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厦门大嶝岛假名牌林立 市场监管睁只眼闭只眼

2014-03-07 10:20    中国质量万里行    记者 刘畅    

  这些商家似乎洞悉了前来购物者的心理:“我们是本地人,来买东西的大多的外地人。这些高仿名牌包包、手表,可以送女孩子,送亲戚,说是台湾、香港来的(对方)会很高兴。”

  “十来年了大嶝一直在做高仿。你在网上查一下就知道,大嶝市场假货很多。买真品名包、名表你也不会来这里。”大世界商行老板陈志胜对记者坦言,他们也不可能进真货,这里的高仿品已声名远播,“真的在这里也被说成是假的。”

  记者网络搜索发现,有网友如此形容在大嶝对台小商品市场购物的感受,“最多的是低仿的包箱”,“廉价得象大卖场一样”。

  问题是,这些仿品究竟来自哪里?

  包括陈志胜、蔡建成在内的多位店老板给记者的答案高度一致:高仿名包均为“台湾加工”;高仿名表则普遍宣称是“台湾组装”,手机则美名曰“正宗台湾水货”。

  而据公开资料,粮油食品、土产畜产、纺织服装、工艺品、轻工业品、医药品等六大类台湾商品,均是在海关监管下进入交易市场批发、零售。那记者调查到的高仿品又是如何绕过海关等部门监管的呢?

  监管方“睁只眼闭只眼”

  事实上,大嶝对台小商品市场的管理方——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对市场内的售假情况并非不知情,甚至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大嶝市场小额对台贸易,最早就是靠假货、高仿品维持生活的。”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市场管理部副经理胡声查告诉记者,高仿品目前集中在市场内的海西商品城,“以前是旧货市场,主要就是卖高仿。后来统一安置到这里。

  (海西商品城)二楼没有上税,市场上有1万多种产品引进来,正规的很少……按道理小商铺是不让经营的……”

  “工商局不查么?”记者问。

  “他们都是睁只眼闭只眼。”胡声查说。

  “高仿这里是家家户户都做,但不能光明磊落地做,得藏着卖。我们是不提倡的。”胡声查表示。但似乎让他有些“无奈”的是,“我们说了不能卖假货,但商家有很多理由,说‘不让卖就不能养活你们’。”

  “有商家才有管理方。没有这些商家交租金,我们管理方吃什么喝什么?”胡声查说。

  也许,这才是管理方对商家售假持默许态度更现实的理由。

  据胡声查介绍,大嶝对台小商品市场目前营业面积为6万多平米,月租金为每平方100元,目前市场内已无空铺。粗略估算,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每年光租金进账就7000万元左右。

  与此对应的是,近年来大嶝对台小商品市场的持续繁荣。媒体报道显示,2013年1-10月,厦门大嶝对台小额贸易超过6000万美元,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而此前的2008年,市场的台湾商品交易额为1900多万美元。

  记者了解到,厦门象屿发展有限公司是象屿集团旗下企业。象屿官网显示,象屿集团“因开发建设象屿保税区而生”,是厦门象屿保税区、厦门现代物流园区、厦门大嶝岛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的开发运营服务商。目前发展成为以大宗商品采购供应及综合物流服务、土地成片开发及房地产、类金融服务及股权投资、区域开发及民生服务等为核心产业的国有企业集团,位列2013中国500强第317名,中国服务业500强第102名。

  在胡声查看来,象屿的“背景”也使得监管各方不同程度地给予“扶持”。“翔安区街道办、大嶝街道办这些地方政府扶持(力度)上都不同。专门成立了一个工商局监管我们市场,但其实是‘睁只眼闭只眼’。工商局也查,不过送点(礼)就能摆平。”

  胡声查的这种说法和陈志胜等店铺老板反映的情况十分吻合。

  “工商局什么的会检查、会抓,但一般提前下通知。”大世界商行老板陈志胜告诉记者,“也有被抓的,只能找关系,送东西,请吃饭,比如送中华烟、送洋酒。

  工商局有的罚5000元,有的罚5万元,还是看关系。关系好的,罚个5000元、8000元算了,而有的就罚2万……按正品真罚的话都破产了。”

       记者以消费者名义向厦门市工商局大嶝对台小商品市场管理处副处长姚震宇反映了假名牌包包、手表广为兜售的情况,姚震宇表示:“这样的投诉我们收到的很少,卖假货肯定是不允许的。我们平时也有常规巡查,如果投诉一旦核实,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消费者我们会进行相应赔偿。”他同时强调:“以前这种情况比较多,通过治理情况有所好转,但也不否认有个别商户偷着卖。”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质量万里行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服务声明 |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2 - 2013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