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天然麝香、牛黄、人工等成本增加———
本报讯 本月1日起,同仁堂旗下的安宫牛黄丸提高零售价,“包裹金衣”的药丸每丸从350元涨至560元。过去几年安宫牛黄丸出厂价几次上浮,此次是同仁堂十多年来首次提高终端零售价格,涨幅近70%。
昨日,在同仁堂前门大栅栏药店的柜台上,安宫牛黄丸已摆出最新价签。其中“包裹金衣”品种,3克“单丸”包装的零售价由350元提升到560元,3克“双丸”包装的零售价由700元提升到1120元,3克“十丸”包装的零售价由3500元提升到5600元。“未包裹金衣”品种3克“单丸”规格的零售价由160元提升到300元,3克“双丸”规格由320元提升至600元。
据北京同仁堂股份公司有关人士介绍,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中成药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原处方为牛黄、麝香、珍珠、黄连、黄芩、山栀、郁金等11味中药,大部分属于名贵药材。安宫牛黄丸中含有天然牛黄和天然麝香,近年来两味“天然”药材价格猛增,加上人工及能源成本的增加,坚持了10多年的价格不得不首次提价。
记者了解到,作为同仁堂的瑰宝级品种之一,安宫牛黄丸销售一直非常可观,每年产量约上百万丸。有业内人士估算,此次安宫牛黄丸价格调整将给公司净利润增加1亿元以上。
据了解,1993年之后,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我国全面禁止犀角、虎骨等珍稀濒危动物入药使用,并规定处方中的犀角改由水牛角浓缩粉代替。目前,使用天然麝香要经国家林业局特别审批,国内至今仅8家企业可以使用天然麝香。而含有天然麝香和天然牛黄的片仔癀、使用驴皮入药的东阿阿胶等产品在近几年中已分别提价124%和600%。
现场探访
古董药丸模具 裹金薄如蝉翼
“金衣蜜丸”生产流程探秘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唯一用做突发急症的中成药,历经数百年,素以对症疗效快、价格相对昂贵而著称于世,堪称中成药中的“金衣蜜丸”。此番调价,这一中成药中的“贵族”再次引发关注。记者昨日深入同仁堂制药厂亦庄分厂,对被很多人看做是“救命药”的安宫牛黄丸的生产流程一探究竟。
■每年纯手工生产百万丸
尽管是传统方法生产,“安牛班”的产量仍相当可观,仅亦庄分厂每年就能达到百万丸。如此大的产量,同时要求纯手工方法生产,对只有二十几人的班组来说是巨大挑战。
“安牛班”班长张冬梅说,过去生产安宫牛黄丸采用“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研配、合坨、裹金、包装,每个岗位都有专人负责。现在在“流水线”分工基础上,又实施了轮岗制,在保证各岗位基本人手的前提下,增加工作人员。比如说,原来裹金环节需要2名工人,轮岗制的工作方式下,可适当增加人手,当裹金环节完成后,这些机动增加的人手就被安排到下一个工作环节……以前由几人负责的工作,变为多名成员一起完成,在单位时间内的产量一下就提高了。
■“搓丸”不简单 古董模具配合手搓
记者在流水线上看到,一块流传了上百年的木制模具,仍在搓丸环节中不可或缺。模具上面刻有整排的圆坑,由于常年接触药丸,模具散发着浓郁的药香。
药工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中药条放在模具里,再压上一块小木板,双手按住木板轻轻一推,20多颗的黑色小药丸从模具里滚落出来。“最关键的就是这个推的力度,那得千锤百炼,全靠手上的感觉。”张冬梅说,搓好的药丸在旁边一一过秤,确保药丸都是标准的3克。国标规定误差控制在正负0.21克,而同仁堂的标准要远远严于这个数值,“药工们手上拿捏的‘准星儿’没的说!”
■蜜丸裹金衣 薄如蝉翼
搓好的药丸要包裹一层金箔。“裹金”讲究的是均匀、无飞金、无花点,更不能破坏药丸原有的形状。裹金工序中,每天都给药工发放金纸,每张都不得浪费。金箔纸薄如蝉翼,喘气引起的空气流动就能把金纸吹跑,必须戴着口罩才能作业。据介绍,极少量的金子也是一味辅助用药,可以镇心、安神、解毒。
为了防止药丸受潮,药丸裹金后还要包上一层透明的玻璃纸,然后再放入圆球形的塑料壳里。当裹、包、扣这三道包装工序完成后,还要用白蜡密封好,再打上金色的“同仁安宫牛黄丸”印戳。
■文/本报记者 赵媛媛
相关链接
安宫牛黄丸出自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中医将其与紫雪丹、至宝丹并称为“凉开(温病)三宝”,并奉为“三宝”之首,是唯一用做突发急症的中成药。主要功用为清热解毒、镇惊开窍。用于治疗热风、高热惊厥、中风昏迷及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等。2002年在英国遭遇严重车祸深度昏迷,让英国医生束手无策的凤凰卫视(微博)女主播刘海若,也正是在安牛的帮助下摆脱了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