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品牌周|朱洪光:中国生物天然气产业化思考

2024-05-13   中国质量万里行   李颖   点击:

  5月10日,“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年会(2024)”(以下简称“2024能源品牌周”)主题大会在北京辽宁大厦举办。上海林海双碳生态研究院院长、同济大学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朱洪光在2024能源品牌周上表示,未来的全球能源结构很可能是一个以电力为主导、储能为支撑、燃料作为重要补充的多元化体系。

\

  生物天然气发展面临挑战

  朱洪光指出,生物天然气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转化燃料,在国际上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与传统的沼气相比,生物天然气在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尽管我国在生物天然气领域已经进行了早期的布局和谋划,但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我国在生物天然气产业发展方面相较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我国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工程数量众多,但产能却远低于德国等先进国家。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在生物天然气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区域气候差异大、有机废物场景多变等复杂问题,导致产业缺环断链现象严重,难以形成有效的产能输出。

  其次,我国在生物天然气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方面还有待提升。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生物天然气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技术研发、工艺优化和装备制造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的快速发展。

  “为了推动生物天然气产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予以推动。”朱洪光认为,“政府应加大对生物天然气产业的扶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投入该领域;科研机构和高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生物天然气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我们还应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我们还应注重生物天然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推动生物天然气产业与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生物天然气作为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可再生生物质转化燃料,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虽然我国在生物天然气领域仍面临诸多挑战,但只要我们加强政策扶持、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等,相信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一定能够实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朱洪光说。

  生物天然气发展关注重点

  针对当前我国生物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朱洪光建议关注三个重点:

  一是关于产业技术完备性,需要从单一关注厌氧到多维可控技术体系,实现全链条布局,包括中间发酵和厂站布局。由于生物质分散性强,过去建设的许多电厂因为找不到充足的生物质而关闭。另外,生物天然气如何与天然气有效融合,以及如何处理沼渣污染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环境问题。

  二是关于生物天然气产业区域发展,需要解决自然垄断性和产业之间的关系,防止一个地方建设过多工厂导致原料竞争。同时,种养分离的问题也使得国家难以按照规范化的种植主体和养殖主体自行处理这个问题。因此,产业发展必须走向区域化,否则很难继续发展,这种区域化的发展需要将垄断性和政府的权力属性有效结合。

  三是跳出单一能源路径,丰富生物天然气的盈利模式。风电的盈利模式很简单,只需要安装一个板子就可以发电。但生物质能源涉及原料的收储,燃气的并网,肥料的销售,甚至还要产生一些新材料。这些看似困境的环节,如果每个环节都能变成收益点,那么就能获得多方面的收益。“过去我们只关注红色的燃气,现在我们应该关注绿电。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这些因素,其盈利属性就会增强。”朱洪光说。

  生物天然气发展新思路

  关于生物天然气的未来发展趋势,朱洪光认为,虽然当前生物天然气的发展不可能那么快,但其潜力巨大,未来可能成为我国能源支撑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他对生物天然气产业规模进行了预测:2030年,预计生物天然气的产业规模将达到300亿~500亿立方米,其中绿电绿氢耦合占比2%;2040年,预计生物天然气的产业规模可扩大至600亿~900亿立方米;2060年:预计生物天然气的产业规模将达到1600亿~2500亿立方米,此时绿电绿氢耦合占比预计可达到30%左右。

  “生物天然气在我国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战略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产业规模预计将持续扩大,并在能源结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朱洪光说。

扫码投诉

我 要 投 诉

手机扫码

快速投诉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