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连续爆发产品质量事件 监管部门被质疑失职

  双汇“质量门”:网民一片嘘声

  李志坚

  2012年5月25日,《江苏商报》报道了消费者郭先生吃双汇火腿肠吃出塑料带一事,经过证实后,双汇方表示愿意做出赔偿,而双方并未达成一致。最终,上门服务的工作人员失去耐心表示:“如果不同意这个补偿方案,愿意上哪投诉就去哪投诉,愿意检测就去检测。”

  5月27日19点31分,新浪微博网友“joe-cn371”发布微博称,他从双汇连锁店买的肋排用热水洗时水面漂起几十只肉蛆。找到双汇索赔时店员称:“没事,还有人专门吃这东西呢!如果真有异议去质量监督局做个检测再说。”

  受 “蛆虫门”事件影响,当日双汇发展股价以下跌1.29%,报60.31元收盘。5月29日双汇集团副总兼新闻发言人刘金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刘某只是这场闹剧中的一个棋子,有一个团队在他背后。”

  但是,舆情显示,6月1日,双汇发布《关于“网曝肋排烫出蛆虫”事件相关情况的说明》,称将通过法律途径,彻底解决此次事件;3日下午双汇表示“我们将依法反击,会有石破天惊的一天,”并称“这是一场阴谋。”

  舆情告诉消费者:

  是“阴谋”还是事实?

  企业自然有理由坚持相信自己,但是消费者在听取“辩解”时还是大动脑筋的。

  是偶然还是必然?消费者都想知道真相。

  5月29日,广州市工商局发布儿童食品抽检结果显示:双汇Q趣儿自然风味香肠被检查菌落总数超标;5月30日,《南方日报》等媒体报道了双汇Q趣儿自然风味香肠菌落超标一事,此后被网络媒体转载上百次。6月11日,广州某大型公司员工何先生从公司自动售货机上买了一根价值2元双汇牌的玉米热狗肠,拆开包装后热狗肠表面却发现有一大点黑色发霉的物质;6月10日,家住北京大兴区的张先生在物美购买了两袋500g装的双汇王中王优级火腿肠,家人因吃火腿出现腹泻等病状……

  6月14日面对一时间出现的“系列质量问题”,双汇集团通过中国新闻网发布声明表示:双汇注意到了有关报道,正在调集力量对此事进行认真排查,而严谨、细致的调查需要时间,更为详尽的报告将在排查结束后,通过上市公司发布公告。

  产品质量事件连续爆发

  双汇被推向舆论漩涡

  近20天时间双汇接连发生五起涉及产品质量问题,其被推向了舆论漩涡。双汇媒体曝光率、新闻量呈现上升趋势。5月29日,各类媒体广泛聚焦“蛆虫门”,当日新闻量超过1400篇;30日双汇可谓“祸不单行”,Q趣儿菌落超标一事,当日新闻量达到峰值,为1649篇。6月4日,媒体较广泛地报道了双汇将依法反击的新闻,当日新闻量有所反弹。此后的数日,虽然新闻曲线有小幅度起落,但新闻量均处在低位。直到14日,双汇火腿肠被爆出蛆虫,“蛆虫门”事件再起,新闻量一日间反弹到1099篇。

  从不断起落的新闻走势看,在每一个峰值点双汇均承受不同程度的舆论压力。

  主导舆论:监管部门

  没为消费者主持公道

  5月29日,受“蛆虫门”事件影响,当日微博信息总量陡然攀升至16700条,较前几日的微博信息量,增长率超2245%。6月14日,“蛆虫门”事件再起,当日新闻量高度反弹达到24600条,对正处于疲惫应对多发事态的双汇可谓是又一棒喝。

  从报纸媒体关注报道双汇“蛆虫门”事件来看,原发及被转载量排在前三位的是《法制晚报》507篇、《国际金融报》130篇、《经济参考报》99篇。从原发新闻量为1篇的媒体看,其转载量最多的是《国际金融报》129次,最少的是《深圳商报》8次。“蛆虫门”事件受到广泛关注。网络媒体对双汇“蛆虫门”事件的关注报道及相关新闻的转载传播,皆保持了较高的热情。

  双汇“蛆虫门”事件发生后,某知名调查网站发起了一项有关调查,了解网民关于双汇处理“蛆虫门”事件的看法。这份调查有1211位网民参与,其中,52%的网民对双汇处理该事件的方式表示反对,显然,双汇在事发后提出所谓的“阴谋说”令网民唏嘘,这在一定程度上让双汇在消费者中的印象再打折扣。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不难发现,双汇的做法没能受到网民普遍认可。就双汇的处理方式,并非呈现一边倒的反对态势,仍有27%的网友给予支持。

  另一家知名调查网站发起的一份有关调查显示,其中有3554位网民参与。在问及是否还会购买双汇产品,有1635位网民表示,从瘦肉精事件后就不再消费了,占比46%;1214位网民表示,从“蛆虫门”事件后不再消费,占比34%;而有705位网友表示无所谓。

  双汇接连爆出的产品质量问题根源到底是什么?

