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滚动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创新低碳是塑造区域品牌必由之路

2023-05-11   中国质量万里行   李颖   点击:

  一个产业,就是一张城市名片。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尤其是“双碳”目标之下,近年来,各地均加快制定转型升级战略,在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创新及产业发展方面敢于先行先试,各自走出了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从市县到产业园区均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能源转型“名片”。

  在“510中国品牌日·能源产业品牌宣传周”期间举办的中国能源产业区域品牌塑造研讨会上,参会嘉宾和专家就如何结合各地区的能源产业特色,打造优势明显且竞争力强的区域品牌、新时代区域品牌发展战略、挑战和建议进行深入讨论。

  能源品牌创新必须跟上转型步伐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为了实现“双碳”目标,低碳转型迫在眉睫,那么能源低碳转型有哪些路径?能源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又如何保证品牌建设和创新?针对这些问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周大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周大地

  周大地就低碳转型给出多条建议,能源生产从化石能源开采为主转为一次电力,能源转换要从火电,锅炉窑炉,热机,炼油炼化变成一次电力转变为氢或其他零碳燃料以及零碳合成材料;能源生产供应,加工转换,运输传输,以及所有的终端用能状态和设施,都要有革命性创新和转变;能源资源根本性改变,化石能源变为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从高度集中的地下赋存变为普遍存在的分布式资源,储能将成为新能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另外,周大地还称,能源领域的品牌创新必须跟上转型步伐,原有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必须向新能源新装备制造转型。此外,新能源企业绝大多数还处于技术创新和快速进步的初始阶段,技术的先进性和不断创新将取代矿物资源的获取能力,将成为品牌的核心要素。即使是新能源的头部企业,无论已有的规模多大,也面临新技术不断更新发展的挑战,必须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先进性。

  光伏赋能农村能源转型与乡村振兴

  谈起能源区域,城市和农村地区是能源转型的两大阵地,而农村能源清洁化发展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是实现我国能源低碳转型的重要抓手,农村能源的发展与转型对于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可再生能源与“三农”的融合迎来新的机遇,尤其是光伏发电产业,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扎根千乡万村,在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的同时,为能源革命的推进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

▲清华大学社科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

  在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社科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就光伏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展望发表演讲。他表示,乡村振兴要遵循20字方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在何继江看来,首先,光伏可以产生生态效益,如促进植被自然恢复,防风治沙,阻沙入河,让沙漠变草地,促进矿区生态综合治理等;其次,光伏和农业的结合更是让农村受益颇丰。如温室顶部安装光伏板,温室内发展设施农业。种养结合,形成“蚯蚓养殖-蚯蚓粪还田-蔬菜瓜果种植-鸡羊鱼散养-有机废弃物喂蚯蚓”循环经济。光伏遮阳棚不仅可以让农村房屋遮阳降温、防雨隔热、增加建筑使用面积,还可以达到省电费/赚租金的目的。

  另外,农村能源合作社还可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具体方法为屋顶租金,现金投资分红,光伏运维和自发自用电价收益。由此可见,农村光伏能免费用电还能赚钱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立足地绘制“区域品牌”建设蓝图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提出后,尤其在“双碳”背景之下,各市县正积极抢抓发展崭新历史机遇,抢占绿色低碳新赛道,勇当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持续优化能源产业转型战略布局,打造新的活力增长极,积极探索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能源产业,成为这些区域最有标识度的品牌特征之一。

\

▲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研究与传播工作部副主任牟思南

  中国能源研究会品牌研究与传播工作部副主任牟思南对能源区域品牌案例进行了分析。她介绍,案例选取了“绿氢之都”成都、“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榆林、北京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等30个地方城市和7个园区,选取范围包括部分全国首批新能源示范城市、传统能源资源大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能源装备制造业城市、能源装备产业园、碳中和/零碳园区等区域,地理上兼顾东西南北,产业上覆盖油气煤、风光水、核电、储能、氢能等多个产业,对区域的能源产业定位、目标规划、行动举措、代表性项目、进展成效等进行梳理介绍,展现能源区域产业品牌建设现状,并总结探索能源区域产业品牌建设的经验。

  牟思南分析指出了市县能源产业品牌建设的着手点:传统资源型区域重在“先立后破”、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和蹚出新路;清洁能源与制造型区域重在找准优势、打造产业特色、提升创新成色。

  具体而言,区域能源产业品牌打造途径,主要围绕“产、供、消”三端协同发力。“产”,即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推进新能源材料产业持续裂变升级。找准优势产品制造和应用为切入点,探索建设先导区。加快高端制造产业园。依托重点项目,持续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供”,即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加快风、光、水、储一体化,探索风电与农林业融合开发,推动大型集中式“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光伏基地建设;“消”,即推动能源消费升级。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实施碳达峰行动。一方面,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严格“两高”项目准入,严控“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另一方面,丰富清洁能源应用场景。

  牟思南总结了区域的能源产业品牌建设体现出四个亮点:立足地情,发挥资源区位最大优势;规划引领,绘制“区域品牌”蓝图;招商集聚,推动企业地方共建共赢;项目示范,重视技术研发创新转化。

扫码投诉

我 要 投 诉

手机扫码

快速投诉

中国质量万里行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声明
Copyright © 2002 -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质量万里行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4432号    京ICP备130128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