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低分考生想上大学的心理,一些招生代理大玩虚假承诺的花招,师文教育咨询公司甚至宣称,7万元可上外经贸大学,9万元可上人大,16万元可上清华……
近日,一位参加今年高考的考生家长王先生向本报反映,他在网上为孩子查询招生信息时,发现有中介代理公司公开开价,叫卖高校招生指标。人大、复旦等国内知名大学均上了这家公司的价目表。从这家公司列出的价目表可以看到,开价最高的是清华大学,一个指标为16万。难道真有如此神通的公司?为此,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公开叫卖高招指标
按照王先生提供的线索,记者首先与这家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网上取得了联系。记者称有朋友的孩子,今年参加高考,河北生源,理工类考了420分,希望能上北京的学校。工作人员随即向记者推荐了北京理工大学,中介服务费是3.5万元。记者提出想上好点的学校,工作人员说,可以考虑人民大学,不过中介费要9万元,专业有机械、计算机、经济,可以任选其一。为何上人大的中介费要比北京理工高出一倍还多?对方解释说,“定价都是有一定依据的,不是胡乱收取的。一方面,是根据各高校的录取批次,是重点,还是一本、二本;另一方面是根据我们公司的机动名额的多少。”该工作人员随后表示,如果愿意上军校,同样可以帮助运作,现在他们公司手中就握有合肥炮兵学院和徐州工程兵指挥学院的指标。但由于名额有限,订购的人很多,需尽快发送考生资料和交付定金。
按照他们的意思,无论想上哪所学校,关键是要迅速把中介服务费打入公司的银行账户。根据他们公司的规定,在办理前必须要交纳不少于中介费20%的定金。剩余的费用保证在入学后的第一个月内交清。为了保密公司的信息,只有在打款的当天,他们才会把银行卡号告诉考生。和这位工作人员接触了几天之后,他才确信记者会交付定金,并透露了其在建行的卡号:4367424221610338252,户名为秦延涵,最后他仍催促记者尽快打款,以免耽误办理进程。
假借计划指标蒙事
为了打消记者的疑虑,这位工作人员还传来了一份办理入学的协议书,并声称签了合同,受法律保护,万无一失。从协议书上可以看到,乙方是师文教育咨询公司。不过,记者从北京工商部门未查询到师文教育咨询公司的相关信息。按照律师的观点,这份合同根本就属于无效合同,也无法使考生得到任何法律上的保护。
不过,协议书上的条款还是很吸引人的。其中有一条写到:乙方必须保证办理的院校均为国家正规院校,且为计划内指标。如有虚假,将承担所有的法律责任。这和工作人员的宣称如出一辙。工作人员反复强调,他们帮考生办理的不是高自考,不是成人教育,不是民办高校,也不是二级学院,而是全日制国家正规院校的计划内指标,和达到分数线被录取的考生没有任何区别。正是由于这一点,慕名来找他们公司办事的考生特别多。
工作人员透露说,他们的指标都是通过多年建立起来的关系从各高校内部拿到的,并不占公开招生的名额。现在高校也想多招生,学生多了就意味着学校可以增加收入,无奈受政策限制,尤其像今年教育部下文不让再继续扩招,学校为了创收就与他们这些中介公司合作。他们以唇齿相依,一荣俱荣来形容二者的关系。
利用高额提成循环骗人
工作人员透露说,这家中介代理公司的能量要比其他的代理公司大的多,生意非常火爆。该公司在全国各地设有上百个办事处。诸如,云南、甘肃等边远地区都驻有他们的人员。在北京,也有几十个客服人员负责在网上接受咨询答疑。
记者几经周折还联系到了该公司负责业务的高经理。在电话里,高经理告诉记者,“明跟你说,我用的是外地号码的手机,但我们公司总部就在北京海淀区。你放心,我们公司办3年多了,已成功办理了800多个考生,没有一次出差错的,全是正规院校计划内指标。”如果真如他所说,就以每个考生平均5万元中介费来算,800个考生就为这家公司创收了4000万。
据高经理透露,现在该公司的业务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当初被公司办理成功的考生。这些考生有亲身经历,可以现身说法,公司很乐意用他们,他们也可以从中提取数额不菲的奖励金。他催促记者,“别耽搁了,赶快交了定金,把入学的事先办了,如果那个考生有兴趣,明年可以去我们公司做招生业务,保证他做一夏天招生就能挣回一辆中档轿车”。而据另一工作人员的说法,事实却是很多被骗的考生寄希望通过业务提成来弥补自己的损失,不得已才为公司做起业务的。
记者联系到清华大学招生办求证此事,招生办的刘老师肯定地说,他们学校从来没有委托任何公司代理招生,而且也不存在内部指标。招生工作都是按照招生计划公开进行的。随后,记者致电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也得到类似的答复。
编辑提示:谨防五大高招骗局
虽然高考分数才刚刚公布,但形形色色的招生中介已忙碌起来。他们的手段其实也并不高明,有的干脆就是未经注册的骗子公司。之所以屡屡得手,无非是利用了落榜考生及家长“病急乱投医”、想走捷径的心理。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姜钢特别提醒考生家长,要谨防不法分子混淆不同类型招生、以自主招生作幌子、假借定向招生的名义、许诺可拿到高校内部招生指标及利用录取信息进行诈骗的5种高招骗局。只要广大考生和家长认真了解高校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程序,增强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这些诈骗伎俩是完全可以识破的。(记者 张子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