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伟
编者按/近日,北京市质监局发布对北京市生产领域纺织服装进行质量监督抽查的报告。结果显示,抽查的国内纺织服装共计66批次,其中5家企业生产的服装纤维含量实测值与明示值不一致,部分品牌服装还存在使用说明不合格、色牢度不合格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就上述行业问题进行了调查采访,发现根源并非问题企业所言“疏忽”所致,而是这些企业在自身管理和产业链环节上出了问题。
在本次由北京市质监局,发布的对北京市生产领域纺织服装,进行质量监督抽查的报告中显示,抽检不合格产品涉及JIMANNO 纪曼诺、瑜彬、奥尔美、柯美、婧瑶5个国内品牌,品种包括内衣、上衣、连衣裙、棉服等。
《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了解到,中小服装企业尤其是委托加工的企业,对其质量把关不严、自身管理和产业链环节上出了问题是造成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内部管理存短板
在服装行业,采用委托方式加工服装是企业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法。一些中小服装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欠缺,质量不稳定现象较为普遍。根据记者调查,纪曼诺公司也存在这种内部管理欠缺的情况。
北京纪曼诺服饰有限公司(下简称“纪曼诺公司”)是此次北京市质监局发布问题企业之一。本报记者采访了该公司行政部朱经理,她表示,此次事件是公司内部采购部门疏忽造成。
据了解,北京市质监局发布的是纪曼诺公司旗下品牌“JIMANNO纪曼诺”一款2011年6月生产的上衣,其纤维含量不合格。朱经理告诉记者,问题服装的纤维含量实际检测与标注相差5%,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误差允许范围。
朱经理解释称,该批次服装在布料送检时,纪曼诺公司内的采购部工作人员误将两块颜色很相近的布料弄混。而公司对成衣采取抽检,该款服装恰未被抽检到,因此导致了误差。
但据本报记者了解,服装在进入销售前,需要提供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合格报告,才能销售。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每个商场对此要求不同,这种标准在各个商场并不统一。
记者在纪曼诺公司的宣传资料上看到,该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生产、销售和品牌运营为一体的高级时装公司,旗下“JIMANNO纪曼诺”为国内一线女装品牌。
据本报记者了解,纪曼诺公司并没有自己的加工厂,而是全部对外委托加工。“我们对加工企业的资质是有考核的。我们对合作的加工企业的要求是,要做过国内一线女装、有正规发票、能达到公司的工艺要求,而对做二三线品牌的工厂不考虑合作,尤其是做外贸服装的。外贸的做的活比较糙,这是经验。”该公司生产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根据记者了解,北京东方奇星服装服饰有限公司(下简称“东方奇星”)、北京金水芙蓉服装服饰有限公司两家公司都是纪曼诺公司委托加工的企业,且合作多年。
在服装行业,采用委托方式加工服装是企业一种比较常见的做法。一家在2010年曾为东方奇星提供过生产状况改善服务的咨询服务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梦特娇、卡利亚里、舒朗、鄂尔多斯等品牌都是委托东方奇星加工服装的客户。不过该公司负责人也透露,一些中小服装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欠缺,质量不稳定现象较为普遍。根据记者调查,纪曼诺公司也存在这种内部管理欠缺的情况。
委托方式成企业疏漏关键
采购部门工作的“疏忽”,让纪曼诺公司也付出了一定代价。北京市质监局没收了问题服装的非法所得,并将该批次未被销售的服装全部没收。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内很多服装公司一般会在大样确定后,在生产的同时,把面料送去质检。通常的做法是,服装产品的纤维含量一般是由面料商提供,品牌商在这个服装生产的链条上,充当着面料质检的负责方和后期核对责任方。但是,服装质量的问题也很容易出现在这个环节。如果品牌商没有质检,或者面料商提供的含量与质检结果不符,品牌商又没有核对,就很容易出现纤维含量不合格问题。
毋庸置疑的是,服装企业采用委托加工的模式,可以有限配置企业资源,利用代工厂的制造优势降低成本,这样可以减轻品牌企业的负担。但在一定程度上,委托加工也存在着很多经营方面的风险,比如不能很好地控制产品的质量。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的产业要素都很全,但产业链的整合和配置能力不够,这也导致了产品从设计到销售各个环节有脱节性,即供应链管理的脱节。无论是我国企业,还是国外品牌企业,这就容易造成产品质量的前后不一致。”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国强向本报记者表示。
与此同时,采购部门工作的“疏忽”,让纪曼诺公司也付出了一定代价:北京市质监局没收了问题服装的非法所得,并将该批次未被销售的服装全部没收。
