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电视台消息:中央电视台2012年315晚会于3月15日在央视一套播出,今年是央视第22次举办315晚会,主题为“共筑诚信 有你有我”。中国网络电视台对晚会进行了全程视频、图文直播。
王小丫:我们做慈善用我们行动表达我们对这个社会应尽的责任,这是好事,值得褒奖,应该褒奖,但是如果说以慈善的名义谋取的却是个人的私利,这就是对慈善的亵渎和伤害,接下来我们来看记者的调查。
解说:这是一个号称致力于保障青少年视力健康的公益组织 。“爱眼工程”将协会有关工程实施近视眼防治措施,从而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是一个计划要用十年时间,是全国学生近视发病率下降30%,自称在全国上百个县捐赠3000万元物赠的慈善组织。
中华学生爱眼工程,是近几年活跃在全国很多县市的活动,在全国有上百个工作站,这样一个声势浩大,充满关爱色彩的公益项目,在爱眼工程委员会理事长刘金顺的眼中却出现了另一个词——慈善营销。
中华学生爱眼工程理事长刘金顺:一套慈善经销的理念,我们提倡,校内学做公益,你这个店里面是做营销。
解说:中华学生爱眼工程如何慈善,如何营销的呢?在陕西红铜县一所小学里,正在进行免费视力检查,一些视力较差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价值260恩元的爱心捐赠卡,持这张卡就可以到当地爱眼工程工作站免费兑付一副晶片。
张向明:如果需要可以兑换,如果不需要直接交给学校。
解说:每一家眼睛店只有成为爱眼工程的工作站才可以以中华学生爱眼工程的工头名正言顺进入学校,活动每一步都是爱眼工程委员会事先策划好。
张健:咱们可以联系当地的教育系统,联系当地的政府。
刘金顺:以前你是眼镜店,今天你是北京一个公益性的慈善组织,合作了。那你是从事半公益半商业了,人家就不会怀疑你是商业行为了。
解说:那么在中华学生爱眼工程轰轰烈烈的慈善活动背后,究竟想隐藏什么商业行为呢?
刘金顺:我们名义是公益,但是该收钱的我们手也不软。
张健:他用捐赠卡到店里来,他不可能说拿着一幅镜片走了,这个时候需要进价。
庞文龙:一个镜片129元。
解说:原来是是一张卡片,这张卡片只能到加盟的眼镜店当中兑换,而360元的价格真实的价格却低得难以置信。在爱眼工程精心设计上,捐赠卡只是放出一个诱饵,当学生拿着爱心卡又成了推销。
五庞文友:第一次来到有980元等等,70%的人能够推销到。
记者:进货多少钱?
冯春山:380。
解说:这些眼镜店在加盟爱眼工程之后很快都尝到甜头。
刘金顺:百分之百让你赚大钱,原来一年也就是五六十万,现在都做到了五六百万。
解说:那么中华学生爱眼工程从中得到什么好处呢?调查记者中注意,都是三亿康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提供的产品,每家眼镜店必须购买6亿元的镜片。
冯春山:原则来讲是一个整体,三亿康的总经理是刘总的夫人,刘总在北京那边抓爱眼工程,三亿康公司反过来就是刘总的资产。你想想看他能不合作吗?
解说:至此整个链条出现,中华学生爱眼工程委员会以眼镜店加盟,然后进入学校,吸引大批学生从中获利,刘金顺大量销售三亿康的产品稳定获利。这个中华学生爱眼工程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益组织?
刘金顺:这是全国性的组织,不是个人组织。
记者:你算公务员吗?
刘金顺:我算,爱眼工程上面还有主管单位,国家还有一个主观二指单位,我们只是一个执行单位。
记者:主管单位是哪儿?
刘金顺: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
解说:爱眼工程上印着各种官方文件,中国向中国初级养生保健基金会核实。
记者:刘金顺的是咱们这边的人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负责人:不知道。
解说:记者来到香港调查发现,2010年有一家中华学生爱眼工程促进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性质私人,注册人正是刘金顺。而印制在宣传册上同一个编号的证书有限公司四个字不见了,中华学生爱眼工程促进会有限公司摇身一遍成为中华学生爱眼工程促进会。记者在北京工商局网站上查询三亿康发展(北京)有限公司,发展企业是吊销,吊销是2010年12月31日,而就在2011年12月31日还在签订销售合同。一个虚构的爱眼工程就在全国各地上演着一出一出圈钱的行动。
刘金顺:我要想怎么办法把你口袋里的钱装到我口袋里,而且要你主动地送给我。
解说:在整个调查过程中,记者感受到无论学校、老师还是可爱的学生们,从未为中华学生爱眼工程这个响亮的名头有过任何怀疑?
冯春山:现在老百姓没有特殊的营销手段你蒙不到他。
刘金顺:表面上是公益,实际是暗藏商业,而且公益是一个幌子,拿着公益这个帽子戴在上面。
王小丫:慈和善这两个字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字,同样也是我们内心当中最柔软的地方。但是当慈善和不良营销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他就变成了圈钱的幌子,慈善他不是一顶帽子,我们做慈善的时候是不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把手放在自己心上问一问自己是否懂得慈善的真意,是否懂得慈和善这两个字的含义,是否有这样的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