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胶环节不明,多家机构称“无法检测”
针对网上热传“天津水产市场惊现‘注胶虾’”,记者日前调查了天津多个水产批发市场和社区农贸市场,发现市场确实存在“注胶虾”销售。但是由于这些注胶环节不明,来源复杂,也给监管与治理带来难题。
“注胶虾”引网民担忧
日前,中国网、中广网等图文报道“注胶虾”充斥天津水产市场,称不法商贩在冻虾的虾头和虾身注入明胶,以增加重量、改善卖相。网友纷纷谴责商贩不法行为,更多网友希望权威部门说明“真相”。一位天津网友说:急切想知道两个答案:一是所注东西是否为有害物质?二是该向哪个部门进行投诉?“打了十余个电话,询问了国家食品检测中心、水产品检测中心、质量技术监督局、天津市及河西区工商局等单位,均没有得到确切答复!”
泛滥情况惊人,商贩竟称“吃不死人”
记者14日凌晨5点来到天津最大的水产批发市场——天津王顶堤水产批发市场,在多家虾产品批发店记者均发现有“注胶虾”。这些为冷冻虾,看起来更饱满,颜色偏白,头部轻轻一挤容易脱落,里面有透明胶状物体。一批发商说:“往虾头、虾的腹部注射明胶既能增加虾的重量,还可避免虾头凹陷、塌瘪。”但他坚称胶不是自己注射的,“可能在下船时就已经注射了,也可能在天津一些偏僻的作坊里注射的。”
记者随后走访天津华苑居住区丰盈综合市场、王顶堤居住区无名路市场、同安道菜市场等,发现皆有“注胶虾”出售。一女摊贩告诉记者:“这种虾5年前就有了,批发来就是这样的。”她称“注胶虾吃不死人的,否则国家早就不让卖了”。
天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李志勇说:“‘注胶虾’不是现在才有,过去就存在,也整顿过。”天津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崔春明说:“‘注胶虾’最近较猖獗。”他说,以前卫生监督所具有管市场的职能,在2005年就开展过打击行动。
质检机构称“无法检测”,监管空白令人忧虑
记者在两家农贸市场先后买了两批“注胶虾”样品,试图找相关检测机构检测注入虾体内的“透明物质”为何物,但多家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机构都称“无法检测”,要有明确检测项目和目的才能做检测,否则没有目标和标准,“不知从何下手”。但崔春明说:“根本不需检测,肉眼就能分辨有没有注射。不管注射的是什么东西,都是不允许的,否则就是掺杂使假,就是违法行为。”他说,目前胶的种类比较多,有硅胶类、琼脂类、明胶类,还分工业用和食用的。若是添加工业用胶,就可能含有重金属和致癌物。
教育部“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王硕说,目前急需权威机构对注入虾体的透明物质进行检测,“如是食用明胶,可检测其胶原蛋白的含量,如是工业用明胶,可检测其重金属是否超标。”
记者先后致电质监、工商、卫生及农业主管部门要求采访,要么被告知“不了解情况”,要么称“不归自己管”。甚至,同一个单位的两个部门之间,也多次互推责任。“‘注胶虾’注入的是什么物质?是否构成制售有毒有害食品?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33、50、52条有关规定,应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去检测。”天津市工商局食品监督管理处副处长崔洪涛说。他表示,工商部门要做的,是查处农业部门监测出的质量不合格的农产品。
专家认为,“注胶虾”治理之困,暴露了我国食品监管机制之困:多头管理,职责分工不太明晰,导致出现监管盲区,应加大问责机制的建立。王硕说,当前的“分段监管”难以做到无缝监管,但我国食品产业链太长、小企业、小型市场多,又不能简单照搬国外机制。食品安全问题要从经济、技术、政策等层面综合考虑,从根本上破解食品安全难题。新华社记者张泽伟 毛振华(微博) 倪元锦 (据新华社天津2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