解释,光明新鲜瓶的牛奶都采用“今日生产明日配送”的模式,因此瓶盖上的生产日期始终是配送日期的前一天,并不存在将过期牛奶递送到客户家中的现象。这一说法得到了家住浦东的订户黄小姐的确认,“每天的瓶盖上确实印着前一天的日期。”
黄小姐称,发现家中牛奶存在质量问题后,她曾经致电负责当地送奶的奶站,奶站称“冷库没开冷气”,导致牛奶变质。
而光明乳业则表示,初步分析产品发生酸败的原因是,该批次产品从工厂下线后集中存放于大冷库,为满足当天的送奶上门服务,在配送前进行移库的过程中,因车辆温度没达到标准导致其中部分产品发生酸败。
市质监局进厂展开调查
市质监局表示,已经收到部分市民反映本市部分地区光明瓶装牛奶有异味的情况,并进厂展开调查。质监局介绍,将责成企业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善后工作。昨日下午,市质监局通过微博提醒市民,在食用生产批号为20120907的220毫升光明小口玻璃瓶装牛奶时,若发现牛奶有异味等异常现象,请停止食用。
而光明乳业则表示,对消费者表示深深的歉意,已经派出专业人员上门处理消费者的投诉,并会根据消费者的意愿进行退货、补货或者退款。
光明“屡陷漩涡”
● 6月15日
“安徽学生呕吐事件”
安徽省颍上县部分学生食用光明乳业配送的牛奶后,78名学生身体不适,6名学生出现呕吐。
6月20日,光明乳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情况说明称,这批产品均有出厂合格检验报告,涉及产品目前正在送检过程中。
● 6月27日
“上海清洗剂渗入事件”
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获悉,950ml光明“优倍”渗入清洗剂成分。
后经查,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乳品二厂在6月25日进行常规的设备维护保养中,自动阀切换时发生故障导致管道内食品设备清洗用碱水渗入当时流水线上的950ml优倍牛奶中。混入的清洗剂为碱性清洁剂。事后相关负责人被免职处分。
● 7月20日
“广东菌落总数超标事件”
广州市工商局发布二季度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样检验情况,由奥德华乳品(北京)有限公司生产的光明奶油(2012年4月23日生产)、上海光明奶酪黄油有限公司梵古易乳制品分公司2012年2月23日生产的50%减脂芝士片菌落总数超标。
光明乳业称,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为长途运输过程中挤压受损、加上销售环境的温度不稳定所致。
● 8月28日
“总裁抱怨频繁抽查事件”
据报道,在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第18次年会上,光明乳业总裁郭本恒抱怨“现在国家对乳制品的抽查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么抽(查)会抽死人啊”。
针对此,上海市质监局副局长沈伟民8月28日回应,上海质监部门今年已对光明乳业进行各类抽查共630次。公众对乳品质量安全依然担忧,监管部门如此从严检查并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