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发卡、美容卡、健身卡、洗车卡、糕点卡、眼镜卡……打开钱包,相信不少人都会有好多张预付消费卡。在服务行业,这已成为不少商家的标配,但这种看似“双赢”的局面,其实很不稳定。
7月5日,曾被看成是自助餐领域“高富帅”的金钱豹北京翠微店停业,标志着金钱豹在北京市场黯然退场。此前,位于王府井、亚运村、中关村等地的金钱豹已陆续关门。大批看到媒体报道的消费者发现,曾经办理的金钱豹储值卡,已无处消费,更无处退款。
金钱豹储值卡退款投诉猛增
“扶墙进扶墙出。”这曾是大多数消费者走进金钱豹一类自助餐进行消费的真实写照。在采访中,有不少消费者曾以能吃一顿金钱豹“为荣”,花几百元钱在金钱豹品尝各国美食以及海鲜、牛排等高级料理,对于普通的工薪阶层来说有一种特别的仪式感。
北京车女士2017年1月在金钱豹办了一张3000元的储值卡,不曾想,再次消费的时候,已联系不上商家;鲁先生2016年10月底在金钱豹中关村店办理了一张5000元消费卡,“还没开始再次消费,金钱豹就关门了,从网站上找不到任何关店信息和后续退卡的说明,关店前我也没有接到任何店面通知,现在卡里余额没有地方退,希望商家尽快给我们解决”;去年3月,阎女士办了一张3000元的储值卡,“当时说是可以随时消费,今年门店全部关停,客服不接电话”……
媒体报道显示,7月5日,在已经关停的金钱豹北京翠微店门口,不断有消费者到店了解会员卡退费信息。但该店大门紧闭,并无工作人员负责接待受理。
根据消费者投诉的储值金额显示,消费者卡中余额少则一两千元,多则近万元。许多消费者表示很久没吃了,最近在新闻中看到有关消息,才想起自己会员卡中余额没有花完。
据北京市商务委7月11日发布的消息,截至7月10日,北京市商务举报投诉中心已接到北京金钱豹餐饮有限公司因预付卡终止兑付引发的有效投诉案件涉案金额约160万元,投诉数量仍在上升。
上海市单用途预付卡协会近日也披露称,金钱豹在沪多家门店停业,涉及消费者预付卡金额达1500万元。
预付消费原罪:“卡你没商量”
“预付消费”也叫提前消费,是指消费者预先向商家交付一定额度消费金额就可以类似整存零取的方式享受服务,有时还可以获得商家承诺的额外优惠。预付消费一方面为顾客提供了便利,省却了每次交纳现金的麻烦,而且它的消费价格也低于正常消费,颇受消费者青睐。另一方面,商家可一次性预收消费者的消费金额,相当于有了一个固定客源。
“预付消费”在中国的商业活动中已成为热点消费方式。采用会员制的多为服务娱乐性行业,大到商会、球会,小到美容健身、洗车、沐足、水站等。预付消费由于在商家提供服务前是经双方同意的,因此是正常的消费,商家的这种做法本身无可厚非。
《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7)》显示,2016年,160家预付卡发卡机构合计发卡2.21亿张,金额820.23亿元,发卡数量同比下降14.67%,发卡金额同比增长7.72%。124家预付卡机构共发生预付卡受理业务117.70亿笔,受理金额737.61亿元。
但由于相关法律缺失,对于发卡单位的资质、发行规模等没有具体的限制,使得经营者诚信缺失的行为难以得到有效约束,导致预付卡销售处于无序状态。同时,中国目前也没有专门针对预付卡消费的法律法规,直接加大了消费者在预付卡消费中维权的难度。
这种局面,直接导致预付消费卡的“卡你没商量”层出不穷:一是强制消费,让消费者一套再套、越套越深,二是改变服务内容、提高使用门槛,限制预付卡使用或要求消费者多支付费用。三是办卡易、退钱难;四是消费卡“短命夭折”屡见不鲜,导致消费者上门消费面对“人走楼空”的尴尬境地;五是霸王条款转嫁了商家应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如,恕不退、不换、遗失不补、商家保留最终解释权等。
拿金钱豹的消费者来说,大多数消费者觉得,金钱豹倒闭的消息很突然。但当此次消费维权事件发生后,通过媒体资料的梳理不难发现,金钱豹的经营颓势其实早已显现。
2014年9月,曾有媒体曝光金钱豹亚运村店、王府井店违规卖生食海鲜,随后两家店先后停业整顿。2015年,金钱豹被转手给现在所属的嘉年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时,交易价格就从2011年欧洲私募股权投资集团安佰深接手时的15亿元大幅缩水至2.53亿港元(约合2.2亿元人民币)。2016年一年,金钱豹在全国就关停了13家餐厅。
门店急速收缩,引发了大量供应商上门讨要贷款。今年6月28日,金钱豹北京翠微店遭遇了十几家供应商上门讨债。供应商称,金钱豹拖欠债款达2000万元。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金钱豹3次转卖,高层变动频繁,导致经营管理不协调,是其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比如这次的“金钱豹”事件,上海商委去年就已经将其列为经营异常名单,今年6月北京金钱豹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被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朝阳分局列入了经营异常名录。如果消费者可以及时了解到相关信息,就可以早日启动退款程序,避免继续充值遭受损失。
预付消费需防范风险
早在2014年下半年,预付卡行业就开始不太平静,由于行业盈利困难,出现了行业整合和机构挪用备付金的情况,预付卡机构陆续发生了一些风险事件。
由于预付卡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和相应的弊端,国家制定了《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一次性购买1万元及以上不记名商业预付卡的单位或个人应进行实名登记,且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5000元。
除了购买需要实名制以外,《意见》还指出,单位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000元(含)以上或个人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万元(含)以上的,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购买,不得使用现金;不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1000元,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不超过5000元。
消费者选购预付卡类商品或服务时,应该提高个人的警惕性,充分了解商家提出的信息,多方核实和比对,理性对待打折促销行为,不为经营者的虚假宣传所误导,避免冲动消费。
中国质量万里行提醒消费者,在预付卡消费中需警惕:
第一,消费者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会员制等约定消费选择知名度高、信誉度好的商家;
第二,要对长期或高额回报保持警惕,服务期限越长,回报数额越高的预付消费往往风险越大;
第三,不要一次投入太多,避免承担较大风险;
第四,掌握预付约定消费的期限、价格、质量、管理等条款的文字凭证,不要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
第五,一旦选择了某一种预付约定服务,应按照预付约定条款及时消费,并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发现异常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或投诉。
消费者选择预付消费项目时一定要清楚了解该项目的具体服务内容,不要相信商家的口头承诺。一般商户都会要求顾客签订合同以维护双方利益,此时就应该看清楚合同的条款并要求商家将各具体服务内容及约定清楚具体列明。
另外,消费者还要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消费额度,量入为出。一般商户为了自身利益,都规定了预付费是不能退款的,所以切忌不顾实际,盲目消费。此外,必须选择信誉好,有一定规模的持照经营商户,付款时记得索要发票,当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向工商部门举报和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