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一些保健品公司通过忽悠将保健品及保健器材推销给老年人,从而谋取不义之财。保健品推销一般有3个固定的步骤:先感情交流取得信任,而后通过讲座、体检进行恐吓,再通过虚假宣传进行欺骗。老年人如何避免上当受骗?相关专家给出了建议。
□ 本报记者 吴允波 实习生 刘 燕
花钱反而把病“治”重了
“终于把钱退回来了,以后再也不听信那些卖保健药品的说辞了,花冤枉钱不说,还伤身体啊。”年近70岁的济南市民张刚说。
张刚孩子在外地上班,自己和老伴生活在济南。由于老伴身体不好,张刚平时就对保健方面的信息格外留心。有一天,他在院子里溜达时,一个小姑娘拦住了他:“大爷,我们公司是专门服务老年人的,明天有个免费的保健讲座,您去听听吧,去了就有礼品。”张刚一听,反正自己在家也没事,就答应了。第二天,张刚来到该公司在豪华办公楼租赁的会场,感觉公司挺有实力。该公司的讲师说他们的产品是高科技,一些吃过该公司保健品的老人也说如何有疗效……张刚动心了。连续听了3次讲座,张刚产生了买点产品给老伴吃的想法,再加上该公司说无效退款,张刚就买了3000元的产品。他老伴吃了几天后感觉没有效果,去公司询问,公司人员说必须得吃一个疗程才有效果。张刚一狠心,花了1.5万多元购买了一个疗程的保健品。可是吃完以后,老伴不但病情没有减轻,反而更加严重了。张刚再去公司询问时,公司人员又说是个体体质的问题。
无奈之下,张刚拨打了济南市“12348”法律服务热线。“12348”值班律师上门详细了解了情况后,联合有关部门出面协调。保健品公司一看形势不好,最终退给了张刚货款。
根据济南“12348”法律服务热线的统计,今年3月,该热线接到老年人此类法律咨询65件,占消费领域法律咨询总数的28%。
4月24日,记者在济南英雄山广场看到,有很多年轻人在热情地向老人发放保健品的宣传资料。记者随手接过一份宣传中医养生调养的资料,看到上面列有30多种调养丸剂或胶囊,有针对肾虚的,有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等等,五花八门,每一种丸剂不下100元。而且,宣传资料都在醒目位置标明“祖传秘方,无效退款”等字眼。记者在现场发现,多数老年人拿到保健品的宣传资料后,都会仔细看看上面的内容,或者仔细听推销人员讲疗效。
骗术环环相扣诱人入陷阱
近日,济南一位叫张娜的老人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保健品公司的忽悠“三部曲”。
首先是“情”。有一天,张娜出门买菜时,被一个自称是保健品公司推销员的小姑娘拦住了。小姑娘说,公司为了回馈广大用户,特组织老年人免费旅游活动。见她一口一个奶奶叫着,张娜感觉心里暖融融的,就答应参加该公司组织的旅游活动。第二天,张娜准时赶到了集合地点,发现有四五十名老年人参加该活动。在去南部山区的车上,保健品公司的小姑娘对老人嘘寒问暖,还给老人表演文艺节目。在游玩的过程中,小姑娘们也十分热情,一会儿帮这个老人拿包,一会儿搀扶那个老人。中午,保健品公司还给老人们提供了免费的午餐。旅游结束时,公司还给每位老人发了一个不锈钢的盆子。一趟旅游下来,张娜感觉保健品公司真有人情味。
其次是“吓”。旅游回来后不到两天,保健品公司又通知她去免费体检。张娜对这个公司有好感,就如约去了。在现场张娜看到,在几台据说是从日本进口的仪器前,老年人正在接受体检。经过体检,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查出了各种各样的病。年纪大了有病很正常,可是小姑娘的介绍让张娜吓了一跳:“奶奶呀,你这个病很危险呀。如果不及时治疗,将来有可能瘫痪。”
再就是“骗”。见张娜有点害怕后,小姑娘对她说:“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我们公司的保健品是国家高科技产品,你可以吃吃看,如果无效可以全额退款。”张娜一次购买了3000多元的保健品,吃了后感觉没有什么效果。她再去公司询问时,销售人员又说她的体质比较特殊,要吃几个疗程才有效。张娜又买了一个疗程的保健品,服用后毫无效果。这时她才感觉上当受骗了。可是,想维权吧,她又感觉是自愿购买的,说不出对方有什么不对。
根据记者调查,听课有奖、免费旅游、回收药瓶、免费体检、家访送礼等等,这些都是保健品公司和老年人建立联系的招数。一旦建立联系后,受过专门训练的销售人员便利用老人比较孤独或者渴望治病的心理,先以关心取得信任,再通过体检吓唬老年人,最后完成销售产品的过程。由于他们的骗术环环相扣,通过几个步骤,很多老人就招架不住落入“陷阱”。
专家支招防忽悠
“孩子们都很忙,很少有时间回家。后来参加了保健品公司组织的旅游、讲座等活动后,感觉不错。这些活动都是一些老人聚在一块,有共同话题。参加的多了,就不好意思不买人家的东西。”70多岁的老人胥娟告诉记者,她先后买了上万元的保健品,基本上都没吃。之所以经常去参加保健品公司组织的活动,就是感觉这些活动很有意思。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分析说,一些保健品公司专骗老年人,主要是因为多数老年人孩子不在身边,比较孤独,一般都有老年病。一般保健品工作人员会选择“空巢”老人进行推销,因为这些老人极易受到“特殊疗效”、“包治百病”之类言语的蛊惑。从这个意义上说,要防止老年人上当,子女要多关心老人,尽量抽出时间陪老人;定期带老人去正规医院进行体检;如果老人患有疾病,要及时带着老人去正规医院治疗。
张刚分析自己上当的原因时说,老年人多数都会患有疾病,甚至患有一些顽固疾病。保健品公司正是抓住了老年人想益寿延年的心理,宣传自己的产品有奇效,引诱老年人产生试一试的想法。
通过对市民咨询的分析,“12348”值班律师认为,保健品推销中,一部分是老年人以不合理高价购买保健药品、器材;另一部分是老年人使用保健药品、器材造成人身损害。因此,“12348”的律师建议,现在用保健食品冒充药品的事件较多,老年人在购买时应当注意区分。如果发现有问题,可以直接向当地工商部门或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济南律师井远宁认为,如果老人高价购买保健品或者器材是被忽悠存在欺诈的,可以认定合同无效。如果所购产品对自己造成损害,可以要求对方赔偿。如果产品有质量问题,则可以追究厂商的责任,严重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文中受害老人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