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消费热情释放 新兴业态涌现成为新风潮
2023-12-11 中国质量万里行 点击:次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文化娱乐内容消费已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刚需。尤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新兴业态不断涌现,内容消费升级涨幅迅猛,有些新玩法逐渐成为新的风潮。
演出数量翻倍 顽疾仍然待解
今年以来,随着线下实体消费场景的恢复,文娱消费的热情得到释放。从演出市场来看,2023年的消费热度比去年有了显著提升。
演出市场的火爆,让“黄牛”再次成为话题,实名制的规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黄牛”的气焰,但仍有代拍、招代理、售卖“邀请函”、提供“带进场”等服务。
“今年我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看了4场演唱会,把前3年没看的都补回来了。其中有两场演唱会,我酒店都订好了,但抢不到票,最后只能找‘黄牛’。”安宁(化名)说。
2023年,演唱会“报复性”重启,乐迷热情高涨带动了演唱会票房的倍增,整个演出市场呈现出了井喷的态势。从薛之谦“特种兵”式演出霸屏热搜,到伍佰演出化身“指挥员”上演“全国巡检”,“演唱会”成为人们的话题中心,带动了文娱消费市场的发展。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达34.24万场。
然而,“抢不到票”成了今年演唱会市场最火的关键词,周杰伦演出一票难求,陈奕迅、五月天的演唱会门票几秒之内就会售罄,不少歌迷不得不求助于“黄牛”或者“代抢”。
今年,周杰伦上海演唱会坚持实名制,许多“黄牛”只好将手中大量无法转赠的门票退掉。根据退票规则,正式开票日起至活动售票通道关闭前48小时,此间退票将收取门票价格20%的手续费,造成了“黄牛”们的损失。然而,即使在实名制的规则下,也有人可以提供代拍、招代理、售卖“邀请函”、提供“带进场”等服务。
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副研究员、北京市文联签约评论家孙佳山认为,2024年演出市场的繁荣程度可能会在2023年的基础之上略有提升。一方面是因为整个市场在进一步回暖,这个趋势是很清楚的。另外,随着疫情之后,文化娱乐基础设施的进一步维护和更新,演出市场的水平会进一步提升,譬如一些合同纠纷问题在接下来会得到一部分地解决。最后,由于在全国消费市场复苏的过程当中,文化娱乐消费是领头羊,自然也会受到资本市场的更多关注。
电影市场回暖 提振行业信心
疫情后随着市场环境放开,各行各业已然稳定复工。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分外火热。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11月13日,2023年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累计票房已破500亿元(含服务费,仅包含商业院线数据,不含农村放映等票房),票房同比提升78%;总观影人次11.78亿,同比提升76%,总放映场次1.14亿,同比提升24%,创造历史同期放映场次新高;有票房收入的影院数12439家,营业银幕数75469块,仍持续增长。据业内人士推测,今年票房有望突破550亿元。
其中,春节档、暑期档等热门档期表现抢眼,为全年市场全面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春节档票房67.66亿元,是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高,暑期档票房更是突破200亿元达到了206.21亿元,大幅刷新中国影史暑期档票房纪录。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表示:“春节档和暑期档两大档期合计273.87亿元票房,占据了目前全年一半以上的票房,在这两个热门档期中‘叫好又叫座’的爆款影片频出,4部影片《满江红》《流浪地球2》《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单片票房超过35亿元。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排名票房前十的影片全部为国产片,国产片票房占83.4%,为近10年最高。”
阿里影业总裁李捷表示,暑期档大家集体走出“先抑后扬”的票房曲线,这是真正的“市场不会埋没好内容”,也是市场逐渐走向成熟的表现。今年,大量影片的讨论热点源于映后观众的“自发酵”,呈现了高娱乐性、高话题性、与本体内容高关联性的特征。当有足够优质的内容源源不断涌入市场,市场的活力就会回来,大盘也会迎来爆发。
历经几年的低迷徘徊后,中国电影市场终于站在了复苏的新起点上。如何提振消费信心,暑期档已成功打了样,那就是——遵照市场规律,供给优质产品,给予充分选择,而结果就是“你不放弃,我不抛弃。”同时,暑期档的强势反弹也极大地振奋了行业信心。今年,体现了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成果,电影强国建设值得期待。
微短剧正盛行 脱口秀渐生变
在文娱消费领域,有些新玩法有幸成为新的风口并疯狂收割流量,但也有些业态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淡去。
2023年,微短剧市场呈现出火爆态势,各类型题材的短剧爆发式增长,逐渐在文娱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微短剧,虽然每集只有几分钟,但因跌宕起伏的剧情,让人看得欲罢不能,要想继续观看就得付费充值。
