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逯彦萃
孩子生病,家长便用家里的储药箱中的药救急;药店导购不见“病号”也能“对症下药”,很多郑州市民对这些行为司空见惯。
调查显示,全国36.8%的家长在孩子患病后自己给孩子找药或买药,而不是找医生看病。
在医学专家看来,这些司空见惯的行为,存在危害且风险大,郑州市每年都有因为家长给孩子用药威胁生命的事情发生。
故事
用甘草片治咳嗽
险些要了孩儿的命
今年7月,郑州市民赵先生一岁多的儿子,因晚上吹空调着了凉,早上起来开始流鼻涕、咳嗽。
爱子心切的妻子,赶紧拿出两粒甘草片,配上以前医生开的护彤,让宝宝服了下去。中午、晚上连续喂了两次。
不料,孩子的病不但没好转,临睡前呼吸变得越来越弱,嘴唇、脸变得青紫。赵先生吓得没了魂儿,抱上孩子就往医院赶。
孩子多脏器功能已经衰竭,经诊断,是因服用甘草片造成的阿片中毒,在重症监护室里抢救了两天,才算脱离生命危险。
“我想着甘草片是中成药,不会有事儿,要是俺孩儿醒不过来,我现在肯定活不成了……”
赵先生的妻子回忆当初,像是做了一场噩梦。
调查
超过八成家庭备有“小药箱”
黄女士家的药箱里给儿子备的药很齐全:美林、泰诺、护彤、好娃娃、快克、清开灵、健胃消食片、艾畅……
“我本来不主张孩子一生病就吃药,但是上次孩子发烧,耽误了治疗,转成了肺炎。”黄女士说,“那么小的孩子生病,我心疼死了。”
从此,她在家里常备些儿童用药,只要孩子一有感冒、发烧的苗头,她就立即喂药,把病截回去。
河南商报记者随机调查了30位年轻妈妈,有25人称家里有“小药箱”,另外5人因为孩子刚出生,还没有经验,等孩子大点了,也会备一些儿童常见病用药。
药店
不见“病人”,就可以开药
在郑州市陇海西路的一家药店,河南商报记者以3岁的孩子发烧、流鼻涕为由,询问是否有合适的药时,导购马上拿出一盒中成药和一盒西药说:“西药退烧效果好,中成药治疗流鼻涕的,按照说明书服用就可以。”
一位年轻的妈妈也在该药店选购,导购向其介绍了清火、消食、止咳化痰、退烧、抗病毒等多个种类的儿童用药。“这种消食口服液是中成药,可以经常喝。”导购介绍。
该女士提了一购物筐的儿童用药,去了收银台。
河南商报记者又来到位于东大街上的一个连锁药店,以3岁孩子身上长疙瘩为由咨询,并强调要买儿童专用药。
导购拿出一管没有标注儿童专用药品的药膏说:“中成药,大人小孩儿都能用,没副作用。”
在多家药店,只要说出孩子的病情,导购都可以开出相应的药品。
数据
全国36.8%的家长,孩子患病后自己找药
今年8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发布了《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有一项行为调查显示,全国36.8%的家长在孩子患病后自己给孩子找药或买药,而不是找医生看病。
家长司空见惯的行为,是不是安全?
据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程艳波说,家长擅自给孩子服药,造成的过度用药非常普遍。
郑州市儿童医院门诊科副主任王凌飞说,每年因为家长擅自用药,造成的孩子中毒的事件,约占内科门诊量的5%,给孩子过度用药的事儿,几乎天天都能见到。
“4岁的宝宝发烧,连续服用退烧药,导致孩子出汗过度而脱水;用大烟壳煮水给孩子治拉肚子,导致心脏衰竭……”说起家长擅自给孩子用药造成的危险事件,王凌飞如数家珍。
隐患
监管不严,家长私自用药危害大
王凌飞认为家长私自给孩子用药存在风险。首先,没受过医学培训的家长,对孩子的症状一旦判断错误,错误用药,只会加重病情。
其次,将成人用药减半给孩子服用。孩子的脾胃、神经系统都很脆弱,有麻醉、镇定成分的中药,也能威胁到孩子的生命。
程艳波认为,即使是儿童专用药,使用不当也有隐患。“当孩子发烧时,家长购买的药品可治疗‘发烧、咳嗽、流鼻涕’,那么治疗‘咳嗽、流鼻涕’的成分,对于孩子就属于过度用药成分。”
在她看来,孩子患普通感冒,服药的疗程为3~5天,最多不超过1周时间,便可治愈。孩子病好后,家长继续喂药巩固治疗,这也是过度用药。会使孩子对该药的耐受性增强,身体敏感性变差,不利于今后治疗。
程艳波表示,医药监督部门对于药物流通的控制监管不严,家长医学知识匮乏是造成家长私自给孩子用药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