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张宁
昆明市政府近日再出新规,拟对滇池流域2920平方公里范围6个县区的酒店、旅社入住者,按每人每天10元的标准,开征滇池生态资源保护费。
山西五台山景区向游客强制性收取50元/人的观光车票,南京高淳桠溪镇“国际慢城”向进入景区的车辆强制性收取50元的 “尾气排污费”等事件余波未平,昆明这项被游客称为 “掠夺性经营”的决定再一次把我国景区乱收费现象推到了审判席。
主控因素:现有经济发展模式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教授王衍用将其归咎于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我国自然景区经营模式与国外差异大,源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景区发展过程不同。发达国家早已明确了景区的社会性,我国则更强调景区的经济性。”
他告诉本报记者,管理体制上,我国景区缺乏统一机制,相关法规也只是做原则性规定,一般由建设部门主管,地方政府来管理和保护;资金管理机制上,我国财政主要支持的是人员事业费,其他费用基本通过旅游开发自主筹集;经营机制上,国内景区普遍采取盈利性的经营活动,这在发达国家极为鲜见。
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公布的一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对景区的财政投入明显不足。从1995年到2003年,我国对国家公园的预算一直保持在1000万元,零增幅。至2003年,我国对国家公园的财政投入不足美国的0.06%。
“从地方政府的角度看,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1994年旅游业开始大力发展之后,陆续有省直辖市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而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型景区一直占主导地位。”国泰君安证券(微博)分析师许娟娟指出。
来自 《中国风景名胜区发展绿皮书》的统计数据同样证明了这一点。2006年,我国各级风景名胜区接待游客7.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5000多亿元,分别是当年全国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的56.3%和62.5%。
“地方政府开发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动机在于促进当地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许娟娟为本报提供的资料显示,截止2011年,我国共有16个省、直辖市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超过10%,旅游经济成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财政收入来源。
“进入发展快车道的景区建设经营面临着资金缺口的问题,而这更加助涨了景区的经济性。”她向本报阐释,另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景区管理上的立法还很不完善,目前仅制订了部分管理条例。在景区管理上仅规定景区 “归谁管”,而“如何管”却只有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实施细节。
“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我国各地景区擅自涨价、乱收费问题的出现。”
政策驱动景区社会性
我国景区社会效益提升将在未来获得政策明确推动。
据了解,国家旅游局曾在2007年提出 《国民休闲计划》,2009年,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四省通过发放旅游券的方式开始试行这一计划,与此同时四省分别出台了《国民休闲纲要细则》。目前,《国民休闲纲要》(原《国民休闲计划》)已进入最后审核阶段,预计今年下半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地方层面,2012年7月1日《四川省旅游条例》开始施行,其对四川省旅游业的管理进行了规范,其中涉及门票价格管理,旅游者权利义务,以及各相关方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法案。
王衍用分析,《国民休闲计划》内容涉及加大财政支持、推动带薪休假制度和促进个人旅游消费等方面内容,旨在刺激旅游消费,拉动内需,对增加国民休闲时间、降低旅游成本有实质性利好。“在门票价格引导上,控价和降价是主要方向。”
西湖模式不具普适性
据本报了解,在景区公益性较高的经济发达国家,国家重点景区门票价格占人均月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过1%。而我国近50%的5A级景区门票价格在100元以上。以2011年收入数据计算,我国5A级景区门票约为城镇居民人均月收入的5%、农村居民人均月收入的14%,景区公益性相对偏低。
“尽管单纯的‘提价模式’并不利于景区的长期发展,也与风景名胜区的公益性相背离,但传统观光型景区走出依赖门票涨价的发展模式需要较长的过程,缺乏综合回报业态支撑、提价以增加收入、控制人流量以保护环境仍会在较长时期内支撑门票‘提价模式’。”许娟娟预测。
“以峨眉山为例,从1997年峨眉山在深圳主板上市至今已15年,门票价格从60元即将涨到185元以上,门票收入占峨眉山营业总收入的比重超过36%。”
在“涨声一片”及景区乱收费之风“刹不住”之时,杭州西湖开拓了一种新的旅游模式,以免费旅游方式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客增加以及逗留时间延长,带动了杭州市餐饮、旅馆、零售、交通等周边服务行业和城市整体经济的发展。
免费的西湖没有了门票的收入,但是经济效益反而增加了。浙江省旅游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西湖在免费开放前,杭州一年的旅游总收入为549亿,而2011年,杭州的旅游总收入达到了1191亿。
“西湖模式并不具备普适性,我国景区的普适模式仍需探索。”王衍用指出,西湖模式的成功脱离不了杭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周边长三角地区这个巨大休闲旅游客源地的优势。“一般而言只有城市发展水平高、经济竞争力强、游客可进入性强,以风景湖泊游为主体的城市才可借鉴或全面复制西湖模式,如南京的玄武湖、济南的大明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