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开刀,仅一顿饭的工夫,就能实现人生的美丽梦想。这种似乎只有在神话故事中出现的场景,因为玻尿酸的问世正在成为现实。对无数爱美人士来说,玻尿酸之于灰姑娘的神话,犹如宇宙飞船之于嫦娥奔月的传说,由此可以产生的无限遐想完全可以让人们愿意为此支付更高昂的代价。
美容院恰恰是利用了这一心理,不仅无限夸大玻尿酸的作用,同时也将越来越多的类似产品甚至假冒伪劣产品推向了美容服务的前沿阵地。一夜间,各大中小美容院都推出了“微整形”项目,有的更形象地称之为“午餐美容”,通过注射填充的方式帮助顾客进行美容整形。
然而,玻尿酸到底是什么?如何鉴别玻尿酸的真伪?玻尿酸的注射到底需不需要高深的医疗技术?最重要的是美容院到底有没有资质进行注射美容的服务呢?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为大家揭开玻尿酸的神秘面纱。
玻尿酸本质上是一种透明质酸凝胶
美容注射的材料也如处方药一样,需要整容医生开取。目前,国家药监局批准使用的注射材料只有透明质酸(玻尿酸)、胶原蛋白和肉毒素三种。
来自某正规医疗机构的咨询大夫李强(化名)告诉记者,“玻尿酸本质上是一种稳定的透明质酸凝胶。透明质酸(HA)是人体内本来就具有的一种物质。透明质酸能够结合大量水分,在输送养分和保持皮肤水分平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是基于此种原理,玻尿酸产品被用作了面部美容治疗的产品,用于抚平面部细纹和皱纹、丰唇、面部塑形。一般都是通过注射进入皮肤,使面部变得丰润,进而使肌肤恢复青春。
一家大型美容院的顾问大夫王素(化名)告诉记者,由于注射属于医疗行为,需要在医疗场所进行,因此有资质的医生到宾馆、宿舍等非医疗机构做注射美容其实是非法的。
“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资质问题,因为玻尿酸的注射需要在真皮的浅层,如果注射太浅,就可能会造成局部的硬结,有硬块出来;注射太深,就可能起不到效果。所以它注射的层次、部位,哪些地方适用,哪些地方不适用,都存在很大区别。”李强表示。
目前通过我国药监局审批的玻尿酸产品只有两个品牌,分别是瑞士瑞蓝(Restylane)2号和逸美。
瑞士瑞蓝2号是由瑞典生物科技公司Q-Med公司研发和生产的,原装进口至中国,为国家药监局唯一批准的面部注射用修饰透明质酸钠凝胶。
逸美则是于2009年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注册号为:国食药监械(准)字2009第3460746号,算是第一个由我国生产的获得国家药监局正式批文的注射除皱类产品。
来自北京雅靓整形医院的大夫告诉记者,“目前正规整形医院所使用的玻尿酸产品就只有这两个品牌,除此之外的品牌和型号都是违规和假冒的。”
药监局网站和产品官网查证可辨真假
然而,玻尿酸产品能否查证?又该如何查证呢?在记者匿名采访的过程中,对于如何查证玻尿酸产品的真假问题,来自美容院和正规医疗机构的回答和态度完全不同。
北京雅靓整形医院的网络导诊员直接告诉记者,“目前通过我国药监局审批的玻尿酸只有两个品牌,逸美和瑞蓝。每个产品都有批号和防伪编码,可以到国家药监局网站或者品牌官网进行查询。”
而身兼数家大型美容院的顾问大夫王素则告诉记者,美容院各种品牌、型号、价位的产品都有,这些产品根本“没法查”。在美容行业混迹多年的王燕告诉记者,“绝大多数美容院是不会让顾客问到产品查询的情况的,他们有很多的方式和技巧来渲染产品的品质,比如精美的包装、熟人的推荐等,同时产品也不可能让顾客带回家查询,在美容业的感性消费中,一不留神顾客就可能成为上钩的‘鱼’。”
其实用户自己也可以通过观感和手感来辨别。王素告诉记者,“好品质的玻尿酸外观颜色应该是晶亮晶亮的。”此外,玻尿酸分子量很小,是水性的,搓揉的时候,感觉很细腻,搓几下慢慢就干掉消失了。而通常市场上的假货——替代品奥美定的注射剂虽然也是水性的,但是它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颗粒偏大,呈胶冻状,很难迅速在凝固后消失。
“不过,如果不是专家,观感和手感总是有能蒙混过关的机会,最重要的还是要查证产品的来龙去脉。正规的医疗机构,医生会把药品的包装给你,上面有防伪编码,可以到国家药监局或者产品官网查询,通常来说,正规医疗机构的现场就可以进行这样的查询。”王素说。
美容院注射玻尿酸须有医疗资质
尽管中消协对于美容行业的大量投诉有过多次提示甚至警示,然而,玻尿酸注射的神奇效果以及美容院的扩大式宣传,仍然会让不少人忽略这些环节,最终不慎成为受害者。
玻尿酸的制作原料并不稀缺,只是现在很多非正规的医疗机构,例如美容院,往往会为了牟取私利而使用无证针剂。“这种情况并不单单发生在中小美容院,大型美容院同样如此。”王燕告诉记者。
如果没医疗资质的美容院进行这类注射,往往就暗藏着巨大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注射资质,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的瑞蓝产品有明确的提示:“瑞蓝应该在正规医疗机构内,由具有医师资格的医生来使用。”
上述某正规医疗机构的咨询大夫李强告诉记者,“不管前面加什么形容词,都不能改变美容院的资质,而药品代理商是不可能把针剂提供给美容院的,所谓的高端大型美容院同样需要小心。” (据《中国经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