曾经执导长剧而现在转到微短剧赛道的导演张路权表示,微短剧回款周期短,赔赚清晰可见,是很多专业人士进场的原因。“从我个人的感受来说,微短剧的收益来得要比长剧快。可能一部长剧需要六个月到一两年的时间才能获取收益,而且一投资就是几千万,甚至有的项目过亿。而微短剧从制作到回收成本的时间很短,一部微短剧拍摄时间通常在十几天左右,然后可能45天就可以收到高于成本数倍的利润。”
2023年11月22日,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第三季度中国网络微短剧发行量达150部,接近2022年全年总和的两倍。
目前,微短剧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风口”,很多网友发现,他们的父母被微短剧诱导消费,成了新的“困在算法里”的群体。从很多网友反映的情况看,这些微短剧在设置付费方式时,常常默认为自动续费,并且续费的提示不明显。还有些微短剧付费方式复杂,需要不断充值才能继续观看。现在很多老年人虽然能熟练使用智能手机,但却未必熟悉网络。对于微短剧设置的“默认开启自动解锁下一集”等收费选项,老年人常常难以真正明白这个收费的含义。
付费购买产品,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同样包括交易双方信息对称、规则明确,平等进行交易。不知不觉就自动扣费、续费,这不是合理的收费之道。从长远来看,微短剧的发展,要靠优质内容来吸引观众,这样才能从“爆红”变“长红”。
相比之下,脱口秀行业就没有这么顺利了。脱口秀作为一种舶来品,刚在中国影响力初现,行业或许还未触到天花板,却因为一场舆论风波变得沉寂。
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通报,脱口秀演员李昊石在2023年5月13日下午、晚上连续两场“笑果脱口秀”演出中,肆意篡改演出申报内容,造成恶劣社会影响。5月17日,上海市文娱领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海市文旅局约谈、严厉训诫“笑果文化”负责人,责令其从即日起暂停在沪全部演出,立即开展内部管理整顿,配合做好立案后续处理。
乐合喜剧脱口秀创始人张烁表示,在5月份的行业风波之后,他感受到脱口秀市场正在回落。“行业‘领头羊’的节目停了,导致整个脱口秀行业的宣发受到影响,大家对脱口秀最主要的认知渠道就没有了,也导致市场萎缩。以前市场好的时候,单单脱口秀这一个类目就足够支持我们运作,但现在也得做别的类目来开源节流。”
张烁认为,我国脱口秀的行业在这几年已经逐步发展到了饱和状态,行业在逐渐洗牌,而5月份的行业风波只是加速了这一进程。“现在我们行业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分层,比较好的演员的收入持续走高,而且热度也在不断往上走。另外一些知名度不高或者表演水平受限的一些人,他们的钱就越挣越少了。”
数字娱乐发展 未来前景较好
近年来,数字娱乐产业在新媒体时代成了蓬勃发展的一个产业类别,无论产业规模还是产值都在膨胀式地发展。
数字娱乐产业的几大领域包括网络游戏、移动游戏、视频网站、线上音乐和线上阅读。每个领域都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娱乐选择。
网络游戏,是数字娱乐产业中最重要的一环。随着网络游戏的不断发展,其受众群体越来越广泛。从最早的《传奇》《石器时代》到现在的《英雄联盟》《和平精英》,每个网络游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玩法和游戏体验,为玩家提供了一个虚拟的游戏世界。网络游戏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年轻一代,其通过社交网络将游戏推广给朋友,使其受众范围更广。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游戏已经成为数字娱乐产业的又一个亮点。与传统的网络游戏不同,移动游戏更加便携,用户可以在地铁、公交等场所轻松玩游戏。同时移动游戏也更注重精简和便利,包括一些小型游戏如《红色坦克》《开心消消乐》等都非常受众。
除游戏领域外,视频网站也是数字娱乐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优酷、爱奇艺为代表的视频网站为用户提供了海量的视频内容,包括电视剧、电影、综艺等,丰富了用户的娱乐选择。
线上音乐也是数字娱乐产业中颇具特色的一部分。现在,许多音乐服务商通过数字娱乐平台向用户提供各种抢先试听、专辑购买、线上音乐会等服务推广着各种音乐。同时,数字音乐的市场逐渐开放,知名的主流音乐平台如酷我音乐、酷狗音乐、网易云音乐等更是把数字音乐推向了更高的高度。
线上阅读在数字娱乐产业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子书籍及在线阅读服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这些阅读服务可以容纳几百本甚至几千本电子书,并可随时查找和借阅。在线阅读平台也使得网民指尖触达全球的书海,拥有更便捷高效的阅读体验。
现如今,文娱产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商业行业,更是我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经济、文化、社会、人类生活等多个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扫码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