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食用油再掀涨价浪潮,中储粮宣布金鼎食用油不涨价,力争维稳。经济之声评论:涨价潮来袭,中储粮发挥宏观调控作用正当此时。
中广网北京8月1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金龙鱼、福临门等食用油巨头掀起年内第二波涨价潮。面对这样的行情,中储粮昨天宣布:金鼎食用油不涨价,同时调整金鼎产品策略:加快进入市场的速度,五年销售目标由90万吨调整到120万吨;加紧进入一线城市大超市等现代渠道;此外,还将通过广告增加消费者的知晓度。
食用油年内再度涨价的情况引起了各方关注。国内的两大食用油巨头中粮集团和益海嘉里已经调高了旗下食用油产品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中储粮宣布金鼎小包装食用油不涨价。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微博)认为,中储粮的表态背后隐藏着诸多内涵。
孙立坚说,和其他国外背景的两大集团不同,中储粮有平抑国内油价上涨的责任。同时,中储粮自己也有自身的商业盈利模式。长期以来,中储粮市场的占有份额较小,所以,中储粮想通过这次价格的竞争战略,以不涨价来扩大市场的份额。
由于有宏观调控的任务,中储粮油脂公司每年都可以拿到最低价格的大豆原料。中储粮油脂的加工成本比益海嘉里和中粮集团少6%。因此,很多人担心这样一家公司进入食用油市场,会形成"与民争利"的局面。
孙立坚表示,任何市场份额的争夺,除了价格环节以外,还有品牌和市场销售渠道。现在中储粮仅仅是价格的竞争,它的销售渠道和品牌没有从整个公司层面上去进行强化。消费者在这样的差价环境下,可能还是认可高价格的外国品牌。
中储粮作为身负粮价维稳重任的央企,对中央储备粮的总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总责,同时接受国家委托执行粮油购销调存等调控任务。相比之下,同样肩负宏观调控任务的像中储棉、国储肉也在应对突发事件、平抑价格波动方面发挥了相应作用。但中储粮进入市场半年多,却没能对"调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此孙立坚表示,中储粮在市场上暂时尚无引导价格的话语权,其市场份额,品牌接受程度还不够。如果这些东西能够很好的确立,中储粮利用国家给予它的政策优惠,进货价格便宜,然后起到抑制价格的作用,保护消费者生活质量不受到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