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期刊杂志主编会议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行。对于不少硕士研究生需要花钱买版面发文章的现象,有期刊主编指出,研究生评价标准应该多元化,拿学位应该与发论文脱钩。
小梁是广东某重点医科大学的研三学生,眼看着还有半年就要毕业,她一方面要找工作,另一方面还要为发论文而忙于做实验。记者在招聘会上见到她时,虽然化着淡妆,但仍难掩满脸疲惫。“很后悔读研,没日没夜地做实验,还得不到想要的结果,论文更是没有着落,明年都不知怎么毕业。”小梁抱怨道。
小梁的遭遇是不少大学研究生都面临的困境,拿硕士学位、评奖学金都与发论文挂钩,“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在此情况下,不少学术期刊趁机推出了收钱发文章的业务,为发一篇文章花个几百至数千元都属正常,而文章的质量却难以保障。不少知名学者都曾公开批评,中国的学术界充斥着垃圾论文。
对于目前期刊界存在的这一现象,改革杂志社的总编辑王佳宁称,在国外期刊发文章收钱是普遍现象,但是国外的期刊不是将这笔钱作为营业收入,而是用于文章的审稿。他介绍说,国外期刊的审稿周期比较长,有的甚至长达一年左右,一篇论文由好几个专家评审,期刊收取的费用是用于审稿和联络。“而国内一些学术期刊为了满足高校评职称、拿学位的需求,开始收取版面费,却缺乏相关评估机制。”
王佳宁指出,对于硕士学历以下(含硕士)的学生,发论文不应该作为硬性要求,可以把发论文作为一种激励。比如优先参加奖项评定、出国、硕博连读等,不能因没有发表文章而限制毕业。但同时,还要设置其他的激励形式,例如成绩优异等,也可享受相关奖励。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主编周文贵教授也认为,研究生培养规格是一个系统过程,只靠发表学术论文来评判是不客观的,“高校应该拆掉门槛,重点放在综合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上。”(记者林世宁,实习生邢莉莉,通讯员刘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