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糕废料回锅“大乱炖”捞出包装袋、木棒再加工
老冰棍,忆童年。这是老冰棍雪糕一句知名的宣传语。
据晨晨食品公司的相关人员介绍,他们公司生产的老冰棍在青岛市场占有率最高,但是记者卧底发现,整个老冰棍的生产过程中,工人全部是在赤手操作,而掉在地上的老冰棍,工人照样捡起来直接用,该雪糕厂在卫生方面还存在着其他诸多问题。卧底调查之后,记者不禁要问,吃着这样的老冰棍,你还能忆得起童年吗?
A 冰棍掉地上捡起来继续用
根据车间生产经理的安排,5月10日,记者的工作是分装一种名为“泡泡”的雪糕,也就是将工人做好的“泡泡”雪糕清洗过后,一个个摆到架子上,之后送入冷库冰冻。记者的旁边就是工厂里的“老冰棍”生产线,墙上还张贴着老冰棍的生产流程,共分为八个步骤,从冰糕原料、灌模,到花色组合、冻结,再到脱模、机器包装,最后点数入库。
记者在“老冰棍”生产线旁观察了一会,发现虽然整条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并不需要七八名工人来进行操作,但是负责这条生产线的工人却都是在赤手接触“老冰棍”,并没有戴手套,直接与雪糕来了个“零距离接触”。记者看到,生产流水线上,有些老冰棍无法自动脱模,工人就直接用手攥着冰棍拽出机器,随手扔给了下一个生产环节的工人,而“老冰棍”在包装程序之前,还要经过两位工人赤手的“洗礼”,之后就直接包装完毕了。由于手上湿滑,有些工人就直接在肮脏的工作服上随手一擦,接着就抓起雪糕,继续干活。
赤手干活的并不只是“老冰棍”生产线上的工人,除了个别岗位,晨晨食品公司的绝大多数工人都不佩戴手套。
在“老冰棍”的生产过程中,包装之前有一个环节是将老冰棍从机器内弹出,而工人一般会放置一个小筐来接着冰棍。但是由于机器弹出的速度比较快,记者发现,不少老冰棍并没有进筐,而是直接掉到了地上 。车间内很滑,工人似乎对此也是熟视无睹,有时候直接从地上的冰棍上踩过。然而,更令记者吃惊的是,对于这些掉在地上的“老冰棍”,生产流水线上工人捡起来之后又放到了机器里包装,也没有进行任何的清洗工作。
就记者所从事的分装“泡泡”雪糕的工作来说,这种情况甚至更为严重。由于每个架子一般可以摆放80个左右的“泡泡”,所以工人为了摆得更快,往往是拿起一大筐“泡泡”,往架子上倾倒,这样一来,不少“泡泡”就会掉在地上。工友看见之后,也是直接就捡起来继续摆放在架子上了。
B“黑”抹布擦桌子,雪糕泡黑水里
工友介绍说,目前厂里主要做三种雪糕,老冰棍、“泡泡”雪糕和“雪莲”雪糕。
女工人小丽(化名)分装“泡泡”时速度非常快,“除了分装,咱们还得把空气多的,漏馅的,太小的泡泡挑出来,扔到那边的桶里去。”小丽说,“你抓紧干,咱们是计件工资,干得多才能赚得多。”说完,她就从旁边的清洗池中舀起了一大筐泡泡,开始分装。这时记者才注意到,所谓的清洗池,水已经浑浊、发黑,而成型的“泡泡”雪糕就泡在这样的黑水里。用这样的水来泡雪糕,怎么能称得上是清洗程序?
