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品牌周|中氢新能周明强:分布式制氢发展潜力巨大
2024-05-13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次
5月9日,“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暨能源产业品牌建设年会(2024)”(以下简称“2024能源品牌周”)在北京举办。在2024能源品牌周“发展新质生产力将重塑中国能源产业品牌价值”专题会上,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氢新能”)董事长周明强表示,氢储运环节是当前氢能发展的主要障碍,分布式制氢优势日趋凸显。
周明强表示,自2020年中国提出“双碳”目标后,我国氢能产业热度攀升,发展进入快车道。2021年中国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同比增长32%。中国氢能产业联盟预计到2030年“碳达峰”期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约4000万吨。我国能源供应和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在资源上“西富东贫、北多南少”,在需求上则恰恰相反,因此氢储运成为氢能利用的重要环节;氢气体积能量密度低,通常需要高压或深冷至液态运输,成本高昂;氢原子半径非常小,因此对储运容器和设备要求很高;氢气非常活泼,稳定性极差,泄漏后易发生燃烧和爆炸。
“氢气储运方式目前主要有高压气态储运,液氢储运和管道运输等。高压气态运氢运输随着距离的增加,长管拖车运输成本大幅上升,不适宜长距离运输;液氢槽罐车运氢成本对距离不敏感,但液氢液化过程能耗高,储存和运输过程逸散多,综合成本高;管道运氢成本很大程度上受到需求端的影响,在当前加氢站尚未普及、站点较为分散的情况下,管道运氢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周明强分析指出,氢储运环节成为当前氢能发展的主要障碍。
周明强介绍,分布式制氢优势正在日益凸显。“分布式制氢加氢一体站采用‘分布式制氢+站内加注’方式提供稳定氢源。相对于传统的站外制氢加氢,它省去了氢气运输成本,避免了高压卸气、加气、运输环节的安全隐患,同时也可作为加氢母站向周边加氢站供氢,帮助‘氢荒’地区解决气源供应问题。目前国内已建设多座制氢加氢一体站。”
“分布式甲醇制氢的生产工艺流程简单,反应温度较低,并且便于撬装化及小型化,制氢成本较低;分布式天然气制氢技术相对成熟,原料获取方便。但制氢成本受天然气价格的影响波动较大;分布式电解水制氢成本决定于电价,上网取电制氢成本无优势;分布式氨分解制氢受制于较高的液氨价格,制氢成本高于甲醇制氢。”周明强认为,分布式甲醇重整制氢发展潜力巨大。
在他看来,分布式制氢要满足原料易得、设备可以集成化、排污少的要求。纵观我国资源禀赋以及绿色低碳能源发展现状,甲醇分布式制氢是最具实际意义的技术路线。
记者获悉,为推动氢能在交通领域的快速落地,实现低碳、低成本、商业化应用,中氢新能针对氢能两轮车、三轮、低速车和专用车,推出了“城市氢能运营服务策略”,采用甲醇重整制氢+固态储氢/供氢的方式为城市交通绿色出行提供低成本、安全、高效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并在城市中布设制氢、加氢、储氢、用氢网点,打通城市氢能小循环,以市场为抓手拉动产业链条大循环。
扫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