服装质量的问题是公众最为关注的焦点,此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其连锁反应也迅速蔓延。“销售下降了”。朱经理称,虽然很难说销售下滑与此事件有直接关系,但在卖场,已经有顾客向导购询问此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纪曼诺公司已开始加大成衣抽检概率。但“亡羊补牢”式的改变,却恰恰暴露出服装企业对质量控制中的漏洞。
陈国强表示,和家电、化工等产品不同,服装行业的变化特别快,是一种个性化需求很强的产品。在标准执行过程中,弹性很大。而且服装直接和人体相接触,很多标准的要求特别高,执行中确实难度很大。
成本压力逼服装企业转行
这几年,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都在上涨,但服装的利润不但没涨起来,还在跌。拿柯美公司来说,四五年前,一件春秋装的利润在四五十元,这两年连一二十元都没有了。
同样解释为“疏忽”的,还有北京柯美制衣有限公司(下简称“柯美公司”)。根据北京市质监局公布的资料,柯美公司的一款连衣裙,被检出产品使用说明、纤维含量、面料耐干摩擦色牢度不合格。
“打水洗标的工作人员把标识打反了。”柯美公司负责人吴康水解释。目前,柯美公司已经接受了北京市质监局的处罚,该款服装也没有再生产。
但是对于柯美公司而言,让吴康水最头疼的不是自己的品牌上“黑榜”,而是没有生意可做了。据了解,柯美公司是该公司旗下唯一品牌,主要是在北京和京郊各级市场销售。现在,在竞争激烈的服装市场中,柯美公司连三线品牌也未能“跻身”,销量也少的可怜。
“现在已经没什么可做了,公司可能要转行。”吴康水告诉记者,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柯美公司已经不生产新品了。
据了解,柯美公司成立于2001年,公司规模虽不大,但却是集服装设计、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服装品牌商。
“现在,服装行业不好做,利润也低,而且今天这儿检查,明天那儿检查的。”吴康水向记者“倒苦水”,这两年的服装市场不景气,小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
这种艰难,最大的压力是来源于成本。“这几年,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都在上涨,但服装的利润不但没涨起来,还在跌。”吴康水说,拿柯美公司来说,四五年前,一件春秋装的利润在四五十元,这两年连一二十元都没有了。
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为了降低成本和库存的风险,吴康水说,他周边的一些中小服装企业一年并不做四季服装,而是做两季,甚至只做一季。
不仅是北京,一些服装业较发达的地区也面临“关门”的窘境。处于“京、津、石”三角腹地的保定容城县,从事服装加工的企业有数千家之多,成规模的也有数百家,但自今年春节以来,有不少服装厂关门歇业了,主要原因就是成本上涨和订单减少。
2012年初,一份关于江苏部分地区服装产业的调研显示,大多数服装企业对2012年的发展前景持“不太乐观”的态度。一位服装行业老板表示,现在企业生产效率提高的速度赶不上成本的上涨速度,2011年的人工成本较前年就上涨了15%左右,今年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记者观察
寻找完整的服装产业链
无论是纯进口服装,还是国内本土品牌,频发的质量问题成了服装行业的一个通病。
近两年,我国服装业所处的生存环境并不乐观。包括欧洲、美国等在内的经济不景气,大大制约了我国服装行业的出口。而国内扩大内需,需要有个过程,这是很缓慢的。
与此同时,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特别是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而低碳、环保的要求也无形中将生产成本再度拉高。
外部环境不景气、成本上涨,让服装企业有点喘不过气来。而相比大企业,中小服装企业的生存压力更大,因为规模小,所以平均成本会比大企业高,利润空间更小。
“这种情况下,企业既要保市场,又要控制成本,势必会在改进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机械化水平上动脑筋。”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国强表示,其中很重要的环节,是靠劳动效率的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会有意无意地出现质量问题。
不过质量问题的背后,却暴露了我国服装产业架构的不足。陈国强认为,由于我国服装产业的产业链不够完善,中小企业的市场需求是处于波动状态的,规模成本要高,竞争力降低,困难要比大企业大得多。“中国的服装产业,既要完善产业链要素,更要形成产业链架构。包括中小企业出口融资问题,严格意义上讲,中小企业没有真正进入到产业链中。”
陈国强打了一个比方,中小企业好比在大海里航行的小船,无依无靠,如果能在大船带领下形成联合舰队,那么抗风险能力就很强。
也就是说,我国的服装行业需要形成以大企业为龙头的、和中小企业协同一起的完整的产业链。“中国的大企业不少,但产业链完整性配置能力远远不如发达国家。”
目前,我国的服装品牌在国际的竞争力还不强,在全球服装产业链中,还处在加工环节,比较低端,且缺乏进行有效全球资源或供应链配置的龙头企业。“这就造成了国外的品牌进来,我们给人家配置,人家还要拿走我们的一把利润。”在陈国强看来,中小服装企业应尽量选择在有完整的产业链配置的区域发展,才有可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中国经营报微博:http://weibo.com/chinabusiness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