5月11日下午,生产经理给记者调动了工作岗位,不再做“泡泡”雪糕的分装,而是跟着工人小张,一起去蒸面车间干活。小张说,蒸出来的面是做丸子用的,是公司所生产的“雪莲”雪糕。记者跟随小张来到了蒸面车间,地方不大,有两间屋子,外屋里放置着蒸面机器,而里屋则摆放着七八张桌子,小张解释说,面都是由蒸汽锅炉做出来,出锅后会很烫,而做雪糕时则需要凉下来的面,所以,面出锅后,要先摊在桌子让它凉下来。
“咱俩先把桌子擦一擦。”下午干活之前,小张说,桌子已经很久没用了,上边灰尘不少,擦完之后才能晾面。说完,小张从外边拿来了一条抹布,然而在记者看来,这块所谓的抹布跟记者身上的工作服倒是很“般配”,黑乎乎的,全是污迹。小张看了之后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专门拿出去在水龙头下洗了洗,但是抹布几乎没啥变化。“洗不出来了,就这么擦擦吧。”
C 面上还有铁锈?刮掉照样用
蒸面的活,首先需要配料,包括花生油、糖浆等各种油腻的东西,然而记者配完料之后满手的油污,想洗个手消消毒,再干其他的活,小张却指了指拖在地上的一根水管,“你打开水龙头,对着这个水管洗洗行了,咱这儿没那么多讲究。”说完,他也带着一手的糖浆,打开水管冲了起来,冲完之后把手在工作服上一擦就算完事。在蒸面车间里,这根水管甚至是唯一的清洁工具。
事实上,就整个工厂的生产车间来说,谈得上消毒的地方仅有一处,就是在车间的入口处。记者初次入职时,曾经有位工人教过详细的洗手、消毒流程,包括先打上洗手液,之后再泡在消毒水中,最后再喷上酒精。但是,就是这唯一的一次消毒程序,记者注意到,不少工人也并未遵守。
5月11日下午2时许,记者和小张一起,配完了所有需要的调料,准备开始蒸面。根据车间班长张师傅的安排,记者和小张一下午要蒸完20锅面,做完之后才能下班。
由于蒸面的锅已经很长时间没用了,所以蒸面之前,小张先用水管把三个锅冲了一遍,然后才倒上各种配料。半个小时之后,三锅面先后蒸好,但是小张的脸色却很差,“奇怪啊,只有这一锅面比较正常,这是怎么回事?”他小声嘀咕说。
记者注意到,三锅蒸好的面中,有一锅面的颜色已经变成了鲜红,还有一锅面里夹杂着深色的不知名的物体,只有最后一锅蒸好的面颜色是正常的。小张也很费解 ,于是便把班长张师傅叫了过来。
“这些都是铁锈。”张师傅看了之后说,“锅长时间没用了,里边生锈了,没啥事。这锅红色的就别用了,那锅面里边深色的东西,你们用铲子刮出来扔了。”于是,听从张师傅的吩咐,小张把带有铁锈的部分刮到了袋子里,其余的面继续摊在桌子上晾。
然而,这并不是蒸出来的面里第一次出现铁锈,之后四五锅面里,都出现了这些深色的物质,而无一例外,小张都将这些东西刮了出来,剩下的面接着用。
◎追踪废料 每天5大桶废料运到配料室
5月10日下午6时许,一个包装工人招呼记者一起去运废料。所谓废料,就是厂子在生产过程中淘汰下来,不能包装出售的雪糕料。以记者从事的“泡泡”雪糕分装为例,一天干下来,光废料就存了整整5大桶,如果分装过程中发现质量不过关的“泡泡”,就要扔进废料桶里,不过一天下来,废料桶里的“泡泡”几乎都已经融化,雪糕料在废料桶里跟橡胶管混在一起。
不过这些废料并不是运往某个垃圾堆,而是送到车间二楼的配料室,调配雪糕用料的地方。到了配料室记者看到,里面已经堆了十余个大桶,装着各种废料,除了融化成一堆的“泡泡”雪糕,桶里还装着没用的黏稠馅料,老冰棍混着包装袋一起也装了几大桶。
“这些不都是废料吗?搬到这儿再扔掉吗?”听到记者这么问,配料室的一位工人立马就笑了,“这些可都是好不容易才弄上来的,哪能扔掉啊?”记者还想追问,但是这位工人却不愿再多说,这些废料将会怎么处理呢?
5月11日,记者得到了答案。晚上10时许,记者忙完了所有蒸面的任务,而配料室就位于蒸面车间的隔壁,所以,记者便走过去,各种各样的废料桶放在地上,夜班工人小王(化名)正在整理。
废料桶的旁边还有两口大锅,然而,令记者吃惊的是,一个大锅中似乎正在煮某种乳白色的雪糕料,锅里能够看到一些雪糕的包装袋,老冰棍的木棒,甚至还有用来做“泡泡”雪糕的不知名橡胶管。原来,废料回收到配料室之后来了一个“大乱炖”,场面令人作呕。对于这锅包含着包装袋、橡胶管的“新”雪糕馅料,工人小王挺不以为然,“胶管、包装袋啥的,最后用网子全部捞出来就行了。”
“这些废料不是没用的吗?为啥不扔掉啊?”记者帮他搬桶的时候和他攀谈了起来。
“哪能扔啊,这些废料可都是好东西啊,厂子就指着这个赚钱呢。”小王说着,和记者搬起了一个装满“泡泡”雪糕废料的桶,倒进锅里,随后又把一桶老冰棍雪糕废料倒了进去,包装袋什么的一块进了锅,不过,倒完之后,小王并没有把废料桶拿出来,而是直接扔到了锅里,接着便去忙其他事情了。这样大锅里混杂着三个肮脏的废料桶、各种包装袋、橡胶管,这些所谓废料即将成为雪糕的原料。
几种雪糕的配方上面甚至注明了“废料添加及注意事项”。如巧克力味的泡泡雪糕的配方上写着,“添加本体废料时依据废料数量可2吨加0.2~0.4吨废料”,“如废料主要是雪月饼或丸子皮,则按照添加量的50%减少糖稀的投料数量,每两吨最高添加150公斤”等。文/图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