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品卡内200多元的余额莫名其妙蒸发了,客服人员承认是被盗用,却表示不管,这是不是侵权?”消费者冯女士气愤地向本报记者讲述了在卓越亚马逊网站购物的不愉快经历。记者注意到,部分购物网站采用发放充值卡、消费卡的方式解决支付问题,可由于部分网站缺乏完善的售后服务和监管措施,致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却抬出“消费卡不记名”之类霸王条款作借口,拒绝为消费者主持公道。
记者了解到,在卓越亚马逊购物可选择货到付款、网上银行等方式支付,也可使用网站提供的有价“礼品卡 ”。礼品卡分为旧版和新版两种,旧版为实物卡,卡上印有卡号和密码两组字符串,消费者选好商品后,输入两串字符就能用卡内金额抵扣所需支付钱款。去年下半年,该网站推出了新版礼品卡,卡为虚拟形式,只有一串充值号,消费者可输入充值号将卡内全部金额充入自己的用户账号后使用;同时,旧版卡也必须将余额充入账号再用。冯女士于2009年初收到朋友赠送的一张旧版礼品卡,她以购书为主。去年12月31日,她想起这张卡离规定的一年有效期没几天了,就赶紧上网选购了几本书。但到了支付环节,却无法将礼品卡内金额充入账户。为此,她拨打了网站服务热线,客服人员表示负责礼品卡方面问题的同事已下班,将在次日答复冯女士。可一直等到1月7日,网站方面依旧没有给予答复。不得已,冯女士再次致电网站询问,随后,就发生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事情。
接听冯女士电话的客服人员问清了冯女士的礼品卡卡号,请冯女士稍等。半小时后,冯女士得到了这样的答案:经过查询,冯女士礼品卡内的金额已成功充值,但充入的是另一个账号,请冯女士登录新账号消费,密码没变。由于不久前卓越亚马逊发生过千元书标价25元的“乌龙事件”,冯女士以为这又是一次网络系统故障,网站的系统自动生成了一个新的账号,就用新账号加自己的旧密码去登录,却怎么也登录不上。再致电,客服竟然告诉她,卡内余额已经用完了,时间就在她提供卡号请求查询之后,所谓的新账号分几次购买了商品,收货地址同为北京市朝阳区某处,收货人姓名则各不相同。冯女士大惊,她人在上海,从未登录过那个账号,这些购买行为是谁在操作?那位客服表示同意冯女士的推论:那个被充值的账号并非自动生成的新账号,而是另一个用户的,正是此用户盗用了她的卡内余额。“为什么早不盗晚不盗,我把卡号提供给网站热线查询之后,被盗用了?网站得到了我的号码,是真的用来查询下落,还是‘不当心’泄露给第三方?”尽管冯女士有很多疑问,但网站方面表示,礼品卡不记名不挂失,无法再为冯女士提供帮助。
“难道消费者只能默认损失?如此霸王条款,以后谁还敢买卓越亚马逊的礼品卡?”冯女士说。
专家表示,网站消费卡的出现向网络交易安全性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这一新事物,有必要采取新的监管措施。一方面,需要监管部门确认网站是否具备发放消费卡的资质。另一方面,网站也应当主动完善相关监管措施,包括引入电话银行和网络银行使用的重要信息保护系统、完善电子消费卡的保密功能、加强员工培训等,避免因服务不当给消费者造成新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