  从调查题目看,2318位网民认为:“监管部门没能为消费者主持公道,以至于问题不断。”持这一看法的网民占比65%;907位网民认为:“问题出在监管部门不作为”,占比26%;仅有329位网民认为:“问题出在双汇本身,占比9%。”

  应对方法捉襟见肘

  企业亟须提升公关质量

  从双汇方面处理接连发生的五起质量门事件分析,单从时间节点上看,双汇的做法显然已深谙舆情处置之道。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应对处置的态度上稍显生硬。双汇因此前遭遇过多次“诬陷”已经变得“过于敏感”,所以应对起来看出很疲倦且捉襟见肘。

  接连发生的质量门事件让双汇置于舆论高压下,且几起事件的最终处置结果还未落定,这更让公众心怀不满,也让同行企业得到“机会”。但双汇方面表现出的决心和扭转不利局面的期望,还是被部分舆论肯定。双汇也开始积极在媒体发声,如《双汇:发出“中国制造”世界强音》、《创新科技 双汇塑全产业链核心理念》、《双汇:全力发展产业链 保障市场与民生》等报道,这些动作表明,企业期望“得到消费者的整体认可”。

  这类事件给企业的提醒是:一、作为知名的大型企业,其产品一旦爆出质量问题,哪怕是这些企业认为这是一些“找茬”的消费者鸡蛋里挑骨头,主观“制造”,摆不到台面上的问题,都要考虑到“众人围观”和“舆论热议”的舆情危机。二、知名企业为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陷入“舆论漩涡”,只有做好基本功,把好质量关,才是日常公关的功课。

  策划:

  中国企业研究院 中国企业舆情联盟

  数据提供:

  优讯时代(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赞助商链接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1. 1揭秘网购江湖差评师
  2. 2昂贵胎发笔暴利惊人:售价1298元批发价75元
  3. 3邮政EMS被指快件抵达收件地2天仍不投递
  4. 4星巴克用虫当着色剂引抗议 胭脂虫红靠进口价
  5. 5思念猪肉包煎饺抽复检均不合格 声明称深表歉
  6. 6国家质检总局:生产蜜饯严重违法一律挂牌整治
  7. 7报道称11种问题胶囊曾经在上海销售
  8. 8潜伏四个月 挖开通信工程转包内幕
  9. 9山西一化肥厂涉嫌标识造假 朱时茂惨“被代言
  10. 10药监局被曝遭企业公关 不合格产品突变合格
  1. 1潜伏四个月 挖开通信工程转包内幕
  2. 2联想召回12338台缺陷电脑
  3. 3江西赣州疑用明胶制猪耳朵 检测结果至今未出
  4. 4华润万家被曝卖化脓猪肉 回应称是淋巴发炎(
  5. 5愚人节娱乐大众 "龅牙哥""茫
  6. 6茶叶有毒报告多重标准争议 不安全归因种植分
  7. 7可口可乐承认曾阻碍余氯调查 问题饮料可退货
  8. 8宅急送员工“砖块换手机”获刑 调包物品近4万
  9. 947家企业63种童装超过三成童装质量有问题
  10. 10一种原料造出7种名牌洗涤用品 一般消费者难分
  1. 1过保家电产品 维修质量难保障
  2. 2京东商城网购投诉50起
  3. 3交行信用卡被重复扣费 折腾7天才返回
  4. 4雀巢牛奶包装破损生虫
  5. 55月投诉报告:网购投诉10热点 银行服务10问
  6. 6众泰5008半轴断裂 翻滚撞墙险造人命
  7. 74月投诉报告:网购支付问题多
  8. 8东方航空投诉多 行李赔偿难获满意
  9. 9大自然地板遭投诉 公司拖而不决
  10. 10中国联通私自屏蔽用户合法网络终端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2 京ICP备12004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