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雄安新区再度引爆社会焦点。据媒体报道,河北金融办发文,将构建雄安新区的金融体系,其中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交易所等金融业态。北京晨报记者向多位知情人士证实该文的确存在,但“只是向上级汇报的报告,并非正式通知”。学者认为,想要构建如此庞大的金融体系,并不容易。
根据网络流传的冀金办[2017]22号文件《河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河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关于金融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情况报告》显示,当地将设立中国雄安发展银行(全国股份制银行)、中国雄安信托公司、中国雄安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雄安证券公司、中国雄安基金管理公司、雄安科技股权交易所、中国雄安财产保险公司、中国雄安人寿保险公司等一系列雄安品牌金融机构。
同时,这份文件还指出,将协调证监会,为先雄安新区及周边企业挂牌、上市开辟绿色通道。
不过,想要构建如此庞大的金融体系,需要很长时间做积淀。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认为,这份报告中所描述的内容只是大略框架的设想或愿景。“雄安新区现在是千头万绪,虽然可能不缺乏资金,但想要一夕间建立起这么完善的金融体系是不可能的,金融行业的人才引进、监管部门批准成立等都不是一蹴而就能解决的。”
实际上,从零基础建立完整的金融体系并非没有先例。当年深圳新区随着不断发展,逐渐建立了如深发展银行、平安保险等一系列的金融机构;而上海也顺应当年的发展,构建浦东发展银行(浦发银行)。
“虽然有前例可循,但建立金融体系,还是需要一个过程,回归需求驱动的实质。”赵庆明认为,与新成立金融机构相比,一些已在当地拥有分支机构的成熟银行进驻可能更为简单。
据了解,国家开发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已表态,将积极部署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其中,建设银行已在总行层面成立服务雄安新区建设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