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8月7日消息(记者季苏平)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近日,一些洋奶粉品牌年内第四次涨价。业内人士表示,所谓“成本上升、配方调整”等涨价理由并不充分。面对洋奶粉的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国产奶粉当自强。
记者采访了北京、山东多家超市和母婴店,多个洋奶粉品牌再度提高售价:
商家:一个美赞臣,一个多美滋,一个澳优涨价了,一百块钱的涨了十几块钱二十块钱左右吧,都涨了20%左右。
今年以来,洋奶粉轮番涨价的频度越来越高。从过去的“半年一涨”,正在变为“一季度一涨”。而厂家和销售方给出的涨价理由是成本上升、配方调整、改换包装:
厂家:是因为原材料上涨才涨的,一个是换包装以后那个成分也改变一些,克数没变,主要配方变了一下,营养成分增加了一些。
专家分析,奶业原料价格近期相对稳定,国际部分奶粉价格更是下行,虽然销售和人工成本可能会略涨,但如果以此作为终端商品涨价的理由很牵强。而对于某些品牌配方升级的宣传,营养专家韩磊认为,所谓的“DHA添加”更像是一种噱头:
韩磊:厂家卖这些东西实际上也就是找一个卖点他好把价格提上去,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并不像他宣传的那么神乎其神。
乳业专家张志民表示,洋奶粉“想涨就涨”的“底气”其实源于其对市场话语权和定价权的掌控:
张志民:国产品牌的奶粉占20%左右,国外的品牌在70-80%,而且价格上涨你也没什么办法。
对于洋奶粉连番涨价,消费者感到很无奈:
消费者:孩子小吧,这东西用其他东西代替不了,该喝的还是喝。
专家表示,要想改写洋品牌受宠、国产品牌备受冷落的局面,中国的乳制品企业自身应潜下心来重建消费者信心体系,加强质量控制和产品研发,向国人证明自己产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