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检测数据打架,我该相信谁
本报记者 潘洁
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介入调查,还原真相,最近一系列的白酒事件,不排除是一些资本运作机构在背后操纵,故意做空白酒,严重扰乱了市场
酒鬼酒塑化剂事件余波未了,“茅台送检事件”俨然又成了“年度大戏”。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
12月10日,网友“水晶皇”公布送检的茅台酒检测结果,称“茅台含有塑化剂。”12月10日,茅台发布公告,宣布从当日起开始停牌。受此影响,早盘整个白酒板块飘绿。随着市场传言的上下蹿动,短短几天,茅台市值缩水近300亿元。
12月10日下午4点,中信证券举办贵州茅台机构投资者电话会议,贵州茅台总工程师王莉、董秘樊宁屏出席会议。随后,贵州茅台昨晚再发公告称,“自送产品至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贵州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等三家权威检测机构检测,结果均符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关于DBP、DEHP和DINP最大残留量(分别为0.3mg/kg、1.5mg/kg和9.0mg/kg)的要求。”
矛盾的数据
12月9日晚间,投资交流平台“雪球”上一名为“水晶皇”的网友发布《请大家客观分析,茅台是否塑化剂超标?》的博客称,其于11月29日在香港北角的茅台酒专卖店购买了一瓶53度飞天茅台,并将该酒送至香港一家化验所检测。最终检测报告显示,送检茅台酒检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塑化剂的一种)含量为3.3mg/L,比中国酒业协会此前引用的国家标准超出120%左右。
按照“水晶皇”上传的5张图片拍摄的检测报告,检测参考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1911-2008”。6项塑化剂判定“检出”最低值标准均为0.5mg/L,检测结果显示:包括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等其他5项塑化剂均为“未检出”;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含量显示为3.3mg/L,按照2011年6月卫生部颁布的551号文件《卫生部办公厅官员通报食品及食品添加剂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最大残留量的函》规定该物质的最大残留量为1.5mg/kg。
记者昨日在“雪球”上看到,此次委托检测机构的名字被黄色的贴纸遮住,但“水晶皇”表示,“这家化验所是得到香港实验所认可,也为政府部门服务。检测结果得到多国认可,包括中国。”其表示目前尚未收到正式报告,图片为打印版本。“水晶皇”还在“雪球”上强调,正在考虑将结果通知香港的消费者委员会和食物安全中心,同时声明“这次检测只是个人的行为,并没有第三方公证”。
事件迷雾重重
由于检测机构被遮盖、送检人身份无人知晓,事件中问题的关键——此份报告的真伪,尚无人给出确切答案。
香港检测机构STC昨日也对相关媒体表示,通常情况下检测机构不会向委托人出具电子版本,即使出具电子版本也是在寄送正式版本的报告之后如果客户提出需求才会发送。“这样的情况通常客户也必须是公司主体,且是老客户”。
“茅台产品完全符合相关标准,塑化剂导致的大跌很可能是个阴谋。”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此表示。而茅台副总经理杜光义则表示,检测是质检部门的事,公司产品不存在任何问题,因此公司不会也完全没有必要送产品去做检测。
“面对当前网络的种种消息,消费者在看热闹的同时,也在呼吁国家相关部门尽快介入调查,还原真相,最近一系列的白酒事件,不排除是一些资本运作机构在背后操纵,故意做空白酒,严重扰乱了市场。”白酒行业专家孙延元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关于香港网友送检的举措,且不论出于何种动机和目的,首先反映了大众以及市场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白酒股受挫大跌
昨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试图在“雪球”上联系“水晶皇”获悉其真正身份,但其已经设置禁止私信功能。不过,在其与相关媒体的交流中,其自曝“正在指挥散户操作”。记者此前浏览“水晶皇”的过往博文,发现其亦曾经对茅台发表过一些吹捧性文章,但在塑化剂事件之后,这些内容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连发博文质疑茅台。
针对该网友送检茅台一事,贵州茅台12月6日晚曾发布公告,表示该公司出厂产品塑化剂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监管部门限量要求。
记者了解到,早在酒鬼酒陷入塑化剂风波后,作为白酒行业龙头老大的贵州茅台股价就被质疑含有塑化剂而下跌。12月3日,“网友送检茅台”的消息传开,当日白酒板块大跌,13只白酒股票集体沦陷,其中贵州茅台大跌7.32%,市值蒸发近100亿元。
孙延元表示,目前白酒股价的调整尚未结束,建议投资者对其谨慎观望,一来等待从酒鬼酒塑化剂事件以来的风险释放,二来看看后期白酒销售情况。“此次检测结果出炉让猜测暂时告一段落,但后续贵州茅台如何挽回信誉,更值得外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