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程怡 周柏伊 摄影报道
左等右等,上海市民终于盼来了一个艳阳高照的双休日,具有“中国草莓之乡”美誉的青浦白鹤也迎来了一个客流小高峰。
由于今年雨水特别多,草莓的情况并不是很理想,有很多更是尚未成熟。但为了不错过这难得的好天气,即使棚内草莓质量不佳,部分农户也大声吆喝更是在网上招揽生意。由于数量和质量都无法应对如此大的客流,不少市民在采摘过程中发现,自己被层层转包,最终在东家预定的采摘最后到了西家才勉强采到。
市民遭遇
采草莓被转三次手
时下正值草莓全面上市的季节,然而连日阴雨,草莓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家住闸北的朱小姐好几次到家附近水果店寻觅,都没有找到既实惠又好吃的草莓。
想到去年自己到青浦赵屯采摘的草莓品质还不错,她萌生了带孩子再去采草莓的念头。周末难得好天气,她和老公带着女儿驱车前往青浦赵屯。朱小姐在网上寻找了一家农户,电话约定采品种为红颜的草莓,价格一斤12元,吃饭35元一人。
周六上午,朱小姐一家沿着高速公路一直开,过了赵巷的口子,就看到沿途都是大棚,几乎每个大棚面前都停着私家车。她好不容易找到了此前相约的农户家,位于新赵路的一个转角处。农户用三轮车将朱小姐三人接到了自己家里,第一句话就问:“先吃饭吧? ”遭到拒绝后,脸色微变,转身示意旁边一名年轻女子带去采摘。女子将朱小姐等人带到路旁的一个大棚里,棚里的草莓品相很好,看上去又大又红。可是等到朱小姐跃跃欲试准备进棚之时,女子说:“15元一斤哦。 ”说好的价格怎么变掉了?朱小姐觉得不能接受。见此情形,年轻女子电话叫来了一名老太,把朱小姐转手交给了老太。
老太领着朱小姐三人穿过一个又一个大棚,好不容易停下脚步,撩开门帘,却发现里面的草莓稀稀拉拉,不仅个头小,颜色还是青的。朱小姐连连摇头,这样的草莓怎么能摘?看到朱小姐的反应,老太手一摊:“昨天天气好,来的人太多了,便宜的就是这样,就当玩玩吧。 ”
多番交涉之后,老太再将朱小姐等人又交给了一名老头,由老头带领着往深处走去。走到道路尽头,老头指着左手边一个大棚称,这就是目的地。朱小姐看了看棚里场景,虽然草莓的品相比不上第一户人家,却比第二户要好一点,朱小姐只能勉强接受。寻觅了大半天,许小姐只收获了一小篮,腰酸背疼的她决定收手。
“虽然草莓味道确实不错,自己采摘也别有一番风味,但采个草莓被转手三趟,每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实在让我感觉不太好。 ”朱小姐说。
记者亲历
不用餐随即被转手
长达数公里的车子从白石公路断断续续排到新赵路,采草莓、买草莓,草莓交易市场,连空气中都散发着草莓的香甜味。昨天中午,记者驱车来到青浦白鹤镇,刚出高速公路口,就能见到两旁招揽生意的农户。与往年单纯只提供采摘草莓不同的是,今年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提供与之相关的农家菜、农家乐服务。
在新赵路上,记者看到有不少农户站在路中央,手拿电话,指引电话那头预约来采摘草莓的市民。
记者随机找了一个在路口招揽生意的农户,并跟随他转入了一旁的村舍。 “你是临时过来的吗?没有在网上预约? ”这个农户告诉记者,这里是侄子家,双休日过来帮帮忙的。由于这两年草莓热卖,这里几乎每户人家都有几个大棚种植草莓,主要就是提供给市民来采摘的,若草莓数量多,一部分自己拿出去卖。
虽说是给侄子帮忙的,可这位农户并没有将记者带入大棚,而是先到一处农家,询问是否需要用餐。被告知不用后,这名农户将记者转交给了一旁一名中年妇女,让她带着记者去采草莓。
一番讨价还价后,记者以12元一斤的价格进入大棚采摘草莓。不过让人失望的是,这家的大棚内不仅土地完全湿透,根本无法进入,草莓也是稀稀拉拉,看上去质量不佳。
见记者面露难色,妇女又带着记者拐了几个弯,来到另外一片大棚。而迎接记者的是一名中年男子。 “你带他们去吧,我这里他们说不好。 ”女子说道。男子并没有多话,当即就带着记者进了另一个大棚。虽说价格比一开始说定的12元要贵,但这里的草莓比较饱满,也算合理。
农户自述
草莓成熟尚需时日
“我这里昨天来采的人少,还有点好的,本来熟的草莓就不多,你再进棚里去,基本上都挑不出来。 ”带着记者进入草莓棚,这位杨先生向记者透露了实情。
杨先生的家就在大棚旁不远处的村落里,以前他们家的草莓都是直接拿到交易市场去卖的,这两年见村民们搞采摘游搞得红红火火,自己也就加入了。不过相比较门口几片大棚,由于杨先生的草莓棚太靠近里面,很少有人光顾,只能靠隔壁村民帮忙招揽生意。
杨先生告诉记者,由于这段时间以来雨水特别多,虽然草莓是在大棚里,还是需要一定的温度和光照,对今年草莓的质量影响比较大。 “水分多,糖分很多倍稀释了,味道就不是那么好。 ”
记者试着品尝了几个刚刚采下的草莓,发现情况确实如此。据悉,由于这个双休日难得的天气好,市民热情高涨,有些揽了生意却没办法提供草莓的农户,只能将自己的生意层层转包,最终出现了很多东家订西家采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